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化學是一門以化學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也會造成一定的環(huán)境污染。因此,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怎樣做到化學實驗環(huán)境達標,是擺在中學教師面前的一道難題,因為化學實驗的污染會直接影響著教師和學生的身心健康,而且現(xiàn)有的中學化學實驗環(huán)境令人擔憂。
[關鍵詞]化學實驗教學 實驗環(huán)境達標 環(huán)境教育
隨著環(huán)境問題的日益嚴峻和人類對環(huán)境問題認識的不斷加深,人類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環(huán)境教育對培養(yǎng)人們尤其是青少年的環(huán)保意識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尤其在化學教育中,融入環(huán)保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化學是一門以化學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也會造成一定的環(huán)境污染。
因此,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怎樣做到化學實驗環(huán)境達標,是擺在中學教師面前的一道難題,因為化學實驗的污染會直接影響著教師和學生的身心健康,而且現(xiàn)有的中學化學實驗環(huán)境令人擔憂。
在中學化學實驗教學中,為了能使教師和學生的健康得到保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 實驗改進,減小污染
在中學化學實驗中,某些有毒物質(zhì)參加或生成的實驗,教科書中仍是沿用舊有的實驗操作方法。而這些方法會造成不同程度的環(huán)境污染,但是這些環(huán)境污染并沒有得到有效措施處理,一直危害著教師和學生。若能將這類實驗加以改進,使實驗操作簡單合理化,這樣即能降低或避免環(huán)境污染,又能使老師和學生減輕或避免不必要的危害,還能提高學生環(huán)保意識。
例如,白磷的燃燒實驗和白磷與紅磷著火點的比較實驗都忽視了污染問題。白磷有劇毒,有蒜般惡臭味,食入0.1g就能致死,且燃燒產(chǎn)生的濃煙飄散于空氣中也易造成污染,故需進行改進。操作過程如下。
1.取紅磷(豆粒般大小即可),用濾紙吸干水,置于玻璃片上,一起放入錐形瓶底部一側(cè)。
2.取白磷,先在水中用刀片刮去表面氧化層使之呈淡黃色蠟狀(真實面目),用鑷子夾取小塊,濾紙吸取水分后置于玻片上,迅速放入錐形瓶底部另一側(cè),(注意:與紅磷間隔一定距離,便于觀察實驗現(xiàn)象的區(qū)別)。立即塞上裝有溫度計的橡皮塞,用黑紙嚴密包裹外部,僅留一小孔以觀察磷火。
3.取鐵架臺將錐形瓶固定,墊上石棉網(wǎng),用酒精燈加熱。可觀察到:溫度達到40℃時,白磷開始燃燒,產(chǎn)生略帶淡黃的白色濃煙。移開酒精燈,紅磷則無變化。
4.用酒精燈繼續(xù)加熱至200℃以上,可觀察到紅磷著火燃燒,產(chǎn)生濃煙。
5.移開酒精燈待徹底冷卻后,濃煙已消失于瓶壁。
本實驗即證實了在常溫下白磷能緩慢氧化,又證實白磷著火點比紅磷低、且對環(huán)境無污染,所以,一個好的實驗改進對環(huán)境對人類都是非常重要。
二、使用微型化學實驗(實驗微型化)
微型化學實驗,是在微型的化學儀器裝置中進行和試劑用量微型化的化學實驗。具有現(xiàn)象明顯,效果好,節(jié)約實驗材料和時間,減少污染,安全,便于攜帶等優(yōu)點。在改用微型化學實驗后,因為實驗儀器的微型化及試劑用量的微型化,實驗所排放的廢水、廢氣、廢渣等污染物數(shù)量大大減少,從而對環(huán)境的污染大為減少。
例如,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教科書中是采用紅磷在集氣瓶燃燒,會造成環(huán)境的污染,可改成微型實驗進行測定。
實驗藥品與儀器:品紅溶液、小蠟燭、啤酒瓶蓋(或其他瓶蓋)、水槽、礦泉水瓶(瓶子盡量要長,避免燃燒時放出的熱量將其頂部熔化,而且還瓶口能放進一個啤酒瓶蓋)
