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的身體和心理有密切的關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體,心理不健康則會導致身體異常甚至患病。因此,我們要實施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以保障學生能全面的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體育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學生
我國約有20%的中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如厭學、考試焦慮、自卑感、受挫感、缺乏興趣、憂郁、膽怯等,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心理健康不良者有增多的趨勢。因此,在對學生進行身體鍛煉的同時,應特別注重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一、讓學生對心理健康標準有理性認識
在學校體育教育過程中,應充分讓學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標準,使學生對自己的身體狀況、心理水平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從而能針對標準進行自我評價和調整。結合我國中學生的實際情況,心理健康的標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正常的認識能力。正常的認識能力如敏銳的觀察力,較強的記憶力,良好的思考力和既穩(wěn)定又能隨任務而轉移且善于分配的注意力等。認識能力首先表現在學習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所以,正常與否可參考其學習方法和學習效果。
2.穩(wěn)定的心理情緒。就情緒的整體而言,心理健康的人積極情占優(yōu)勢,身心處于積極向上的,充滿希望的樂觀狀態(tài)。如果經常籠罩于消極情緒中而不能自拔,悶悶不樂,行動無力,則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3.優(yōu)良的意志品質。一個心理健康的中學生,應有明確合理的學習和生活目的,并有達到目的的堅定信念和自覺行動。克制自己的不良欲望,不受有害刺激誘惑,遵紀守法,勇于克服壞習慣,戒除不良嗜好等,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做得到。
4.良好的人際關系。良好的人際關系是中學生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標志,也是維護心理健康的重要條件。在學習生活中,表現為樂意與同學和老師交往,既有穩(wěn)定而廣泛的人際關系,又有自己的知心朋友,能客觀評價他人和自己,喜人之喜,憂人之憂。
5.合理的行為。心理健康與否,總要直接、間接地表現在行為上。因此,合理的行為就是健康心理的體現。
以上標準,應視為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互相依存,互相影響。學生可針對有缺陷的方面,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加強自身修養(yǎng),以期達到更高水平的心理健康。
二、加強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
1.體育運動能促進身體發(fā)展,為心理健康發(fā)展提供堅定的物質基礎。心理健康發(fā)展,必須以正常發(fā)展的身體,尤其是以正常健康發(fā)展的神經系統和大腦為物質基礎。通過體育運動,促使身體正常、健康地發(fā)展,為心理發(fā)展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這是心理發(fā)展的重要條件。
2.體育運動的新需要與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成為推動心理發(fā)展的一種動力。體育運動與日常自然的身體運動相比,無論內容和形式都不盡相同。所以,原有的心理水平往往不能滿足所學習的運動項目的需要。例如,籃球比賽中的帶球上籃,由于要了解隊員位置,要求有較大的注意范圍,既要帶球前進,又要防止對方攔劫,需要善于分配注意力。在學生為了不斷提高自己的運動水平或戰(zhàn)勝對手而進行的運動活動中,原有心理水平便慢慢獲得提高。
3.推動自我意識的發(fā)展。體育運動有助于學生認識自我。自己能力的高低、修養(yǎng)的好壞、魅力的大小,都會明顯的表現出來,使自己對自我有一個比較符合實際的認識。體育運動還有助于自我教育。在比較正確地認識自我的基礎上,便會自覺或不自覺地修正自己的認識和行為,使自己成為更符合社會需要,更能適應社會的人。
4.體育運動能培養(yǎng)良好的意志品質。學生在參加體育鍛煉時,總是伴隨著強烈的情緒體驗和明顯的意志力。因此,通過體育運動,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勇敢頑強,吃苦耐勞,堅持不懈,克服困難的思想作風及機智靈活,沉著果斷,謙虛謹慎等意志品質。使學生保持積極健康向上的心理狀態(tài)。
三、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學校體育教育應制定相應的教育措施
1.有領導、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研究。目前,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重視程度還不夠,因而造成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趨嚴重。各級領導、組織必須慎重對待并加以研究,要制訂符合我國情況的指標體系,對中學生心理健康有恰如其份的估計,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在學校開展心理咨詢,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生活、身體等方面出現的心理問題,使之更好地適應環(huán)境,保持心理健康。
3.加強體育課和豐富各種課外文娛活動,使學生有健康的身體,為健康的心理提供穩(wěn)固的物質基礎。體育運動能促進身體形態(tài)的發(fā)育,改善人體機能,提高運動能力,并對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培養(yǎng)良好的情緒和意志品質,形成優(yōu)良的性格特征起到積極作用,所以,在學校體育教育過程中,應充分加強體育課和學生的群體活動,并配以教師的指導和啟發(fā),使他們通過體育鍛煉,為自己的心理健康、身體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山東蓬萊市北溝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