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春天,筆者前往廣西武鳴縣兩江鎮(zhèn)云川村探訪剿匪老武工隊員韋禮清。韋禮清于1948年在兩江參加了游擊隊,解放后成為縣里的剿匪武工隊員,特別偵察班的班長。他回憶往事,講述那段驚心動魄的剿匪經歷——
1949年12月3日,武鳴縣宣布解放。國民黨當局潰逃之時,原國民黨當局的軍政人員如韋增廣等,妄圖推翻新的政權,有計劃地安插一批黨、政、軍及特務人員潛伏各地,以圖東山再起。1950年春,他們在武鳴縣境內網羅國民黨團骨干、散兵、游勇、特務、反動會門道、地主惡霸等,與隆安縣等各地聯(lián)合組織了反共救國性質的黑衣部隊共5000多人,妄圖“破壞地方政權,殺共產黨干部”、“抗拒征收公糧”、“鏟除農會,摧毀共產黨政權”。12月,這幫土匪在大明山(地處南寧北部,距南寧市區(qū)93公里)的雷江圩一帶收糧征稅,開設賭場。
韋禮清老人回憶說,武鳴東區(qū)的白云鄉(xiāng)人民政府成立不久,也就是1950年春節(jié)后,我被選送到武鳴地委干校參加土改前期培訓。1950年4月29日,東區(qū)區(qū)公所發(fā)生了土匪暴動事件。武鳴剛解放時,原被俘的國民黨散兵、反共救國軍第四號特派員潘克孟騙取了中共的信任后擔任東區(qū)武裝中隊的隊長,他召集土匪暗中布置暴動,4月30日凌晨3時,潘克孟組織20多個土匪沖擊東區(qū)區(qū)公所,把9名區(qū)公所干部殺害了……在縣武裝中隊趕到增援時,天已經大亮,土匪逃之夭夭。土匪一邊逃跑一邊沿路搶劫,然后進入大明山與土匪司令韋增廣部會合。
白云鄉(xiāng)人民政府位于大明山腳下。白云鄉(xiāng)財糧員陸煥星因貪污被開除而懷恨在心,后來與土匪勾結對鄉(xiāng)政府及學校進行搶劫。白云中心學校學生的蚊帳、被子等被土匪搶走了,鄉(xiāng)長的衣物也被搶了。過了兩個月,土匪對鄉(xiāng)干部家屬進行抄家,韋英貴老師也沒能幸免,黃世昌的叔父被土匪殺害。過后才知道韋岐山(白云鄉(xiāng)鄉(xiāng)長)、韋禮南(白云鄉(xiāng)武裝委員)、韋俊杰(白云鄉(xiāng)宣傳委員)在上韋屯被土匪發(fā)現(xiàn)后遭到圍剿,韋岐山鄉(xiāng)長被土匪開槍打死,韋禮南、韋俊杰對村屯地形較熟悉,逃過了這一難,聽說韋禮南是躲在牛棚的牛糞堆中才沒被土匪發(fā)現(xiàn)的。
據(jù)縣志記載,剛剛解放的武鳴,土匪活動猖獗。從1950年2月至1951年2月,全縣范圍內的土匪相繼活動,殺害鄉(xiāng)村干部及民兵270多人,民眾150多人,還搶走不少糧食、耕牛、生豬,燒毀了不少民房等。
因為土匪猖獗,嚴重威脅新生的人民政權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韋禮清說,那是1950年5月,他在干部學校學習結束后,縣委就改為“土改訓練班”,實際上是武鳴新成立的剿匪武工隊,是為武鳴縣全面剿匪作準備的。武工隊有6個班72人,他是特別偵察班班長,全班共有12人。每天訓練單兵戰(zhàn)術,逢山過山逢水過水;要求會使用各種槍支,槍法要求百發(fā)百中;還要有良好的記憶力,對全縣排級以上的土匪骨干名字要了如指掌;有靈活的應變能力,從講話交流當中要分析出敵人的情況;選配的偵察員要有好的酒量和懂各地的方言,為打入匪窩偵察做好全面的培訓。