實驗步驟:將礦泉水瓶分成五等份;裝半水槽的品紅溶液;將小蠟燭固定在瓶蓋內(nèi)處,要求固定好蠟燭的瓶蓋能浮在水面上,然后點燃小蠟燭,馬上蓋上礦泉水瓶,瓶口在液面下,始終與外液面保持1cm。
現(xiàn)象:蠟燭燒一段時間后熄滅,水位上升約至五分之一處。
分析:物質(zhì)燃燒需要氧氣,蠟燭能在礦泉水瓶內(nèi)燃燒,說明礦泉水瓶內(nèi)有氧氣。蠟燭熄滅的原因是瓶里氧氣被燒光了,沒有氧氣。最后,礦泉水瓶內(nèi)的水面上升,是因為瓶內(nèi)壓強減小,水進入瓶內(nèi)。水面上升約五分之一,說明空氣中氧氣的體積約占整個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
從這個實驗中,可以看到,微型實驗可以減輕或避免對環(huán)境的污染,而且實驗簡單容易操作,學生也可以根據(jù)要求在課后自己去演示,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也可促進學生對已知實驗的未知探尋,從而激起學生的探究欲望。
三、確定合適的實驗類型,尋找替代藥品
在藥品使用上,盡量減少高毒高污染藥品的使用,尋找一些無污染的藥品或物品來替代。
例如,用過氧化氫制取氧氣的實驗,是用二氧化錳作為催化劑。二氧化錳是一種溶于酸,不溶于水,有毒性,致癌、致畸性的高污染藥品。若長期使用,會嚴重威脅著師生身體健康。所以在做該實驗時,可以尋找無污染替代品,用土豆替代二氧化錳作為催化劑,是一種很好的選擇,其效果和使用二氧化錳一樣。這樣不僅降低了環(huán)境的污染,而且給學生感覺化學離他們很親近,很貼近實際生活,使學生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用過氧化氫制取氧氣的實驗,采用土豆作催化劑,可以用實驗驗證,在此不加說明)。
四、妥善處理化學實驗的廢棄物
化學實驗會產(chǎn)生不同污染程度的廢棄物,若不及時加以處理,隨意排放,久而久之不僅會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而且會淡化學生環(huán)保意識,養(yǎng)成不良的習慣。如果在實驗課教學中把實驗廢物進行無害處理,即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又能讓學生學到實際應用技術,還可節(jié)約資源,化廢為寶,變害為利,所以對廢棄物進行適度的處理是必要的。
化學廢棄物一般由較為純凈的酸、堿、鹽及金屬單質(zhì)組成,其中包括:廢氣,廢液,固體廢物等。為了防止實驗室的污染擴散,污染物的一般處理原則:分類收集、存放、分別集中處理。
一般有毒氣體可通過通風櫥或通風管道,經(jīng)空氣稀釋排出。大量有毒氣體必須通過與氧氣充分燃燒或吸收處理后才能排放。
廢液應根據(jù)其化學特性,選擇合適的容器和存放地點。通過密閉容器存放,不可混合儲存。容器標簽必須標明廢物種類,儲存時間,定期處理。一般廢液可通過酸堿中和、混凝沉淀、次氯酸鈉氧化等處理后排放。
固體廢棄物可直接回收加以利用。如在測定硫酸銅晶體中結(jié)晶水的含量時,生成的硫酸銅粉末就可直接加以回收。在氯酸鉀制取氧氣的實驗中,生成物中的氯化鉀和二氧化錳,可加水溶解,再過濾回收相應的氯化鉀和二氧化錳。
總之,化學實驗環(huán)境的達標是可以減少或避免教師和學生受到化學實驗帶來的危害,也是迫在眉睫的任務。對一名中學教師來說,做到這一點是必須的,也是毋庸置疑的。怎樣將達標的紅燈降下來各有高招,但關鍵還在于以上幾種,希望每位教師,能從自身做起,讓灰色的化學實驗變成綠色環(huán)保的達標實驗。
參考文獻:
[1]環(huán)境科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3,12.
[2]朱清時.科學.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
[3]周寧懷.第四屆全國微型化學實驗研討會論文集[C] .1998.
[4]期琴高娃,烏寧巴圖.中學化學實驗改革的探討.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3,(11):7-8.
(作者單位:浙江玉環(huán)縣坎門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