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元素化合物 用途 激發 義務教育
一、元素化合物與人類息息相關
人和動植物都要與物質世界“打交道”??茖W的“交往”使人們安居樂業,“無知”的只有帶來的是經濟損失、生活的痛苦、金錢的浪費和錯失發展機會,在農村較為常見。如:物質世界100多種元素中,組成人體自身的元素約有50多種。正常情況下,人體從食物中可以補充各種營養元素,滿足生長發育的需要。但由于偏食,或者主食不同,造成人體營養不均衡的現象增加。這些知識初中化學課本第十一單元《化學肥料》、第十二單元《化學與生活》都作了常識性介紹。為進一步拓展義務教育階段農村學生的視野,下面就元素化合物的用途展開討論,拋磚引玉,供農村學生評價和研討。
二、積極開發利用元素化合物的用途
學習使人們改善生活,提高改造物質世界的能力。初中的化學課本里給學生認識了很多常見的物質,如:空氣、氧氣、二氧化碳、碳、甲烷、氫氣和金屬類、酸類、堿類、鹽類、有機物類等物質。盡管教材對部分元素化合物的用途簡單介紹,但都留給學生有很多的回憶和開發前景。
1.鈣元素。鈣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排第五,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碳酸鈣中。人體缺鈣是最常見的一種隱性病。據了解中國成人缺鈣,農村尤為嚴重。鈣為常量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齒中,對人體生長發育有調節作用。
2.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一些知識往往被它的負面影響而忽略,如:二氧化碳造成溫室效應,可以用來殺雞,一氧化碳有毒等。這些小學就經常貫施的常識,未能進一步分析聯系它的作用,造成有消極、片面的影響。對元素化合物的學習,要正確認識,開闊視野,科學指導,更好地開發利用。
三、開展實踐探究元素化合物的用途,提高經濟效益
1.探究元素化合物的用途,減少盲目性
科學地認識元素化合物的用途,發揮它應有的作用。初中化學教材《化學肥料》一節,認識了氮肥,磷肥,鉀肥等對作物生長作用。但要科學分析,因物而異,因地而變。
2.探究元素化合物作用,提高經濟效益
農村中普遍有飼養禽畜的習慣,現在發展飼養業是農村常見的致富途經。研討和評價元素化合物的用途對禽畜的生長發育尤為重要。農村有豐富的物質資源,探究元素化合物作用,在飼養業降低成本、增產、增效中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四、新時期切實做好農村學生的教育,激發學習積極性
新課程的實施和教師教學理念的轉變,更好地指導農村學生開發和利用農村資源,達到學以致用的能力,增值增收。農村中學應切實加快和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培養學生大膽猜想、假設和實踐探究;激發學生開展調查訪問,搜集資料和信息處理的興趣,提高合作與交流的能力,推進農村學生素質提高;培養學生總結經驗,推廣成果和開拓創新的精神。農村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等待開發利用,農村變化的事實對農村學生努力完成九年義務教育起到潛移默化的積極作用。重教可以興邦的觀念深入人心,使農村的教育事業再上新臺階。
(作者單位:江蘇泰興市第三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