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和軍到鄉里掛職鍛煉,都當上了鄉長。
陽到清水鄉。清水鄉的前任鄉長發動群眾種柑橘,漫山遍野都是柑橘樹。陽說,柑橘價錢太低,建議改種獼猴桃。不少村都砍了柑橘樹種獼猴桃樹。
軍到桐嶺鄉。桐嶺鄉的前任鄉長抓藥材種植,規模已經不小,但效益一般。軍經過調研,發現桐嶺鄉適宜種植藥材,只是群眾不懂技術。于是軍從外地高薪聘請能人,一心一意抓藥材種植。
兩年后,縣里考察組來考察。考察組先到清水鄉,陽指著成片的獼猴桃樹介紹說,這些都是我來以后發動群眾種的,再過幾年,老百姓就能奔小康。
考察組又來到桐嶺鄉。軍指著漫山遍野的藥材介紹說,今年,全鄉藥材收入3000多萬元,人均增收350元。不錯,不錯。考察組的人頻頻點頭,問,這些藥材都是你任鄉長以后種的嗎?軍老老實實答,大多是前任鄉長在位時發動群眾種的。
不久,陽政績突出被提拔當了副縣長,軍政績平平仍在原地當鄉長。
(龔寶良、謝春光薦自《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