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有人站出來說話
當“華南虎”事件在全國鬧得沸沸揚揚的時候,郝勁松于2007年11月6日向山西省定襄縣人民法院遞交了對“虎照”拍攝者周正龍的起訴狀,他認為周正龍在“虎照”上造假,要求其道歉并賠償精神損失費1元。在這一事件中,植物學、動物學、攝影、計算機等方面都有專業(yè)人士具名質疑,但法學界還沒有聲音。郝勁松覺得,法學界一定要有人站出來說話,所以他第一個向法院遞交訴狀。
今年35歲的郝勁松大學畢業(yè)后當了8年的銀行職員,后在中國政法大學攻讀刑事訴訟碩士學位,現(xiàn)在是郝勁松法律公益研究中心研究員。他擁有眾多稱號:“訴訟狂人”、“告狀大王”、“怪人”、“刁民”……
郝勁松說,社會上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得有人去較真,這樣社會才能進步,他就是要揮舞一下法律這把斧頭。
2004年5月18日,郝勁松在北京地鐵復八線大望路站上地鐵投幣廁所,當他付款后索要發(fā)票時,工作人員卻告知沒有發(fā)票。事后,他到北京地鐵公司交涉,對方答復他,沒有發(fā)票,也不能補開。9月,郝勁松將地鐵公司告上法庭。10月21日,郝勁松收到西城區(qū)地稅局的回復函,告知處理結果:地鐵公司補繳2萬余元稅款,并被罰款1000元。12月11日,法院判決地鐵公司給郝勁松出具兩張5角共1元的發(fā)票。
2004年9月16日,郝勁松在北京開往上海的T109次列車上用餐,付款后索要發(fā)票時,被告知火車上沒有發(fā)票。郝勁松訴至北京鐵路運輸法院要求對方開具發(fā)票并賠禮道歉。11月7日,法院開庭審理此案,北鐵分局當庭出示正式發(fā)票,當次車的餐車長、廚師長和餐車服務員都作為證人出庭,均稱郝勁松沒有主動拿餐券換發(fā)票。法院以郝勁松不能證明自己曾向服務員索要過發(fā)票為由,駁回郝勁松的訴訟請求。郝勁松不服,上訴至鐵路運輸中院,2005年4月5日,該院維持原判、駁回其上訴。
在狀告北京鐵路分局列車餐車不開發(fā)票案一審被駁回后,郝勁松又以相同理由將北京鐵路局太原鐵路分局和石家莊鐵路分局告上法庭。訴稱,其于2002年12月8日和2004年5月22日分別乘坐太原開往北京的K702次列車和北京西開往保定的T519次列車,在兩列火車上分別購買了水果和飲料,當其付款后向工作人員索要發(fā)票時,被告知沒有。最后,列車員只是寫了一張蓋印章的“白條”給他。郝勁松此次將這兩張“白條”作為證據(jù)一并提交給了北京鐵路運輸法院,要求法院判兩被告開具正式發(fā)票并賠禮道歉。
郝勁松說:“每年全國鐵路運送旅客10億多人次,按平均每人消費2元錢計算,約20億元,按照營業(yè)稅率5%計算,每年應繳納的稅款就達1億元。1億元每年至少可以建500所希望小學,能給西部人民建10萬口井?!?/p>
敗訴與勝訴一樣有意義
2004年11月13日,郝勁松去北京火車站退票窗口辦理退票手續(xù),工作人員只交給他一張鐵路系統(tǒng)印制的“退票報銷憑證”,上面沒有套印稅務部門統(tǒng)一的發(fā)票監(jiān)制章。他向工作人員索要發(fā)票,對方稱沒有正規(guī)發(fā)票。于是,郝勁松將北京鐵路分局起訴到東城區(qū)法院,要求其開具正規(guī)發(fā)票,并向自己書面道歉。該案因管轄權問題移送至鐵路運輸法院。
2004年12月,郝勁松再次將北京地鐵公司告上法庭,理由是復八線建設花費納稅人的錢卻不設計公廁,屬于設計缺陷,他要求地鐵公司作出解釋并返還5角如廁費。
有人問他:“你為什么老是跟鐵路還有發(fā)票過不去?”郝勁松笑了笑:“我只是想通過實例來告訴廣大公眾怎么樣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從2002年開始,郝勁松就向鐵路部門索要發(fā)票,但多次索討都沒有結果??偣泊蛄?次官司,僅有2次勝訴,敗訴5起(還有1起沒有判決)。雖然5起官司敗訴,但它所帶來的影響,同樣深遠。
