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采用問卷調查法、訪問法等,對師范學校軟硬式排球教學的現狀進行比較研究,認為軟式排球教學比硬式排球教學開展的更好一些,但總的來說排球項目在師范學校普及還不是很廣,也存在著諸多問題和不利因素。本文將從影響師范學校排球教學項目開展的主要方面——教學方面進行闡釋,并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師范學校 軟式排球 硬式排球 教學現狀 比較研究
一、前言
100多年前,美國人摩根發明了排球。自從它出現以來一直都受到大眾的關注和喜愛,也很快成為一項大眾普及的運動項目。國家教育部把軟式排球列入師范學校體育教學大綱中,成為師范生的必修體育項目。因此,如何在師范學校更好的開展排球是一個需要研究的課題。而進行軟硬式排球教學現狀比較研究,對促進這一有效的健身方法和手段在師范學校的普及推廣和健康發展提供了依據。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十所師范學校的體育老師五十余人
2.研究方法
(1)問卷調查法
關于師范學校軟硬式排球的教學現狀及教學內容、課時、教法、教學效果和影響因素:發出問卷50份,回收50份,回收率為100%;有效問卷48份,有效率為96%。
(2)訪問調查法
走訪各學校,進行個別訪談。
(3)文獻資料法
查閱國內軟式排球與硬式排球相關的文章及資料。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1.師資及教師水平
體育教師是學校體育工作的組織實施者,學校體育教師的配備情況及體育教師的業務水平對師范學校開展排球的效果產生直接影響。通過對師范學校體育教師進行問卷調查,結果表明,體育教師有一半為30至40歲的中青年教師,教齡普遍為5至20年之間,他們的經驗豐富,精力充沛,是各學校體育教學的中堅力量。有20.6%的為40歲以上的教師,他們的教齡大多為20年以上,工作經驗及閱歷都十分豐富,但是他們的身體素質有所下降,精力也不再充沛。還有30.4%的25歲以下教齡在5年以下的教師,他們雖然工作熱情高漲,也充滿活力與精力,但他們缺乏足夠的工作經驗。
在調查的體育教師中有95%的人都從事排球課的教學,但是其中有過排球專業訓練史的只有64.7%,有35.3%的教師都沒有排球專業訓練史。上述調查結果表明:對師范學校體育教師要進一步進行正規的技術與理論的培訓指導、對青年教師進行教學能力的培訓和提高已迫在眉捷。
2.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手段
通過調查,有95.3%的學校開設有排球課程,但是還有4.7%的學校未開設排球課。此結果表明,有個別學校并未按照體育教學大綱的要求開設本校教學課程,不符合國家教育部要求的標準,同時對排球在基層的普及設置了一個障礙。在開設排球課的學校中我們對其排球課種類進行了調查,有38.2%的學校開設軟式排球課,有29.4%的學校軟硬式排球課都開設,只有17.7%的學校開設硬式排球課。并且對排球教學內容安排的數量也進行了調查,表如下:
(表1)對排球教學內容安排數量的調查種(%)

結果顯示:軟式排球要比硬式排球開展的好,主要是因為軟式排球具有球體柔軟,重量比標準排球輕等特點,初學者易掌握,手感柔軟,少傷害,有安全感,它的色彩具有新鮮感,符合多數學生心理、生理特點,能激發他們的運動興趣。并且軟排比硬排具有操作技術簡單,易于掌握的特點。還有部分學校軟硬式排球同時開,采用軟硬式排球混合式教學,這樣有利于排球教學質量的提高。表一顯示,軟式排球比硬式排球的教學內容數量安排的多,主要因為傳統的硬式排球它開展的時間較長,教師對它的技術規則等都掌握的很多,它的花樣也繁多。而軟式排球它還是一項新興的運動項目,人們對它的掌握還不是很熟練,有關它的戰術、規則等的研究也比較少,并且對教師們進行相關培訓的培訓班、講習班等也及其的少。目前,師范學校從事軟排教學的教師大都以硬排的技術動作來教軟排,軟排與硬排有相似或相同之處,但軟硬排表面成份、球的重量和氣壓不同,對于擊球動作必然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此種狀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排球教學。通過數據我們也可看出對教學內容完成情況選擇一般的占61.8%,良好的占到29.4%,較差的還有8.8%。
經過調查,我們可以看出對于教師們教學方式的采用,有52.9%的人選擇傳統教學方式,有35.3%的人選擇自創式教學方式,只有11.8%的人采用傳統與自創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我們傳統的教學體系對于多數置于其中的教師來說,執行起來輕車熟路,并且有不少人認為在教學實踐中,教好教壞一個樣,因此不能激發教師創造性地進行教學。傳統的教學方法大都以教師為中心,只注重教師的教,不研究學生的學,這是一個很大的弊端。而在采用自創式教學的教師中不少是因為無教學設施與設備而不得以想出一些新的教學方法,把這些方法作為經驗相互交流,相互借鑒,對于整個的排球教學來說也還是收效甚微。我們應采用啟發式教學,側重于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運動動機,較多采用綜合法、實習法、討論式和對話式等方法,有利于學生獨立思考,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懂得其中原理。還可通過激勵法以及創設情景法,大膽想象,大膽創新,讓學生置身于生動活潑的情景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使學生由“厭學”變得要學、會學和樂學,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同時使學生的創新精神得到了培養。如排球基本技術中墊球動作的學習讓學生聯想孩時在水中嬉水的相互潑水動作,使教學更加形象直觀,而且學生在排球運動方面的能力同樣存在著個性的差異,在教學中要掌握學生的個性,因人而異,區別對待,對水平較高的學生應當給予更高的要求,而對待較差的學生,要多給予鼓勵、輔導,培養他們的自信與進取心。
