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到世界經濟增速減緩對中國經濟發展可能產生不利影響的同時,還要看到它的有利方面。世界經濟增速減緩有利于緩解中國貿易順差過大,抑制投資過快增長,有利于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
初步判斷,2008年消費需求增長率有可能保持或者略高于2007年的水平;投資需求增長率有可能略低于2007年的水平;出口需求增長率有可能低于2007年的水平;經濟增長率有可能略低于2007年的水平。
在剛剛舉行的首屆中國企業國際化國家戰略論壇上,諸多專家指出,2008年以來,中國盡管面臨著出口增速放緩,通脹壓力加大以及經濟增速放緩等一系列不利因素,但這些專家對中國2008年經濟增長形勢仍保持樂觀估計,并認為中國仍將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領頭羊。
中國經濟增長十分樂觀
經濟學人全球總監、著名經濟分析師大衛·克萊頓在會上表示,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等新興市場會成為未來經濟增長的領頭羊,“中國經濟增長的前景非常樂觀,2008年大約會增長9.6%,可能比最近幾年稍弱但將是全球最高增速,第二位可能是印度。”
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教授、著名經濟學家楊帆也表示,股市暴跌使很多人不僅對股市喪失了信心,對中國經濟發展也喪失了信心,這種態度并不應該。“中國經濟很有潛力,按每年增長10%計算,7年翻1倍,到2006年底中國經濟是20萬億人民幣,可以有把握地說2013年中國經濟40萬億GDP已成定局。”
克萊頓表示,歐盟、美國、日本的經濟增速將遠落后于新興經濟體,他預計,2008年美國的經濟增長率只有3.7%,而2007年是4.8%。他說,據調查,60%的可能性是美國經濟的不景氣將會繼續下去,并且對全球經濟造成很大影響,30%的可能性是美國經濟會慢速增長,拖延衰退步伐,但無論如何通脹將持續存在,威脅全球。
7、8月份后物價整體回落
克萊頓指出,通脹正威脅著世界,資產價格、商品房價、股指可能過高,原材料價格也在不斷上漲,全球產業利潤受到較嚴重威脅。“未來石油價格還將持續走高,這是由于新發現石油儲存越來越少,同時發掘成本越來越高,政治不穩定因素也在影響著油價。”克萊頓說。
楊帆則認為,這種世界性的資源價格大幅度上升,實際上源于美元貶值,是美國在向全世界轉嫁其經濟危機,受美國的影響,2008年中國物價下半年可能有所回落。
中國CPI2008年1季度上漲了8%,近期很多經濟學家預計,未來隨著中國糧食和農產品市場供應的不斷增加,食品類價格將會有效回落,從而帶動CPI的整體回落。
美元貶值將在年底結束
克萊頓估計,美元貶值將在2008年年底結束,同時在人民幣持續升值的背景下,中國企業“走出去”非常有利,尤其是在中國企業出口減速,成本上升,利潤降低的壓力下,“走出去”正當其時,可以利用全球市場和資源。
克萊頓稱,對中國企業來說,目前美國的狀況并不是很好,不過服務業還存在機會,而歐洲的投資成本和門檻也較高,主要吸收跟醫療和高科技行業相關的投資,相對來說,還是發展中國家的投資機會比較多。
“如果按照出口產品的資本和技術密集程度將世界各國排隊,那么最容易合作的國家就是在排列中和中國比較相近的國家。”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徐滇慶在會上指出,按照跨國投資的慢半拍原則,中國企業走出去,創建中國工業園區,應該是在那些經濟發展程度上和中國僅僅差半拍的地區,東歐、東南亞比較符合條件。
“如果我們考慮潛在的市場規模,則東歐的條件最好。東歐各國的工業基礎、民眾的教育和工人的技術水平不比中國差。但是他們國內市場化的程度不如中國,參與世界經濟的程度也遠遠不如中國。”徐滇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