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會計標準的制定和實施使得會計標準日趨簡約和國際化,會計職業判斷空間不斷增大,對會計人員職業判斷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挑戰,合理準確把握會計職業判斷,努力提升會計職業判斷能力,是做好會計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證。
關鍵詞:會計人員 職業判斷 提升
會計職業判斷是會計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產物,它是指會計從業人員在面臨不確定會計事項的情況下,在會計法規、會計準則和國家統一會計制度和相關法律法規約束的范圍內,依據企業的特點和目標,利用所掌握的信息資料,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邏輯分析能力和職業經驗,對會計事項處理和財務報表的編制應采取的原則、方法、程序進行判斷與選擇的過程。因此,會計職業判斷的主體是會計人員,客體是會計交易事項,基礎是會計人員的專業知識和積累的經驗。
一、我國會計職業判斷現狀
(一)會計人員經驗不足,職業意識較差
在我國,一直延用行業會計制度來規范會計行為,在會計制度中規定了明確的會計科目,并對各科目的內涵及其包括的內容作了具體而詳細的解釋,會計人員只需根據會計制度的規定作簡單的是非判斷。此外,財務制度中對會計政策、會計估計的選擇作了詳盡的限制性規定,也限制了會計人員作判斷的范圍。因此,會計人員長期以來養成了按固定方式處理的習慣,缺乏職業判斷經驗不善于用職業分析和職業判斷的方法去思考和處理復雜的會計業務,面對目前提出的職業判斷要求,一時難以理解和適應。
(二)會計人員的素質整體偏低,無法正確運用職業判斷能力
在長期的計劃經濟體制下,經濟活動較簡單,對會計的要求不高,會計理論發展緩慢,限制了會計人員專業素質的提高,成為會計人員提高職業判斷能力的障礙。雖然目前會計教育得到了重視和發展,會計人員的學歷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但一方面,會計人員面對新制度的要求需要有一個適應過程;另一方面,進行會計職業判斷需要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扎實的基本功,這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并非短期內可以改變的。
(三)會計職業判斷行為缺乏獨立性
會計職業判斷貫穿于會計行為的整個過程,只有保持會計職業判斷的獨立性,才能充分確保會計行為的獨立性。會計職業判斷缺乏獨立性主要表現在:會計人員不能獨立地判斷經濟業務的合法性和真實性。經濟業務的合法性和真實性決定了會計信息的合法性和真實性。會計人員應該遵循客觀、公正的原則,獨立自主地判斷各項經濟業務是否合法和真實,以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和可靠。但是,企業出于各種目的,可能會通過不合法的經濟業務或者虛構的經濟業務來提高企業的經營業績,在這種情況下,管理者就會指使甚至強迫會計人員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這些不合法的或虛構的經濟業務,而會計人員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或者迫于被解雇的威脅,會喪失其應有的獨立,積極配合企業管理者進行會計欺詐,提供失真的信息。會計人員不能獨立地選擇會計政策或方法。會計的靈活性決定了會計政策或方法選擇的多樣性。會計政策或方法的選擇直接影響到會計信息的可比性,是保證會計信息質量的重要前提,會計人員在運用職業判斷進行會計政策選擇時,應該以公允反映為原則,獨立地進行職業判斷,不應受到企業管理者直接或間接的指使。然而,就我國目前的情況來說,會計人員為了維護自身利益,會做出有利于企業管理者的政策選擇,從而使其提供的會計信息有失公允。
二、提升會計職業判斷能力的思路
(一)努力提高會計人員業務水平,增強職業判斷能力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完善,社會對會計信息和會計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會計工作日趨復雜,會計理論日益豐富,會計方法不斷更新,會計服務領域不斷拓寬,會計核算手段日益現代化,這一切都要求會計人員要不斷學習和更新知識,以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只有專業技術水平提高了,其職業判斷能力才能提高。所以,會計人員首先應努力學習,不斷鉆研專業技術,熟悉會計理論和相應的法規制度;其次會計人員還應自覺接受崗位培訓和后續教育,使自己的知識和技能適應會計工作對職業判斷的要求;再次會計人員還要善于總結職業經驗,從而不斷提高職業判斷能力。
(二)會計人員要樹立終生學習的理念并付諸行動
美國會計教育改革委員會在其第一號公報《會計教育的目標》中強調,學校會計教學的目的不在訓練學生畢業時即成為一個專業人員,而在培養他們未來成為一個專業人員應有的素質。會計教育最重要的目標是教導學生獨立學習的素質。大學教育應是提供學生終生學習的基礎,使他們在畢業后能夠以獨立自我的精神持續地學習新的知識。在知識經濟年代,由于企業的不斷創新,新的經濟業務的大量涌現,會計處理、會計規則也在不斷更新,一個會計人員如果不具備再學習的能力,不進行知識更新的話,不僅談不上一定的職業判斷能力,恐怕連基本的會計處理方法也掌握不了。
(三)會計人員要加強職業道德建設
真實、公允是會計職業判斷的基本準則。會計準則賦予會計人員的靈活性越大,就越需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所以,要加強職業道德建設,注重培養會計人員道德決策能力,會計教育要灌輸道德標準和敬業精神,培養具有較深的理論功底和較高的職業判斷能力以及良好的職業道德的創新人才。因為在很多情況下道德往往比技巧和知識更重要,特別是在遇到相關當事人之間的利益沖突時,惟有道德決策能力才能發揮作用。在市場經濟社會里,會計信息代表了一個企業的品質,而在會計信息生成過程中,會計職業判斷始終面臨著客觀性與相關性、利益驅動和公允揭示等觀念和立場的矛盾與斗爭,始終伴隨著道德因素。因此,會計職業判斷要求會計人員必須恪守職業道德。從長遠來看,應建立以社會輿論和誠信檔案制度為基本形式的社會評價機制。這種方式具有特殊的內在威懾性,并最終促成會計人員從他律走向自律,真實、公允地進行會計選擇。
(四)加強會計實踐訓練
職業判斷能力的形成,除了具備一定的專業和基礎知識及不斷地吸收新知識外,作為一個高水平的會計人員,還必須具備較高的理論素養。對于任何一個會計,要學會分析、判斷、綜合、總結,養成一種良好的思維習慣,通過不斷地積累,這種職業判斷能力才會形成并得以不斷提高。因此,職業判斷能力從根本上來說是一種職業培養、職業訓練的結果,只有通過持續、不間斷的培養、訓練,不斷積累才能養成。要重視對在職會計人員進行后續教育,從而全面提高會計人員素質,注重積極開展誠信教育,強化職業道德建設和專業技能培訓,加快會計界從微觀向宏觀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