按照全縣剿匪的工作部署,剿匪行動首先必須先從大明山外圍(除了大明山腳下的兩江、馬頭、雷江一帶以外)進行。1950年6月,縣委派出第一個清匪反霸工作隊30多人,深入發(fā)動群眾,打擊惡霸地主,偵察土匪蹤跡。當時一旦發(fā)現(xiàn)土匪蹤跡,就由剿匪部隊和民兵去圍剿。當時全縣投入的正規(guī)軍有: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zhàn)軍第一五二師四五四團、四五五團、四五六團第二營,共7個營;地方軍有武鳴軍分區(qū)獨立團三個營,解放軍四一、四二大隊;地方武裝有縣大隊及各區(qū)中隊,武鳴專署辦事處公安隊等。
全縣剿匪行動從外圍開始的戰(zhàn)術很簡單,主要是通過外圍的宣傳和動員,讓土匪家屬及其親友動員匪徒悔過自新;訂立“剿匪公約”,要求村民做到“不通匪、不藏匪、不濟匪”,自覺檢舉與監(jiān)視通匪惡霸;建立形成鄉(xiāng)與鄉(xiāng)、村與村、屯與屯的聯(lián)防體系,讓土匪無空隙可鉆;實行剿匪保家自衛(wèi)。等外圍剿匪結束,把殘余土匪趕進大明山,然后再集中殲滅,因為大明山沒有糧食供應,土匪是不能長時間抵抗的。
土改訓練班結業(yè)后韋禮清等人被派到武鳴東區(qū)的覃李,負責覃李到天馬一帶的偵察和剿匪工作。那一帶,也是靠近大明山的陸斡區(qū)地盤了。
1950年11月16日,天馬村有人來報告,在天馬村板馮屯有土匪活動,匪徒偷宰了老百姓的耕牛,正在那里喝酒高興呢。來報告的村民大家都不認識,為防有詐,免得鉆進土匪的圈套,先安排兩個民兵看守來報信的人,其他的隊員步行到達板馮屯偵察虛實。
到了那里,從側面了解到偷宰耕牛土匪所住的門戶后,韋禮清等人就假裝是來領牛肉的土匪。到了這群偷宰耕牛的土匪面前后,叫他多分點,還沒等他說完話,槍口已經頂在了那個土匪的背后。制服他后,將其拉到天馬公路旁的一個賣粥亭示眾,旁邊寫著“偷牛的下場!”
經過審訊,掌握了在板馮屯土匪的情況,韋禮清等人及時向解放軍匯報,經過全體配合,迅速包圍了土匪窩。這次圍剿,斃匪1人、俘虜傷匪3人,繳獲步槍3枝、機槍1挺、手槍1枝。
根據(jù)史料記載,全縣從1950年6月開始進行大明山外圍剿匪,到11月全縣各區(qū)均取得了初步的勝利。
鑒于縣境西、南、北各區(qū)土匪基本被殲滅了,殘匪多聚集于縣東部及東北部(大明山腳下的兩江、馬頭、雷江一帶),有韋增廣的部隊、上林的陸華山部隊、永淳別動軍第四師等500多人??h剿匪工作委員會決定,在小陸圩設立大明山剿匪指揮部,調集兵力,重點圍剿大明山股匪。
韋禮清回憶說,1951年2月5日的那一天,我們東區(qū)3個鄉(xiāng)的民兵、干部和武工隊在陸斡負責大軍到來的外圍安全放哨,接著是行動的分工。我們民兵、干部和武工隊分為3個組,我負責的第一組是偵察班;第二組是戰(zhàn)斗班,與解放軍配合作戰(zhàn);第三組是審訊班,負責審訊抓獲的嫌疑人。