3.教學課時、教學效果及影響因素


排球課的時數配置是影響教學效果的客觀因素,它直接決定教學進度的設置和教學內容的安排,還影響到安排教學內容的數量和難易程度。調查中獲悉,在各師范學校目前所開設的排球課中,課時數設置不僅各學校間存有差異,而且軟硬式排球教學時數的安排也是不同的。他們的設置普遍為8至10課時,還有少部分學校只達到4至6課時,極個別學校為2至3課時。并且其中硬排教學所占的比例較低。在影響教學效果的其他因素中,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場地器材的制約成為主要因素,而教師的教學水平對教學效果也有一定的影響。我們應分析其中原因,有針對性的去解決存在的問題,以便更好的、有效的促進排球教學的開展。
4.場地、設備等硬件設施
對于師范學校的排球教學,排球的數量和場地,場館的配備是兩個相互聯系又相互制約的先決條件。在排球數量能否滿足教學需要的調查結果中顯示,有55.9%的學校選擇基本能,有35.3%的學校選擇能,還有8.8%的學校選擇不能。在排球場地或場館狀況的調查結果中顯示,有44.1%的學校選擇一般,選擇良好與較差的學校都為23.5%,并且還有8.8%的學校無場地和場館設施。通過以上數據我們可以看出,我省師范學校的排球硬件設施配備普遍存在的問題,甚至有的學校就沒有配備,即使有設施的學校也不能很好的利用,有的把球網柱當廢鐵賣掉,有的場地閑置或挪做它用如存放自行車。此現狀不容樂觀,它肯定對排球教學產生直接的影響。是什么因素影響著各校的排球運動硬件設施配備,我們也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學校領導的重視程度是最主要的因素。長期以來不少教育主管部門及學校領導辦學方向偏斜,對學校體育重視不夠。學校領導對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到體育工作的開展,良好的領導機構是做好學校體育各項工作的前提。其次是各學校的占地面積,第三是學校的資金問題,還有一些其他各方面因素。
圖2
5.教學訓練及競賽狀況
通過調查與走訪只有個別師范學校有校排球隊,并且每年參加比賽的機會很少,隊伍也總是無多大變化,因此比賽的意義和它的影響力不是很大,對排球的普及作用也不是很大。目前,大多數師范學校的比賽還僅僅局限于田徑運動會和籃球比賽。而學生的體育愛好與學校經常舉辦的比賽項目具有較高的一致性,并且學校舉辦比賽有利于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所以我們應舉辦師范生的開放性的排球比賽,這樣不僅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排球,給學校體育運動培養和吸引大批的愛好者。同時也能為排球在師范學校的開展創造良好的環境,有利于師范生排球的推廣。
四、結論與建議
1.對師范學校體育教師進行職業道德與業務能力和水平的再次培訓,使他們在思想意識上、個人素質及修養上有進一步提升,從而促進學校的排球教學。2.在教學中除了運用通常的教學常規外,要更多的發揮教學創造性,突出趣味性加大競賽游戲的比重,結合排球教學特點形成特色。對不同年級的學生,在安排教材內容,選擇組織教法等方面要有所區別。并加強軟硬式排球的教學研究,根據排球技術教學不同情況,合理將二者技術進行遷移,以促進二者的共同發展。還應合理安排排球教學時數,以適應排球教學的需要。
3.各學校領導要轉變學校辦學思想,真正貫徹和落實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教學理論,要強化體育教育,使之與德育智育并駕齊驅。要加強對師范學校開展排球運動意義的認識,豐富學生健身手段和加強終身鍛煉意義,促進排球的普及和發展。尤其要結合職業需求高度重視,對學生體育教學實踐能力的培養和訓練。而器材和場地是開展排球運動的必要物質基礎。在當前教育經費不足的情況下,要采取多形式籌集資金,修建或改建運動場地,加強對器材的保管和維護,延長其使用壽命。
4.建立一套完整的競賽體系,無論軟排還是硬排都要舉辦從基層到省市到中央的不同層次的比賽,同時不斷豐富比賽的內容和形式,充分體現出排球的競技性和娛樂性,讓更多的人參與其中。
5.加強師范學校體育教育的評估,把排球運動項目作為學校體育工作指標之一,對各項比賽名次,學校排球數量,場地個數,教學文件,課外活動計劃等各項指標進行量化評估,使排球的推廣和發展工作落到實處不走形式和過場。
參考文獻:
[1]牛佩林.排球教學與訓練[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
[2]鄭旗,李吉慧.現代體育科學的研究理論與方法[M].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
[3]王革.軟式與硬式排球技術教學實驗對比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2.
[4]張五平.對兒童少年排球教學訓練指導思想的再認識[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1995,1.
[5]俞慧燕,徐伯彤.浙江省高校軟式排球教學和實踐效果的分析[J].浙江體育科學,2003,2.
[6]劉國濤,許喜紅.影響我國軟式排球運動社會化進程的主要因素分析[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4,4.
[7]佟遠堂,吳冶.排球教學俱樂部發展因素分析[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5,1.
[8]韓冬,趙曉坤.排球教學理論方法研究動態[J].體育學刊,1997,1.
[9]呂琦,王裕桂,鄭秋芳.軟式排球教學比較研究[J].浙江海洋學院學報,2005,6.
[10]李瑩,路靜.排球教學中軟硬排球的結合[J].中國學校體育,2001,6.
[11]陳卓儒.影響廣東省中學開展軟式排球運動的因素[J].體育學刊,2005,3.
[12]李寶祿.影響軟式排球在我國中小學推廣的因素分析[J].湖北體育科技,2005,7.
(作者單位:山西運城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