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很多學生逐漸掉隊是因為學習不得法,效率低下。我們要向效率要時間,而不是用時間補效率。只有這樣,才能既減輕學生負擔,又提高教學質量。這是我們英語教師必須認真研究的課題。筆者認為,我們老師可以通過文章中提到的措施來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效率。
[關鍵詞]英語教學 英語學習 記憶效率
為了讓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教學改革在不斷地進行和深入。學生的學習根本——教材也隨著教學改革與時俱進,推陳出新。在使用新教材的過程中,老師不僅要努力將交際能力的訓練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也需要對提高學生外語記憶的效率作一些探索。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很多學生逐漸掉隊就是因為學習不得法,效率低下。我們要向效率要時間,而不是用時間補效率。只有這樣,才能既減輕學生負擔,又提高教學質量。這是我們英語教師必須認真研究的課題。個人認為,我們老師可以通過下列措施來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效率。
一、以新奇的方式呈現新知識,深化感知印象
要提高學生外語記憶的效率,就要使教學活動更加符合心理學規律。心理實驗證明:人最初感知印象的深淺,關系到記憶的速度和牢固程度。最初的印象深刻,記憶就快。也會記得牢。
根據這一原理,教師在課堂上應盡力使學生對所要記憶的知識形成深刻的印象,為長久記憶打下扎實的基礎。為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們就需要精心設計教案,想方設法以新奇、甚至反常的方式呈現新詞、新句、新語法,努力使例句和情景觸及學生的心靈,符合學生的需要。這樣做有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給學生以強烈的刺激,深化他們的感知印象;也有助于形成學生學習的內部誘因,引起興趣。
沒有與興趣結合的東西是記不住的。板書的形式、顏色和位置的變化;示范朗讀節奏、情緒、語調、角色的變化;講解的語氣、手勢、動作、表情的變化;例句的設計,情景的創設等都屬于此類。板書時,字體突然變小,或者變得特大。用彩色粉筆畫上各種記號。呈現例句時,突然寫上一個錯句——學生容易出錯的句子。有時甚至用簡筆畫來呈現詞;用線段、圓圈等幾何圖形來表現詞與詞的區別。例如,情景既要體現語言的特定場合,又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并注意與社會生活相聯系。新奇又現實的情景會起強刺激的作用,激發興奮感,通過練習,學生們很自然地得出:表現不可能實現或可能性極小的事情或與事實相反的事情,要用虛擬語氣。反復聽說后,板書真實句及虛擬句,引導學生觀察辨析,找出表達虛擬語氣時動詞變化規律。然后,給學生一個話題:lf i were the Mayor of Shanghai(假如我是上海市市長),……學生馬上就能辨析出在這種語境中,該用虛擬語氣。他們躍躍欲試,紛紛用新學的虛擬語氣表達自己的想法:有的說要解決住房問題;有的說要解決交通問題;也有說要解決污染,讓上海人喝上清純的水……有趣的話題,熱烈的討論,使學生對虛擬語氣的運用情景和動詞的結構變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在課堂上進行瞬間記憶訓練
“凡是已經識記的事物都在大腦組織中以某種形式留下了痕跡”。這是教育心理學者研究“痕跡理論”所得出的結論。他們認為:記憶痕跡在腦中的儲存分三種情況:瞬間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瞬間記憶儲存時間很短,但卻在記憶過程中占有主要作用。在這個基礎上,只要稍經啟發,就能引起聯想和回憶。瞬間記憶是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的基礎。有了在課堂上的瞬間記憶的基礎,長時記憶就比較容易了。
進行瞬間記憶能力訓練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一般做法是先向學生宣布記憶指標,比如要求學生在一分鐘內背出一段對話。學生為了快速記憶,必然高度集中注意力,非常認真地朗讀,盡量找尋到能幫助自己記住對話的特征,強烈記憶的愿望可以提高記憶的效率。開始時只有少數學生能按要求完成,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基本上每位學生都能達標,能在速讀一分鐘后,準確、流利、有表情地背誦對話。實踐證明,即使那些學習成績不佳的學生,瞬間記憶的效果也挺好。
這說明這些學生不是沒有能力學好英語,而是他們平時不肯下功夫,這個訓練不僅提高了他們的瞬間記憶能力,也增強了他們學好英語的自信。實驗證明:進行這種訓練,對于提高瞬間記憶能力,增加單位時間內的信息接納量,提高外語記憶效率是有效的。
三、化機械記憶為理解記憶
提高學生外語記憶效率的另一個嘗試是:化機械記憶為理解記憶,理解了的內容,就容易記住,理解得越深刻,記憶得越牢固。在學英語的過程中,學生普遍感到困難的是記憶單詞。為了提高記憶效率,我根據單詞的不同特點,采用不同的方法教。讓學生在新舊聯系中記,在歸納比較中記。
在教單詞時,把音、形、義同時教給學生,讓學生對一個詞有全面的了解,就容易記住。我們可以從聽說入手,設計某種特定場合,讓學生在情景中學。教一些表示抽象概念的詞,把它們放到短語或句子里教,更為適宜。盡量用學生熟悉的語言材料,使學生對詞義的理解具體化,還可以通過“溫故而知新”——以舊聯新,以新帶舊、新舊知識的聯系加深記憶痕跡。用得最多的是歸納比較法:多義詞、同義詞、反義詞、同音異形……都宜作歸納比較,才能使學生正確理解,合理使用。歸納比較做得及時,對辨析詞義,加深記憶痕跡,提高記憶效率很有用。歸納要簡明扼要,比較要切中要害,注意形象性、系統性、代表性。忽視歸納比較,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遺忘率就記。盡量啟發學生做歸納比較,效果就會更好。
要想方設法化機械記憶為理解記憶,只有這樣,才能悟出規律,才能對所學知識進行創造性的重新組合和聯系,從而加深記憶痕跡,提高記憶效率。
四、根據遺忘規律安排復習
學過的知識,時間久了,不復現,就會遺忘。這是人腦活動的一個規律性的現象,心理學家稱之為暫時神經聯系的抑制。如果沒有及時對所要記憶的知識加以反復強化,這種抑制更會逐步加深,而后使已經建立的神經聯系完全消失。
克服遺忘的最主要的方法是復習。如何有效地復習?最好能根據記憶規律和遺忘規律進行。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實驗證明:遺忘的規律是先快后慢,剛記住的材料,最初幾個小時內遺忘的速度最快,第四天遺忘率最高。以后逐漸緩慢。如果四至七天內不復現。記憶將受到抑制,甚至完全消失。
總之,復習應當在遺忘還沒開始的時候就進行。有效的復習要先密后疏、要形式多變,連續不斷。密集多樣的復習,無疑會對大腦產生強烈刺激,留下深刻痕跡,這對于長時記憶會有很大作用,從而提高記憶效率。作為老師,我們要努力探索,使外語教學更加符合語言學習的規律,更加符合心理學、教育學的規律。只有這樣,外語教學才有科學性可言,才能提高效率,真正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
(作者單位:浙江省蒼南縣錢庫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