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對于規范單位公務接待,減少開支、推進黨風廉政建設,曾發揮過重要的作用。但從近幾年的審計實踐中,我們發現它除了上述功能外,還衍生出了另外一種功能——“萬能提款機”。雖然這個詞有些不順耳,與食堂本身存在的最初意義完全相悖,但確是事實,且深諳此妙的單位越來越多,涉及的金額越來越大,有待規范。
2007年度我們對某鄉鎮2006年度財務收支情況進行了審計,發現該鎮全年招待費支出50余萬元,其中僅食堂開支就24余萬元,有的食堂用餐單一張就高達5 000元,其中“奧秘”不言而喻。審計中發現,鄉鎮幾乎所有不合理的開支都是通過食堂來報銷的,送禮的、旅游的、發單位職工通訊費的、套取現金等等,單位金額成百上千元,甚至上萬元不等。一年下來,其數額驚人,名目都是“某某上級視察工作”、“某某部門聯系工作”、“某某會議”等等,舉不勝舉。
此法隱蔽性強,操作也非常簡單,開幾張派餐單,買一本收據,蓋上公章就可以了。最頭痛的是幾乎所有食堂都未建賬核算,且多數食堂實行承包經營,承包人找種種借口不配合,審計人員只好望“堂”興嘆了。
要堵塞食堂管理中的漏洞,我們認為必須做到以下幾點:首先是單位領導要重視,對招待費支出應嚴格按照有關財經法規和規章制度執行;其次是食堂的管理問題應引起重視,督促相關部門加強監管,食堂要建立公務登記簿并妥善保存,有條件的還要單獨建賬核算,定期公示接待費用,自覺接受有關部門的監督;另外各單位要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真實準確提供會計信息,禁止弄虛作假。
(作者單位:東鄉縣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