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是網絡化的新型經濟活動,已經成為主要發達國家增強經濟競爭實力,贏得全球資源配置優勢的有效手段。近年來,全球石油化工電子商務發展迅猛,國外大型公司通過電子商務模式為上下游企業提供石化產品。我國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3大公司均不同程度地在采購和銷售領域引入了電子商務,雖成果顯著,但仍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和制約。“十一五”是我國發展電子商務的戰略機遇期,我們必須抓住機遇,結合中國的企業發展情形,推動電子商務快速、健康、有序地發展。
電子商務是20世紀信息化、網絡化的產物,它是以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進行商務活動的過程。與傳統商務相比,電子商務實現了網絡化交易、網絡化經營、自動化商務,具有高效率、低成本、實時化、網絡化、直接化等優勢,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發展。電子商務過程包含著4種基本的“流”,即信息流、商流、資金流和物流。電子商務交易過程的實現,自始至終都需要這“4流”的協調配合。按交易對象,電子商務可分為B2B(企業對企業)、B2C(企業對消費者)、C2C(消費者對消費者)、B2G(企業對政府)等幾種模式。
目前,我國個人電子商務已取得很快的發展,并逐漸走向規范,呈現“眼球效應”。隨著社會、行業信息化建設的推進,中國電子商務將呈現“井噴效應”,表現為由個別企業的“超前性”服務向行業規模式應用發展,由信息行業領域向傳統行業領域輻射。越來越多的行業和企業意識到,只有加快電子商務的發展才能跟上行業發展的步伐,電子商務已成為現代企業必不可少的經營渠道,甚至是企業競爭的制高點。從2002到2006短短5年間,電子商務交易規模增長了2.78倍,年均同比增長率達到30%以上。2007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總體規模將達到1.7萬億元,其中B2B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1.69萬億元人民幣。而隨著旅游、銷售、制造等更多行業的加入,電子商務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并呈現規模效應,從而推動社會信息化的發展。
在眾多行業中,石油和化學工業具有行業多、門類廣、產品多等特點,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約占20%,是我國的支柱產業之一。其產業鏈幾乎滲透到所有行業領域,包括輕工、紡織、冶金、機械等行業中的化纖、洗滌劑、化妝品、電池、橡塑、醫藥化工、國防化工、化工新材料等。石油化工行業規模大、品種多、產業成熟度高、國際化標準化程度高、交易活躍、企業資信容易查驗,而且企業、市場高度分散,現實交易成本高,現實市場價格地區差異較大,這使得石油化工行業開展電子商務相比其他行業,具備降低采購成本、降低營銷成本、增加商業機會、提高企業整體效率等之外的更多好處。
石油化學工業是一個傳統的垂向行業,90%以上的商務活動是在企業與企業之間完成的,幾乎完全是一個B2B的行業。近年來,全球石油電子商務發展迅猛。據國外有關研究部門統計,1997年全球石油電子商務額為20.87億美元,1999年增長為103.7億美元,2001年進一步增長至480億美元,2003年這個數字高達1783億美元。
國內外大型石油石化公司通過B2B電子商務模式為上下游企業提供石化產品,以德國BASF公司為例,該公司在2000—2002年花費7500萬歐元發展電子商務,2002年至少40%的業務移到網上在線進行,到2005年為50%。這個公司在原料采購方面每年花銷達50億歐元,到2002年20%的采購在網上進行。BASF公司手動訂貨的花費大概是100美元,而采用電子商務后,通過網絡的定貨成本只有10美元,差錯率也大幅度下降,還可以節約因錯誤而產生的巨大費用。BASF發現85%的客戶行為方法一致,因此該公司提供全球性的標準平臺,而其余的15%由地區性公司提供服務;BASF對客戶進行分類管理,因為大約200個客戶貢獻了90%的利潤。該公司除了向他們提供e-commerce方式外,還提供ERP-ERP的直接連接。
對于中國石油化工企業而言,國外大型公司的電子商務戰略不僅值得我們借鑒,其戰略的具體實施經驗也同樣對我們深有啟發。削減成本是我國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3大石油公司提高競爭實力和贏利能力需要最先考慮的因素,而電子商務因擁有有助于削減成本以及聯系國內公司和海外進口商的特點而成為最可行的渠道之一。
