最近,有些地方探索建立人大代表、黨代表、政協委員聯動定期接待群眾制度,試圖拓展民情訴求渠道,實現黨內、黨外的全方位監督。但有人認為,這樣做混淆了人大代表、黨代表、政協委員的各自職責,社會效果不好,不利于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
紹興市越城區靈芝鎮人大劉建新聯合接待群眾明顯混淆各自職責
我認為建立人大代表、黨代表、政協委員聯動定期接待群眾制度,明白無誤混淆了人大代表、黨代表、政協委員的各自職責,尤其會影響人大代表和國家權力機關的法律地位,不利于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
反映社情民意雖然是人大代表、黨代表、政協委員的共同職責,但三者對收集的社情民意的處理方式和效力不同。人大代表是國家權力機關——人民代表大會的組成人員,依據憲法和法律規定行使國家的權力,其職責是法定的。主要通過人代會提出議案、建議、批評和意見,或者向政府職能部門提出質詢案等途徑,監督“一府兩院”工作,維護人民群眾利益,代表議案、建議具有法律效力。黨代表的職責是依據黨章和黨的有關工作條例,重點是對各級黨委、紀委實行監督,通過黨組織反映社情民意。政協委員是我國政治協商會議這一統一戰線組織的組成人員,其職責是根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和中共中央有關文件,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參政議政,主要通過民主協商會、座談會和政協會議上提出提案方式進行,是一種民主監督,并不具有法律效力。
此外,人大代表的聯系對象主要是原選區選民或原選舉單位,黨代表的聯系對象主要是黨員,而政協委員的聯系對象主要是統一戰線的各個階層,三者聯系對象的側重點不同。作為人大代表、黨代表、政協委員應按照各自的職責,結合各自工作實際,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和途徑主動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發揮各自的優勢和作用。
四川省營山縣人大常委會辦公室何金書 蔣松柏聯合接待群眾不宜推廣
筆者認為,我國人大代表、黨代表、政協委員大多是兼職的,各自的職責不盡相同,目前,聯動定期接待群眾這種做法還不宜推廣。
首先是有礙他們積極履行自身職責。雖然他們都有反映社情民意的職責,但各自的職責依據和重點不一樣:人大代表的職責是由相關法律規定的,主要是依法保護人民群眾的合法利益,為民當家作主等;黨代表的職責是由黨章規定的,主要是看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情況,聽取黨員、群眾的意見,及時如實地向黨委匯報;政協委員的職責是由政協章程規定的,主要是了解政策和法規的貫徹執行情況,收集社會各界人士的意見,通過提案的形式向決策機構反映等。若聯動定期接待群眾,群眾反映的問題到底該由誰去督促解決,就不好界定,責任不明確,就會影響他們的責任感和積極性。其次是缺乏群眾反映問題的靈活性和解決問題的及時性。人大代表、黨代表、政協委員平時都有自己的工作,定期接待群眾,是否能夠按時參加,各自的服務機構又不同,由誰來組織、是否能夠組織好,達到預期的效果,就是個問題。而人民群眾所要反映的問題往往是隨機的,不可能都等到定期接待群眾日才去反映,加上群眾反映的問題又需要分類去督促辦理,降低了為民辦實事的工作效率。顯然,在實際工作中,也缺乏可操作性。
寧波市江東區人大常委會辦公室高露露聯動接待群眾應當規范
對人大代表、黨代表、政協委員聯動定期接待群眾制度產生質疑,焦點在混淆各自職責上。筆者認為這一舉措的初衷是好的,關鍵在于聯動接待的程序、內容、方式方法是否規范。
一、聯動接待的內容應有針對性。人大代表、黨代表、政協委員各自的分工不同,履行職責自然也不相同。雖然聯動接待群眾可以靈活掌握更多社情民意,但仍然要根據群眾反映的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接待。如群眾反映的“一府兩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則是人大代表為主體接待,政協委員可以參與。
二、聯動接待的范圍應有明確規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主要受理3個方面的問題:群眾反映強烈,需要“一府兩院”解決的;群眾對“一府兩院”履職情況不滿意的;群眾對“一府兩院”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的。黨代表受理范圍應更側重于群眾向黨組織反映的問題。
三、聯動接待的程序應是環環相扣。首先要理清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不同接待內容,作出一定的分工。其次,要求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應記錄登記,形成代表建議或委員提案,或黨代表建議意見,再分別向人大、黨委、政協反映。最后,應將處理結果反饋給反映人,征求反映人對處理結果的意見。這樣規范化的聯動接待,既明確各自的職責,又節省社會成本,也會產生好的社會效果。
