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政府預算進行審查和監督,是憲法和法律賦予人大的一項重要職權,新通過的《監督法》對這方面又提出了新的具體要求。現在,隨著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的不斷深入,公共財政體制的逐步完善,人大只有加強對預決算的審查和預算執行情況的監督,并且使這項工作日益完善,實現科學規范化,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才能促進民主政治建設進程,促進公告財政體制的建立與完善。幾年來,撫州市臨川區的預算越來越細,細到部門預算,在預算監督方面做了一定工作,不斷總結和提高,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同形勢發展,人民群眾的要求相比,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為滯后狀態。一是監督不完整。有的超收收入安排使用也沒有完全到位,有的預決算方面的事項沒有依照規定程序向人大常委會報告。二是監督不規范。不少地方在預算審查監督方面做法不盡一致,沒有形成一套完善的制度和規范的方式方法,影響監督效果。針對預算審查監督中存在的以上問題,筆者個人認為,應當依照《監督法》有關規定采取切實措施加以解決。
一、加強對預算草案的審查,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1)對預算資金安排的合法性、合理性及資金投入績效進行評價。堅持“沒有預算,不得列支”的原則,防止先發生支出,后列入調整預算形成事實的情況發生。(2)督促財政部門細化預算,調整預算科目設置。要求財政部門在預算中不僅列示收支總量,更應詳細列示具體項目,并附詳細文字說明。對公用經費分類分項目落實具體,增強預算的透明度。(3)切實推行零基預算和部門預算。實行零基預算,可以實現預算分配的公正、公平合理,提高預算編制的透明度及資金的使用效益,有利于規范各部門的收支行為,便于加強對部門預算執行的宏觀調控和監督檢查。
二、強化對預算執行的監督,維護預算的嚴肅性。(1)預算資金使用效益情況應成為監督的重點。審議和批準預算草案只是制訂了花錢的計劃,這些錢花出去后果怎么樣需要加強監控。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要嚴格對財政性投資建設項目的審查,凡重大項目要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把握好財政資金的流向和流量,集中力量開展預算執行的日常監督,保證花出去的錢真正用在刀刃上。(2)對預算超收收入使用和預算部分變更加強監督,使其更加程序化、規范化。凡需動用超收收入安排必要的支出,以及其他支出追加等需要變更預算,必須編制預算部分變更方案,提請本級人大常委會審查批準,未經批準,不得調整預算。(3)要大力支持審計機關依法獨立搞好審計工作。既要加強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決算審計,也要突出重點,加強對專項資金、基金、預算外資金和其他重點收入項目依法進行專項審計。對審計查出的問題,政府要高度重視,督促整改,抓好落實,并將整改情況和處理結果向本級人大常委會報告。
三、提高預算透明度,擴大預算內容的公開性。隨著人大代表參政議政能力的不斷提高和人民群眾民主法制意識的不斷增強,要求提高預算透明度、擴大預算公開性的呼聲越來越高。政府及財政部門要自覺轉變觀念,積極創造條件讓人民群眾能夠了解預算、參與預算、監督預算。逐步做到政府預算收支計劃的制定、執行以及決算的形成等過程都向社會公開,讓公眾知情,主動聽取和接受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方便人大代表開展審查和監督。進一步規范審查監督程序,真正實現對預算的審查批準和監督從程序性到實質性的轉變。
四、加強對決算和預算外資金的監督,改善支出的合理性。決算是對年度預算執行情況最終的、全面的反映,也是一年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結果在財政收支上的集中反映。人大對決算的審查監督,實質上是對年度預算執行情況的最終結果進行監督,編制決算草案,必須符合法律、法規,做到收支數額準確,內容完整,報送及時。政府財政部門在辦理完決算事項后,應及時提請人大常委會審查。決算報告的內容、項目應與初預算和調整后的內容,項目相對應,對決算中與預算有較大變動的項目,要加以分析說明。對發現的重大問題,人大常委會應當組織委員進行專題調查,對違背《預算法》、《監督法》規定的問題,應當責令糾正。同時,要切實加強對預算外資金的監督。應建立對預算外資金的審計制度和收支情況定期向人大常委會報告制度。人大要督促政府認真落實“收支兩條線”的規定,建立預算內外資金綜合運籌機制,逐步把各部門所有的收支全部納入預算管理,發揮好預算外資金的使用效益。
五、加快預算管理體制改革步伐,增強監督的實質性。以推進依法理財、規范理財、科學理財為核心,大力推進預算管理體制改革。加快部門預算進度,努力實現規范的部門預算,將所有政府部門及直屬單位的預算編制和執行情況納入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之下。創新借鑒部門預算編辦法,推選零基預算和綜合預算制度,使部門預算更加科學、合理和規范。嚴格實施政府采購法,擴大政府采購范圍,最終形成全部公共需求都按照公共財政的要求實行政府采購。人大推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進一步擴大集中支付范圍,實現所有財政資金由國庫集中管理、統一支付。
(作者單位:撫州市臨川區孝橋鎮黨委、撫州市臨川區孝橋鎮人大、撫州市臨川區孝橋鎮財政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