1951年2月6日(春節(jié))凌晨5點,以解放軍四五四團、四五五團、四五六團第二營為主體,武鳴軍分區(qū)獨立團及武鳴、馬山、上林各縣大隊、區(qū)中隊、公安隊同時向大明山包抄過來。剿匪工作委員會決定在小陸設立指揮部。
剿匪部隊及民兵集中到達小陸時,解放軍向大明山發(fā)射了3發(fā)迫擊炮彈,作為大明山剿匪行動開始的統(tǒng)一信號。那一天,是1951年春節(jié),行動信號一響,部隊就向馬頭、白云挺進。
2月8日,對大明山實行全線封鎖,斷絕糧油進山。四五四團、四五五團及獨立團分路進剿,地方武裝、民兵除配合大軍進剿外,還在大明山山腳沿路20多公里的外圍村莊圍捕(駐剿)逃散的匪徒。
韋禮清還回憶說,那時,剿匪工作隊把各村屯的成年男子集中起來,逐一審問,讓他們互相揭發(fā)檢舉,目的是要問出土匪惡霸的名字和去向,窩匪濟匪的人家等等。大約過了五六天,第一批土匪、惡霸共31人被抓獲,拉到小陸那里公審槍決了,這樣一來,大大震懾了土匪。在審問時也有少數(shù)人被送到縣城關押,然后再由屯長出具證明沒有土匪之嫌后方可放人。
由于大明山實行全線封鎖,糧油難以運送進山,躲藏在深山里的土匪這下子可就難熬了。因為剿匪工作隊完成了對各村男人的審問后,混雜在村屯里的土匪被抓獲,使全體群眾懂得了剿匪的政策。當時也曾有因為濟匪而被處決的,這時的人們心里相當害怕,因此就沒有人膽敢送食品進山,土匪家屬也不例外。
一天深夜,餓壞了的土匪開始四處活動找吃的。小陸鄉(xiāng)馬迫屯的一個土匪(外號稱“特厚”)從大明山綠林深山下到培群村板趙屯找吃的,走了好幾家,人家都不理睬。來到我伯父趙仲斌家時,餓壞了的他爬到窗口,苦苦求饒地說:“我是鄰近馬迫屯的人,給點東西吃吧,我不會傷害你們的。”那土匪為了讓人認得他,還劃了幾根火柴亮相給老趙看。當時剿匪工作隊剛剛說過,“濟匪、窩匪與匪同罪”,老趙的鄰居聽到了“特厚”的哀求,用力地咳嗽了一聲,老趙也沒有答應那土匪的求饒。
偵察班的主要任務是按土匪的名字去調查他們的行蹤,然后為戰(zhàn)斗部隊提供情報。有一天,偵察員在白云鄉(xiāng)淥麻屯的一個磚窯里發(fā)現(xiàn)了一個土匪,將其包圍后,土匪已經無路可逃,只好乖乖舉手投降。抓獲后才發(fā)現(xiàn)那土匪的肩膀有受傷包扎的情況,判斷大明山腳下一定有醫(yī)療人員為土匪治傷。經打聽,在淥麻屯有個天主教堂,那里有個神父和一個修女,他們有醫(yī)療器械和藥品。審訊后才知道這個土匪是東區(qū)推薦的“國大”代表候選人韋顯祖,經審訊,他說出了受傷原因和醫(yī)療住所。于是,剿匪工作隊查封沒收了淥麻屯天主教堂的醫(yī)療器械和藥品,天主教堂的神父和修女也被捕入獄。
在剿匪工作當中,縣委在小陸、馬頭、雷江等地設立了土匪自新登記站,在剿匪政策的攻勢和大明山的全線封鎖下,大多數(shù)的土匪去到登記站自首。這樣,剿匪工作進展得相當順利。
據(jù)史料記載,從2月8日到25日,對大明山實行全線封鎖后,在解放軍和民兵的配合下,總計殲匪5225人,繳獲機槍7挺、長短槍2088枝。匪首韋國權等被擊斃,活捉韋顯宗、韋子登。至此,大明山大部分土匪被殲,殘匪三四百人逃進深山或往外逃散了。
