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電腦的普及,網絡走進千家萬戶,也走進了青少年的生活,網絡為青少年搭建全新信息平臺的同時,各種不良信息也在加速入侵,青少年網絡成癮嚴重干擾了青少年學習、生活,嚴重影響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筆者從客觀、主觀兩個方面分析了青少年網絡成癮的主要原因及相應對策,以求家庭和社會共同努力,引導青少年加強自身修養,豐富他們的日常生活,減少對網絡的依賴和趨向心理。
[關鍵詞]青少年 網絡成癮 原因分析
隨著電腦的普及,網絡走進千家萬戶,也走進了青少年的生活,網絡為青少年搭建全新信息平臺的同時,各種不良信息也在加速入侵,青少年網絡成癮嚴重干擾了青少年學習、生活,嚴重影響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鑒于此,我們對青少年網絡成癮的原因進行分析,有針對性地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讓學生走出這一心理困境,并尋找改變這種現象的策略,以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一、青少年網絡成癮的原因分析
網絡的自由性、科技性和時尚性對青少年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容易使他們網絡成癮。它的超時空性為青少年擴大了交往面,網上交友成為青少年人際交往的一種重要形式,同時導致交友成癮。它的虛擬性和交互性更讓青少年沉迷于網絡游戲。目前,網吧遍布大街小巷,青少年上網成癮與網吧違規經營,現行政策不到位也有一定關系。有些網吧為了牟取私利,違規經營操作,接納未成年人進入,有的甚至用色情內容吸引青少年,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危害。在電子信息時代的大環境下,電腦和網絡成為青少年不可或缺的學習工具,但缺乏老師和家長的有效引導,他們更多地是把電腦和網絡當成一種娛樂工具。
青少年身心發育尚不成熟是導致易上網成癮的主觀原因。青少年的情感表現為活潑、熱情、容易激動和急躁,好感情用事,不善于控制感情。在網絡上,他們在匿名的狀態下,自由選擇交流的對象,可以無所顧忌地吐露心聲,網絡為他們提供了方便的交友方式,適合他們的需要。青少年時期由于性器官的發育,他們產生了了解異性,追求異性的欲望。但在客觀上又不允許他們為所欲為,于是,他們就把精力轉移到了網絡的色情內容上,從而難以自拔,甚至癡迷。
二、網絡成癮癥的對策
網絡的發展勢不可擋,它已成為被世界認同的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在這種情況下,如何預防和減少青少年患上網絡成癮癥呢?
1.從青少年的心理和思想上進行教育
(1)以積極的生活態度面對現實。現實生活中充滿各種不如意和挫折,這是常有的事。選擇逃避只是消極的做法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面對挫折,除了要有堅強的耐挫折力外,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并對癥下藥給予解決。不要把網絡作為逃避現實的生活問題或消極情緒的工具,借網消愁愁更愁。
(2)對青少年進行科學的性教育。對性知識采取回避、掩飾和壓制是不明智的做法。只有對青少年進行正確的性教育,讓他們明白兩性的特點和差異,才能使他們在兩性交往中更加自然、大方和文明,正確對待兩性關系。
(3)加強法律教育和道德教育。培養青少年的法律意識和道德意識,是維護正常社會秩序的重要保證,讓青少年明白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對于減少他們網上犯罪和網絡不道德行為有很大幫助,從而也可以降低他們的網絡癡迷程度。
2.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外在條件
(1)各職能部門齊抓共管。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有關法律法規,切實加強對網吧的管理,加大整治力度。認真落實未成年人不得進入營業性網吧的規定,在網吧終端設備上安裝封堵不健康內容的過濾軟件,凈化網絡空間,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營造綠色網絡環境。要對“黑網吧”進行全面整頓,取締侵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非法網吧。設立監督電話,聘請社會監督員,對群眾舉報問題嚴重的網吧,嚴加治理。新聞媒體要做好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加強對網絡道德的宣傳,把網絡道德納入到社會道德體系中,并將職能部門管理和執法情況向社會報道,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
(2)尊重青少年的獨立性,創造寬松的人際環境。家長、老師要充分尊重青少年的獨立性,注意發揮他們在家庭和集體中的作用,不要事無巨細都橫加干涉和限制,尊重他們的交往自由和權利,重在引導他們正確交往,而不是阻止他們與人交往。要注意把青少年的獨立性意識和交往意識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來。教師、家長應提高自身的網絡素質,成為學生網絡生活的指導者,要主動了解網絡,學習網絡知識,通過提高自身素質,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網絡觀,引導孩子健康上網。
(3)建立健康的青少年網站,占領網絡陣地。網絡成癮問題源于網絡,應該積極利用網絡來解決問題,用先進的文化占領網絡陣地,建立一批有質量、有特色,能夠吸引青少年的網站和網上愛國主義教育陣地,為未成年人提供健康有益的綠色網上空間,讓網站豐富信息,增加功能,吸引青少年來訪問自己的網站。我們可以通過學習、就業、交友、心理咨詢等青少年感興趣的、能切實為青少年服務的形式,吸引青少年。
(4)讓學生認清網絡本質,養成科學的上網習慣。陶宏開教授指出“世上的事情分三種:該做的、不該做的、可做可不做的”。我們要讓孩子明白,利用網絡學習知識、拓展視野是該做的;沉迷網絡色情、網絡暴力甚至參與網絡犯罪是不該做的;像網絡游戲、網絡聊天等就是可做可不做的。該做的去做,不該做的堅決不做,可做可不做的少做。這樣,我們成功的概率才能越來越高。上網之前讓學生定好目標和時間,把上網要做的事列在紙上,規定好時間,并嚴格按計劃行事
總之,青少年網絡成癮,并非是不可解決的疑難問題,只要我們認真探索原因,找出根源,家庭和社會共同努力,共同引導青少年加強自身修養,豐富他們的日常生活,引導他們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實踐,加深對社會、自然的理解和認識,從而減少青少年對網絡的依賴和趨向心理。
(作者單位:山東昌邑市石埠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