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標下的化學教學關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化學學科獨特的魅力,從學生的角度去設計教學過程,研究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以達到用情感來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真正實現化學教學中“教師快樂教學,學生享受學習”。
[關鍵詞]學科情感 生活情景 感悟生活
一、設置懸念,精彩亮相第一課
化學緒言課,不能理解為師生之間的拉家常,也不同于一般書本的簡單介紹,而要精心設計,給學生一個精彩的亮相,展示教師的風采,展示化學魅力的窗口。
1.設計精彩的實驗。化學實驗引人注目,如果選取一些典型的實驗作為引課,自然而然會帶學生進入化學的世界,不由地對化學產生興趣。本人在上緒言課時,也嘗試用鋁熱反應或“水能點燈”或“冰塊燃燒”等一些看似魔術又神奇的實驗,現象既明顯又漂亮,不但滲透了“實驗是化學的基礎”的思想,也將課堂氣氛推向高漲。
2.展示化學在各領域中的應用。有一位在讀高二學生,曾提出“知識無用論”而離家出走,這絕不是一個偶然的現象,而是過重的心理和課業負擔導致學生在認識上的偏激,針對這一現象,我在第一節課就提出“生活即化學、化學即生活”的學科理念,利用我們學校先進的硬件設施,在上課時顯得得心應手:教師上課時有計劃地展示課件,觀看錄像、讓學生了解到化學與國家建設、與現實生活都是息息相關的。
3.感悟化學的發展史。通過錄像展示中國輝煌的過去,對比近代中國的屈辱歷史;展示中國歷史在醫學、自然、地理等方面杰出的代表人物,再對比近代西方國家嶄露頭角的科學家,由自豪到屈辱,由強大到落后,通過強烈的反差,讓學生引起共鳴——科技很重要,化學作為其中一門學科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過去的已過去,在為我們的祖輩感到自豪的同時,同時也應認識到自己應擔負的富民強國的責任,學好化學也是一種責任。
二、 創設情境,精心上好每節課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而每節課的優化,則是成功教學的必要保障。下面筆者就從課堂教學的內容、組織入手,在教學實踐上為情感教學的實施努力探求,實現語言信息和化學實驗有機結合。
1.立足元素化合物教學,展示化學外在美
元素化合物知識是中學化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這些內容又十分貼近學生的生活,越來越多的事實表明,在教學中,緊密聯系生活實際、聯系社會應用,對學生學好化學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我們要注重發掘生活中潛在的化學教學資源。
(1)“生活情景”導入授課法
例如,鈉的性質與應用一節,本節課的引入,很多教案都是從“滴水點燈”這個小魔術開始的,能不能通過一些生活的事例來引入,盡量把學生帶入“真實”的問題中,從而展開對鈉方方面面的探究。
(2)“生活實驗”創新授課法
在元素化合物的教學中,化學實驗具有魔術般的魅力,是絕大多數學生喜愛的,所有教學活動中最吸引學生,最易讓學生參與的是實驗。“教師演示,學生觀察”這一類按部就班的演示實驗司空見慣,上課、聽課效率同樣也很高,學生的興奮度也很高,但學生可能對演示實驗的注意觀察還只停留在覺得實驗有趣而缺少更多的探究精神,所以,在教學中我們嘗試設計一些有探索性、生活性的實驗,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利用有趣的化學實驗去探究知識,培養興趣,激發創新心理意識,同時消除了一些學生(特別是女生)對化學實驗的恐懼心理,使情感促進知識同步提高。
(3)正視化學學科新形象
情感教學的最大特色在于“知情并進”,積極的情感猶如“正催化劑”使人奮進,而負面的影響往往會扭曲化學的形象,更談不上學習化學的興趣和激情。所以,在教學中遇到有害有毒有味的物質時,要客觀公正地去評價:化學在給人類帶來便利的同時,對環境的污染是客觀是存在的,但起決定性的是人的因素,并不是化學本身,通過緒言中及平時生活常識的介紹,知道化學在解決中國十三億人口的溫飽問題和醫療衛生問題等眾多領域做出巨大貢獻,在消除環境和解決生態危機,也要靠化學大顯身手。通過對學生的情感交流,不要讓“污染”兩字成為化學的代名詞,切忌在教學中過分渲染和夸大化學藥品的危害性和實驗的危險性。
2.把握時代脈搏,感悟化學概念美
作為基礎科學的中心科學,目前化學所涉及的概念往往知識性很強、內容較為抽象、重基礎但脫離具體生活情境,如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物質的量等,但這種深奧、理性、枯燥的語言卻是化學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凝煉和結晶,雖然沒有明顯的感性形象和生動的語言描述,面對我們現代化的學生,我們有責任去引導學生感悟這種純凈之美。
(1)強調責任意識,滲透學科思想
高一新課程概念教學要求把握深淺度,知識難度不宜無限延升,在教學中透射學科思相就非常重要,化學的學科思想不乏為: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用途聯系生活、守恒思想、動態平衡思想等,在教學中我們要讓這些思想逐漸滲透到學生的內心深處,強化他們的責任意識。
(2)緊隨時代潮流,關注社會發展
傳統的化學概念是學生學習的主題,作為教師,也應關注化學在社會生活中的新應用、新概念,而盡快、盡早地學習和了解化學領域的新發展,才能帶給學生新鮮而不過時的知識和理論。利用我校先進的硬件設施,我們備課組從雜志、電視、媒體等多渠道搜集頻率較高且和社會生活、技術、環境有關的時代前沿概念,并作歸納整理。綠色化學、室內裝飾材料污染、微量元素的應用、食物中的化學、農藥化學等,適當地穿插貼近生活的時代概念,有意識地結合基礎概念,并賦予了生動的生活實例。
3.注重化學史教育,領略化學家人生之美
科學家愛國敬業、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埋頭苦干、堅忍不拔的非凡毅力,不畏艱險、積極進取所折射出的人格魅力可能比他們的發明創造所帶來的瞬間美更值得我們思索和學習。我們不僅要追溯古今中外化學家的豐功偉績,展示他們在化學領域所帶來的外在美;更要學習他們高風亮節永恒的內在美。中國化學的典范——侯德榜博士,從小熱愛祖國,學習勤奮。留美8年獲博士學位后,放棄國外的優越條件,以赤誠的愛國之心回到祖國,建起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永利堿廠。“七#8226;七”事變,天津淪陷,日本侵略者威逼永利合作時,侯德榜態度堅決,斷然拒絕,后率眾入川,籌建了川廠。在他的努力下,經過多次的摸索和試驗,終于發明了“侯氏制堿法”,名震中外,為中華民族爭得了榮譽。言簡意賅的幾句話,意味深長啊!
面對新一輪課改的深入,學科知識的人文化、社會化已趨向主流,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化學學科的特點,挖掘教學內容的情感因素,按照化學學習興趣的發展規律,事實證明能達到以情優教的效果。當然,化學的魅力不單單來自于教學內容本身,它還無限量地存在于師生交往互動的過程之中,只要我們真心地利用這些情感“資源”,就會讓我們的化學課堂充滿活力,充滿魅力,愛“你”沒商量。
參考文獻:
[1]梁杏娟.新課程對高一學生化學學習興趣影響的調查.化學教育.
[2]王麟生.中學化學教學要重視化學專業知識的不斷更新.化學教學,2006,(7).
[3]姜紅.新課程教學中樹立化學學科新形象.中學化學,2006,(11).
[4]王榮梓.展示化學魅力的窗口.化學教育,2004,(7).
(作者單位:浙江玉環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