大明山剿匪取得勝利,勝利后的解放軍部隊在小陸發(fā)射迫擊炮來慶祝勝利。
1951年2月底,大明山剿匪工作已經暫告一個段落,上級要求只留下四五四團兩個連、四五五團兩個連和軍分區(qū)獨立團警衛(wèi)連、炮二連、民兵等配合追擊殘匪。于是,在雷江,土改訓練班在韋周屯駐扎,區(qū)武裝中隊在雷江街上安營,韋禮清所在的偵察班則在上韋昌居住……
1951年3月的一天夜里,有一群隊伍從小明山(朝燕林場)向雷江梁桶屯方向行進。在梁桶屯附近有一條大河,河邊設有崗哨,每班有4位哨兵值守。那群隊伍一邊行進一邊唱著“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歌曲。
哨兵韋良士以為是自己人,便和兩位同志離開哨位走向河邊,去為他們指點過河的水道。當那伙人過來了五六個人后,突然制服韋良士和兩位同志,并扣押為人質,留守在崗哨的哨兵見情況不妙,忙一邊跑一邊向空中鳴槍發(fā)信號。在韋周屯附近放哨的梁濟群聽到槍聲后,沿著槍響的方向遠遠看去,有一支約兩三百人的隊伍正向他這邊走來。不等他們走近,梁濟群大聲喊話:“口令!”對方沒有回答。梁濟群知道來人情況不對頭,急忙向空中連開了3槍。
這時居住在雷圩的張子安聽到槍聲后,迅速召集偵察班的同志到村外觀察情況,發(fā)現(xiàn)那伙人已經來到了上電屯。張子安帶領偵察班的同志一邊追一邊向對方開槍掃射,對方沒有時間來抵抗,只是向著那渴屯、古立屯方向逃跑。
因為下著雨,偵察班的同志都穿著棉衣棉褲,雨水濕透了衣服,感覺身體行動越來越笨重,當追趕到那渴屯背后時,發(fā)現(xiàn)有一盞燈掛在山上一個巖洞里,這是敵人的金蟬脫殼之計,不過我方才不會上當。當追到古立屯時,張部長讓大伙停止了追擊,說敵人進到大明山,我們什么時候來收拾他們都行,何況敵人在山里沒有糧食,呆不上幾天就會露面的。因為事情發(fā)生太突然,當時我們還不知道土匪手中扣押著我們的民兵。
第二天,縣委工作隊隊長吳殿才指派韋禮清和楊雨從配合解放軍長江五支隊的官兵(一個營)繼續(xù)沿著敵人逃跑的路線搜查。當隊伍來到戶蘭屯前的牛坡時,發(fā)現(xiàn)敵人殺害了韋良士等3位武裝中隊戰(zhàn)士,并剝光了他們的衣服,那場面真是慘不忍睹。進入農戶,發(fā)現(xiàn)一個土匪因為吃多了發(fā)酵過的酒飯而醉得連部隊走了還不知道。在村子里還發(fā)現(xiàn)一面軍旗插在那里,軍旗上寫有“反共救國第一縱隊”的字樣。原來是土匪別動隊第四師殘部,是在那馬縣(馬山縣境)大彎弓與解放軍激戰(zhàn)了兩天兩夜才逃跑的殘兵。他們進到戶蘭屯,因為過于饑餓,把農家所有能吃的東西都吃了,就連豬菜都吃了,第二天天沒亮,土匪攜帶農家所有糧食向大明山深山逃跑。
