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游戲型教學模式是把體育教學通過游戲形式讓學生從游戲鍛煉、學習,讓學生在游戲中不斷發現自身的不足,不斷去探究、理解、掌握運動鍛煉的技能,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養成終身體育的習慣,進一步完善自我的體育教學模式。文章分析了在體育新課程模塊教學中實施游戲性教學模式的優勢。
[關鍵詞]體育教學 模塊教學 游戲性教學模式
普通體育教學模式是以“講解——示范——練習——防止與糾正錯誤——鞏固與提高”為教學模式,它以傳授競技運動技術為中心,以技評達標為目的。往往忽視了學生的身心感受,忽視了全面終身體育意識和體育能力的培養,忽視了全體學生和全面鍛煉學生的身體。普通體育教學,過分地強調“統一”和“規范”,練習的形式和技術“一刀切”,結果造成了體育素質好的學生“吃不飽”,而體育素質差的學生“吃不了”。使得相當一部分學生難以達到教材的教學要求,跟不上教學進度,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處于被動的狀態,不能產生積極主動學習新技能的動力,從而失去了學習體育的興趣與信心。而游戲型教學模式是把體育教學通過游戲形式讓學生從游戲鍛煉、學習,讓學生在游戲中不斷發現自身的不足,不斷去探究、理解、掌握運動鍛煉的技能,讓學生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養成終身體育的習慣,進一步完善自我的體育教學模式。
一、游戲型教學情境的創設
游戲型教學中創設各種不同的學習情境,以此來驅動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學習狀態,在快樂和諧中進行鍛煉并體驗到學習的成功樂趣,獲得知識、技能,使身心素質得到和諧發展。游戲中及時激勵學生,讓學生在玩中學,耍中練,既提高了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又很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還可以在不同的教學環節上創設不同的情境,如采用“猜謎式”、“談話式”等引入課題;用“觀看表演”、“仿生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新授教學;用“聽音樂”、“舞蹈式”等進行部分游戲教學整理活動等等。學生在老師精心創設的情境中,心情舒暢,輕松愉快地達到教學目的。教學中采用游戲型教學的方法,設計某個教學環節的游戲規則,可以先讓學生按規定的游戲規則玩起來,從整體學習開始,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得到健康發展、相互間學習技術、學習技能。若是為了能把游戲玩的更好學生就必須更進一步的去探究學習。以籃球教學為例,比如籃球運球教學環節中,教師先設計好運球爭奪游戲的規則:規定學生可以才用任何的運球方式,每人一球,集體在限定的場地范圍內運球,保護好自己的球同時也要去拍打掉其他同學的球。就是說先不對學生提出運球動作的具體要求,只要求學生運球中保護好籃球,不能違例運球。讓學生自己琢磨如何運好球,思考怎樣才能在這個游戲中玩的出色。這樣給學生提供運動場地和運動器材,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認識先進行運動。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在游戲運動的過程中產生要了解籃球運動的特點、比賽方法以及基本技術和基本戰術的想法,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掌握籃球知識,分析籃球技、戰術的運用。把學生的積極的身體練習感知和主動思維認知有機的結合起來。讓學生帶著好奇心接觸籃球,又帶著探究的心理去思考“做什么”“怎么做”和“為什么要這樣做”。使學生學的開心,也學的深刻。這樣,學生學習籃球運動的過程,不僅是不斷認識運動技能形成規律的過程,反復提煉運動思維的過程,進行成功嘗試的過程,更是進行創新思維實踐的過程。而教師在這過程中扮演著引導者、答疑者和游戲裁判的角色。
二、游戲型教學對象角色的轉變
在游戲型教學中的學生先是從一位被教對象轉變到游戲參與者,再到學習者。而這一轉變的過程是學生自發的,帶有主動性的。因此,當學生自發的、主動的學習新的內容時往往帶著濃厚的興趣。其學習的目的也有所改變,學習的過程會帶著探究學習的味道。游戲型教學模式讓學生得到了公平的待遇,每位學生都是在一樣的游戲規則中運動,所以大家不再是單一被教學內容灌輸的個體,而是具有極強的主體意識的共同體。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為玩好游戲而積極自主的學習,會根據自己在游戲中角色的不同而自我選擇的學習的內容。當學生有著這樣極具個性轉變過程時,教師便在過程中起到導師的作用,要隨時解答學生的問題,滿足學生個性發展上的需要。學生只有在個性發展達到一定的程度時,才能成為優秀的個體。
三、游戲型教學模式更適用于體育選項模塊教學
體育選項模塊教學是從終身體育的發展需要出發,從興趣教學入手,是對學生進行健全的人格教育、身體教育為目標的一種體育教學理念。它的核心是把全面育人、終身教育視為體育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強調情感、興趣、創造、個性能力的培養,是在必修內容的基礎上選項,從發展學生運動素質與掌握運動技能入手,以選項學習作為手段和途徑,著重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認識能力、進行科學鍛煉的能力,以及自我調控、自我評價和自我保健的能力,形成終身體育價值觀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學生是根據自身興趣、身體特點選擇體育選項項目。游戲型教學模式特點是根據某個運動項目特點而創設一個該運動項目的游戲式的教學情境。任何游戲都有它的規則,而游戲型教學中設計的游戲規則要適合于玩該游戲項目個體特點的規則,對于同一個項目它能給個體發展帶來促進作用。在選項教學中,每位學生基本上更愿意在自己所選項目上有所發展,且學生的技能水平也相應的有所提高。所以在玩這樣游戲時,更愿意個性得到發展,并能在游戲過程中不斷地學習,探究新知識,不斷地完善自己。只有學生自主向老師提出要求學習的內容時,那學習才是最深刻的。而游戲型教學的目的就是這個效果,它與選項模塊教學最終目的是一致的。這點我們在籃球選項模塊教學中得到過驗證:本人在《籃球傳切配合》教學中,曾用兩種不同的教學方式給兩個不同的班級上課。一是以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先示范講解分析“傳切配合”技戰術,后給學生在比賽中應用。二是以游戲型教學模式進行,先是制定游戲實戰4對4比賽,讓學生在比賽游戲中自覺的玩,教師本人也參加比賽游戲,并在游戲中有意識的運用“傳切配合”。學生在第二種教學模式中馬上就有反應了,并開始提問“傳切配合”技戰術的動作要領等。學生在被動學習后的效果就很差。而在玩了游戲后開始主動學習,在第二次課比賽中的應用就很自如。說明游戲型教學模式是強調情感、興趣、創造、個性能力的培養,是讓學生學的主動,學的深刻的教學模式,能更好地完成體育選項模塊教學的要求和目的。
體育項目本身就具備游戲功能,任何運動項目離開了游戲性質就不能完美。在體育模塊教學這一特點中,只要抓住任何一項運動項目都有它的游戲特點。我們的教學就可以采用游戲型教學模式。相信游戲型教學模式能在當前的體育新課程模塊教學這大放光彩。
參考文獻:
[1]趙闖.高中體育選項模塊教學的實踐與反思.大連日報,2007-11-26.
[2]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選項與模塊教學中的幾個問題.
(作者單位:浙江省蒼南縣金鄉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