嘉興市南湖區人大常委會傅金根有利于暢通民情訴求渠道
黨的十七大報告要求建立健全民情訴求機制,而積極探索建立人大代表、黨代表、政協委員定期接待群眾制度,對于拓展民情訴求渠道,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是有利于拓寬“兩代表一委員”和群眾的溝通,暢通民情訴求渠道。建立定期接待群眾制度,為代表、委員聽取群眾意見搭建了平臺,有利于人大代表同選民、政協委員與所在界別和階層群眾、黨代表與普通黨員作深入的交流,促使公民的利益訴求直接導向代表、委員,按照黨委、人大、政協各自的章程,督促有關部門落實解決。
二是有利于拓展代表、委員閉會期間的活動空間。由于人大代表、黨代表、政協委員的地位、作用比較特殊,他們可以根據履職的需要,對群眾反映的問題,通過事前調查分析,同黨委、人大、政協及有關部門取得溝通聯系,提出自己的意見、建議和要求,督促“一府兩院”更好地為群眾服務。
三是有利于提高代表、委員為民排憂解難的責任意識。聯合接待群眾可以促使代表、委員加強對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的學習,使自己成為做好上下溝通的聯絡員、收集社情民意的信息員、宣傳法律政策的講解員、督促政府司法機關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監督員。
四是有利于整合多方資源,實現全方位的監督。“兩代表一委員”產生的條件要求和產生過程的不同,決定了“兩代表一委員”所代表群體、階層的不同性。建立聯動機制后,可以匯聚更多的不同聲音,聽取更多的意見建議,發揮三者的共同作用解決問題。同時,三者聯動還可以減少有關部門辦理人大代表、黨代表、政協委員意見、建議的重復勞動。
桐鄉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孫羔民聯合接待群眾值得提倡
我以為,人大代表、黨代表、政協委員聯動定期接待群眾,了解民意、反映民聲,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政府信訪的壓力,這個做法是可取的。代表和委員都有了解民情民意的職責,現在聯合起來搞接待,人員集中一點,了解信息、相互交流溝通的渠道也多一點,反映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強一點,對接待和被接待的雙方都有益處。特別是行政區域較小的鄉鎮,本來代表和委員的人數就不多,聯合起來開展活動,比較切合實際。事實上,在不少鄉鎮,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視察活動就是放在一起進行的,效果也不錯。至于說這樣做混淆了各自的職責,那首先要問:他們各自的職責是什么?人大代表是選民群眾的代表,黨代表是黨員的代表,政協委員主要是各民主黨派的代表,而黨是人民群眾利益的最忠實的代表,人大常委會、政協是在黨的領導下開展工作的,三者所代表的群體、所反映的群體利益,從根本上是一致的。所以,說職責混淆也是缺乏理論依據的。
象山縣東陳鄉人大嚴嘯遠創新代表、委員活動平臺的好舉措
雖然人大代表、黨代表和政協委員的職責各自不同,但是他們都負有聯系群眾、反映民聲、體現民意的義務和責任。有些地方探索建立代表、委員聯動定期接待群眾制度,這在當前社會矛盾不斷涌現、民情訴求渠道還不是十分暢通的情況下,確是一項創新民情訴求渠道,拓展代表、委員活動平臺的好舉措。至于有人認為這樣做會混淆代表、委員的各自職責,我認為這是不了解實情的想當然看法。我們象山縣東陳鄉有鄉人大代表54名,其中黨員代表34名,同時又是鄉黨代表16名,縣級政協委員3名。他們在聯系群眾的過程中雖然以人大代表的身份亮相,但是已經能夠按照黨委、人大、政協各自的章程,根據自己雙重的代表、委員身份履行雙重的職責,通過特定的渠道督促有關部門落實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實踐證明,他們這樣做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因此,建立代表、委員聯動定期接待群眾制度,不但不會混淆代表、委員的各自職責,而且有利于暢通民情訴求渠道,促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
下期話題:代表列席常委會會議有必要單獨編組討論嗎?
目前,各地人大普遍實行了人大代表列席常委會會議制度。在列席的方式上,有人認為代表列席主要是了解常委會會議的情況,知情知政,而非發表意見,分組審議時應與組成人員混合編組。但也有人認為,應當單獨編組,以利于列席代表就會議審議議題提出建議和意見,保障列席代表在會議期間的發言權。
歡迎來稿或發電子郵件(zjrdmag@zjrd.gov.cn)參加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