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科技變革日新月異的新時期,如何促進審計事業又好又快發展,是擺在我們審計人員面前的一項新的重要課題。當前,搞好審計工作,加強審計隊伍建設,需要我們做好審計工作“加減法”。
一、加入精神的支撐,減去思想的困擾
人是要有點精神。審計事業的發展進步,離不開強大的精神力量作支撐。當前,我們應大力弘揚四個方面的精神。一是弘揚嚴格依法的精神。既嚴格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審計被審計單位,又嚴格按照黨紀國法要求自己。二是弘揚敬業奉獻的精神。立足本職崗位,兢兢業業,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無私地奉獻自己的辛勤勞動和聰明才智。三是弘揚求真務實的精神。嚴肅認真,腳踏實地,扎實做好審計工作,尤其是在開展年度審計、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中,必須做到深入、細致,確保第一手資料的絕對真實可靠,分析定性要拿得穩,審計評價要立得住,處理處罰要把得準。四是弘揚和諧奮進的精神。既善于加強團結,凝聚力量,促進審計機關內部的和諧、審計部門與被審計單位的和諧,又敢于強化監督,排難而進,通過創造性的工作推動審計事業又好又快發展。近年來,審計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外界對審計工作寄予了很高期望,期望審計部門在加強監督、懲治腐敗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而不少從事審計工作的同志又感到工作難做,難有作為,一方面覺得壓力很大,如被審計對象不同程度地存有誤解、抵制情緒,甚至“群起攻之”,引發審計部門與被審計部門的矛盾等,使審計工作無法深入下去;另一方面,對審計工作存有困惑,如經過審計查出紕漏后,難以引起被審計單位的重視,難以問責,甚至出現屢查屢犯的惡性循環。在這種情況下,尤其需要我們審計人員積極弘揚審計精神,克服畏難情緒,解除思想困惑,不斷攀登審計事業的高峰。
二、加入知識的積淀,減去技術的盲點
加強學習是審計人員積累知識、提高技能的重要渠道,是做好審計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我們身處知識經濟時代,只有不斷學習,加緊“充電”,才能適應發展要求,跟上時代步伐。審計工作業務性強,我們只有熟悉業務,做事才有“底氣”。不然,在開展行政執法、履行監督職能中,就很可能貽笑大方。因此,我們應該把學習當作一門“必修課”,并且把學習的過程看成是修煉自身的過程,及時把知識轉化為工作能力,在增長知識的同時,不斷增長才干。作為審計人員,我們應認真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當前尤其要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裝頭腦,努力提升政治理論水平。認真學習修訂后的《審計法》等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努力提升法律素養。認真學習審計和財經等業務知識,努力提升業務素質。認真學習《審計機關審計人員職業道德準則》和《審計機關文明禮儀公約》,努力提升道德修養。同時,我們應像一顆“螺絲釘”,始終保持一股鉆勁,不斷學習先進的審計技術方法,深入探索信息化條件下的審計工作方式,努力改進審計工作手段,全面推進審計工作各方面的創新,減少和消除技術盲區,盡量不走或少走彎路,切實增強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和先進方式方法推進審計工作的能力。通過扎實有效的學習和錘煉,著力提高業務技能和操作水平,努力做到嚴格執法與規范執法相結合,實現依法審計與科學審計相統一。
三、加入真情的感染,減去心靈的浮躁
審計機關是經濟監督部門,行使著重要的監督權力,擔負著重要的監督職責。審計人員身處經濟監督和反腐敗斗爭的第一線,既要求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又要求嚴于律己、以廉正己。為此,應樹立這么三種理念。首先是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自覺踐行立審為公、執審為民的宗旨,充分發揮審計機關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維護人民群眾利益中的重要作用。在開展行政執法和行使監督職權時,既堅持原則,又有理有節,平等待人,真誠待人,“用審計別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用理解自己的理念來理解別人”,尤其需要換位思考,遇事先講道理,而不能盛氣凌人。其次是樹立文明服務的理念。堅持文明審計,緊緊圍繞當地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找準審計監督與服務的結合點和切入點,寓服務于監督之中,把主動文明服務的理念貫穿于審計工作的各個環節和各個方面,而不能滿足于完成多少審計項目、查處多少違規違紀金額。第三是樹立廉潔審計的理念。廉政建設是審計工作的“生命線”,審計權力是一把“雙刃劍”。審計人員應時刻繃緊廉潔自律這根“弦”,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自覺遵守審計紀律和廉潔自律的各項規定。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和利益觀,依法監督,廉潔從審,不心浮氣躁,不追名逐利,努力維護審計機關的良好形象。認真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誘惑,經得起監督與被監督、反腐敗的嚴峻考驗。大力弘揚八個方面的良好風氣,講操守、重品行,始終保持健康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精神追求。
黨的十七大為我們吹響了前進的號角,在新的起點上,我們善于做好“加減法”,把審計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實現審計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作者單位:興國縣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