為了全殲逃跑之敵,韋禮清和楊雨從同志由4個當?shù)剞r民帶路,帶領剛剛調過來的剿匪部隊一起向深山進剿。大家沿著土匪走過的痕跡,爬到山上一塊大石旁邊時,土匪的蹤跡沒有了,韋禮清順著山藤往山崖下探路,過了山崖,來到一片雜草叢生之地,這里發(fā)現(xiàn)有人走過的痕跡,這時大家心里樂了。當?shù)氐膸啡苏f,前面就是“內哄”(壯語,地名),那里有一間茅房,是我們山里人常在這里烘烤香菇之用。走了一段山路,果然發(fā)現(xiàn)那間草房里冒出好大的煙,于是大家斷定土匪一定在里面。
韋禮清、楊雨從和部隊帶兵的營長商量了作戰(zhàn)方案,先由韋禮清、楊雨從帶上12個解放軍戰(zhàn)士,攜帶沖鋒槍摸到敵人的中心,然后其他的部隊官兵則在外圍埋伏,半個小時后為行動的統(tǒng)一時間。
大約過了半小時,在高處占了地形優(yōu)勢的解放軍部隊先向敵人開火,引誘敵人往山上爬,等敵人出動了解放軍才四面攻擊,使敵人傷亡大半。在草房里的土匪想沖出來應戰(zhàn),可是沒有一個能活著沖過門檻,因為我們12枝沖鋒槍的火力堵住了敵人的出路。不想等死的敵人在草房墻壁上鑿通了一個小洞,然后通過墻洞向外開火抵抗,這時解放軍的一個指導員中彈犧牲了。
經過一個小時的戰(zhàn)斗,土匪投降了。當場俘虜土匪41人(其中受傷19人),繳獲機槍2挺、沖鋒槍3枝、步槍100多枝,子彈1700多發(fā),而我們解放軍也犧牲了5名官兵。
這就是史料上記載的“內哄”戰(zhàn)斗,因為戰(zhàn)斗任務完成得好,韋禮清榮立了三等戰(zhàn)功。
大明山的土匪有的下山自新,也有的向山外逃竄。1951年3月6日,匪司令韋增廣男扮女裝,晝伏夜行,在縣城城西五海橋被識破抓獲;3月10日,在大明山象頭山下的“溪蒙”(地名)發(fā)現(xiàn)小股土匪,在自新土匪的帶路下,解放軍和民兵圍剿了這幫殘匪,擊斃10人、俘虜2人。次日,有自新土匪報告,在望兵山下的“碰頭洞”有小股土匪,解放軍和民兵行軍一晝夜,圍剿了在那里的土匪,擊斃10人、俘虜5人。
大明山剿匪行動在1951年5月基本結束,各區(qū)公所將抓獲的匪徒清理審查,對罪大惡極的匪首、慣匪、地主惡霸等進行處決,有298人被判刑強制勞動改造。被俘虜?shù)耐练藙t經過集訓學習,愿意改惡從善的,全部釋放回鄉(xiāng)。但是仍有極少數(shù)的土匪躲藏在深山里,不愿意下山投降或者自新。
韋禮清說,全縣剿匪大部分結束,位于馬山周鹿與武鳴府城的交界有一座大山,也就是仙湖鄉(xiāng)這里仍有22個土匪不肯下山來自新,縣的武裝大隊也找不到解決的辦法。1951年5月,縣委找到我,問我該怎么解決。我想了想,通過分析那里的地形對我們作戰(zhàn)十分不利,我提出動員土匪回來自新的主張,一邊動員一邊偵察地形。這樣,我要求用一周的時間到土匪家屬家里,動員家屬積極配合政府工作。調查了解了土匪家屬的情況之后,我決定只身到土匪窩里冒險動員他們回來自新,同時也順便了解地形,為下一步做進一步打算。到了土匪藏匿的大山里,我見到土匪頭子潘順昌,對他講述了我這次進山來的目的。告訴他,如果主動回去自新,將得到寬大處理;還告訴他,他家里人也盼望他回去自新,同時還給他看了他父親的親筆信。這才終于說服了這些土匪,成功地勸降了22人。
這次成功地動員土匪下山自新,韋禮清再次榮立了三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