目前,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3大公司均不同程度地在采購和銷售領域引入了電子商務。中石化石油產品采購和銷售網站自2000年8月開通以來運作正常,石化產品銷售網上成交合同累計9010億元,成交金額達772.2億元,物資采購電子商務累計成交金額1716.51億元,累計節約采購金額60.03億元。中海油在初步建成的采購網站上也開始了鋼材采購試點,實現了管材網上庫存管理和總公司辦公用品的網上采購管理。中石油石油石化產品采購和銷售網站——“能源一號”,于2001年7月建成開通,開通第一天成交額達1.3億元。“能源一號”網具有電子采購、電子銷售和電子市場3大交易系統,網上集中采購,是其最大特色。截至2004年底,中國石油已經完成了多次大規模的網上集中采購項目,2005年,中國石油電子商務在集中統一采購上打了幾場“漂亮仗”,電子商務的主導業務——電子采購突破180億元,超出計劃考核指標20%,同2002年相比,整整翻了一番。在國內外大型石油石化企業中,這樣引人注目的業績和發展速度都是屈指可數的。目前,中國石油擁有各類網上供應商近3000家,覆蓋石油石化供應鏈中的幾乎所有產業,涉及60個大類的物資品種、16萬多個產品。其中,電子采購系統大宗類物資供應商476家,涉及到12個大類、69個中類、275個小類的13.5萬種產品。電子市場系統普通類物資供應商2441家,涉及47個大類、336個中類、1536個小類的近3萬種產品,可謂一應俱全。據中國石油電子商務部統計,2006年前4個月,中國石油能源一號網站電子商務交易量累計達90億元,占全年考核指標的50%,創中國石油開展電子商務以來同期網上交易新紀錄。中國石油通過實施電子商務,實現了從傳統采購到電子采購方式的轉變,采購行為從分散管理到集中管理的轉變。先進的電子商務采購模式縮短了采購流程,符合國際上扁平化管理模式的要求,直接溝通了供應、生產商和客戶,實現了對供應鏈管理系統的業務優化與整合,使中國石油更加符合上市后新體制的要求,不僅提升了中國石油的整體價值,而且為企業的整體協調發展奠定了基礎。
雖然我國石油石化行業電子商務正在飛躍式的發展,但是不可否認,我們與國外同類行業相比,仍然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目前電子商務的發展主要受到內外兩方面的制約。從企業外部來說,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還存在基礎設施和管理機制兩大障礙和安全、信用與投資3大風險。從企業內部來說,典型的企業電子商務發展模式對信息化建設和技術改造的要求與我國石化行業的現實距離還相距甚遠。
世界石油市場競爭已經越來越多地借助電子商務平臺等新技術以降低交易成本、改善客戶服務。國外主要競爭對手將積極滲透國內市場,直接參與國內競爭,這給中國石油天然氣行業的企業造成一定的壓力,中國石油企業如不及時采用先進的管理模式,如電子商務,將難以參與世界競爭。而電子商務的實施需要一系列配套技術,需要配套專門的高級經營管理人才,更新經營管理模式和理念。要跟上市場步伐,中國石油化工企業急需進行信息技術改造,加快企業內部的信息化建設,實現系統集成和信息共享,促進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加快經營管理模式與理念的更新和高級經營管理人才的培養和引進,鼓勵企業管理創新,完善企業資信體系;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打破3大公司之間的體制壁壘,加強戰略聯盟協作,與政府有關部門共同編制行業電子商務交易標準,以現有的獨立電子交易平臺為基礎,建立協同開放的電子交易平臺。
根據石油和化學工業信息化“十一五”發展目標和2010年遠景目標總體目標,按照電子商務發展“十一五”規劃的要求,中國石油化51232業正在構建起數字石油和化學工業的基本框架。信息化總體水平繼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與國際同行業信息化接軌。到2010年,石油和化工行業將繼續保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現代化,以工業現代化促進信息化發展的方向,充分發揮行業規模效益和自動化程度高的特點,加強與國際接軌,降低產業能耗,將石油和化工行業中產業鏈長、產品標準化程度高、企業互為原料與產品的特點,通過建立產品信息化標準,實現產品信息交換電子商務平臺,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石油和化工電子商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