2006年4月17日,郝勁松以“春運擅自上浮票價,《通知》程序違法”為由,將鐵道部訴至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要求賠償經濟損失0.5元。2006年12月1日,北京一中院判決:駁回原告訴訟請求。他不接受這樣的結果,又一次向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2007年1月初,郝勁松給鐵道部部長劉志軍寫信,在信中他陳述道:在外辛苦了一年的人們,春節(jié)前不遠千里趕回家與親人團聚,而春運漲價加重了旅客經濟負擔,破壞了節(jié)日的祥和氣氛,缺乏人性關懷,不合情;每年春運,人頭攢動,列車超員非常嚴重,車廂內空氣污濁不堪,旅客走動、呼吸都很困難。旅客比平常多付了錢,卻只能得到更差的服務,這與《民法通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合同法》所規(guī)定的公平原則背道而馳,不合理;鐵道部一直聲稱自己有權漲價,也應該按照《價格法》、《政府價格決策聽證辦法》規(guī)定,履行法定的報批及申請聽證義務,否則程序不合法。
2007年1月18日,國家發(fā)改委、鐵道部宣布,2007年春運期間,鐵路旅客運輸票價不再上浮。
郝勁松因對“打破行業(yè)‘霸王條款’起到了一定作用”而入選“2004年構建經濟和諧十大受尊崇人物”,2005年獲“中國法制新聞人物”、“年度法治人物”提名獎。
我想要憲法賦予
我的那個世界
郝勁松很推崇羅莎·帕克斯——一個世界為之改變的女人。
帕克斯是美國蒙哥馬利市一個黑人女裁縫。1955年12月1日晚,帕克斯坐在一輛公共汽車上。當時,美國南方實行種族隔離,公共汽車的座位被分為前后兩部分,白人坐前面,黑人坐后面。
那天晚上車很擠,白人座位已滿,有白人男子要求黑人讓座,其他黑人站了起來,唯獨帕克斯倔強地不起來。她厭煩所受到的不公平對待,她說:“我討厭屈服?!?/p>
帕克斯成了上世紀50年代美國第一個拒絕給白人讓座的黑人,然后她因公然藐視白人而遭逮捕。她的被捕引發(fā)了蒙哥馬利市長達381天的黑人抵制公交車運動,這場運動的結果是1956年美國最高法院裁決禁止公車上的“黑白隔離”,帕克斯從此被尊為美國“民權運動之母”。
郝勁松說,常常聽到人們抱怨法律的軟弱,中看不中用,殊不知法律之所以軟弱是因為當法律被踐踏時,很多人或袖手旁觀,或沉默忍耐,很少有人挺身而出保護它,替它說話。他一直認為現(xiàn)代社會中主張自身權利的最終手段第一是訴訟,第二是訴訟,第三還是訴訟。
2005年4月9日,郝勁松法律公益網正式開通。郝勁松說:“我是一位公民,是國家的主人,我有權利和義務去喚醒百姓的法律意識?!彼诰S權時從不拉橫幅,不打標語,不上訪,不靜坐。他試圖摸索出一種讓公眾更容易操作的維權模式。他的維權理念是:“集中兵力,對同一個點發(fā)起持續(xù)不斷的法律沖擊,我們不怕敗訴,我們要有起訴20次的勇氣……”
同時郝勁松也承認:“中國很多不合理的東西根深蒂固,不可能很輕松地就被改變。我希望更多的人站出來,用訴訟的方式從不同的方向,對不合理的現(xiàn)象進行持續(xù)性地沖擊,以達到‘水滴石穿’的效果。每個公民都可以打電話,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對其進行抨擊和批評,行使憲法賦予公民的監(jiān)督權。一個電話微不足道,但是如果有1萬個、10萬個電話打過去,那種力量是巨大的。”
郝勁松用泰戈爾的一句詩來評價自己的行為:“天空沒有翅膀的痕跡,而我已飛過。”
(常曉琴薦自《今天人物》本刊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