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惟一一家政策性信用保險公司——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在實現出口信用保險業務跨躍式發展基礎上,全面推進國內貿易信用保險業務,取得了重要進展。記者就此采訪了中國信保唐若昕總經理。
記者:請問唐總,作為一家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是什么原因促使你們決定開辦國內貿易信用保險業務的?
唐總:國內貿易信用保險的推出,是為了順應新的形勢和變化。
首先是滿足市場的需求。對出口企業而言,其出口貿易可以得到出口信用保險的保障,但其國內采購和國內銷售同樣需要配套的保障。
第二是遵從國家的政策導向。在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的第七天,中國政府成立了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公司成立伊始,中國信保的定位就是一家政策性信用保險公司,配合國家外交、外貿、產業、財政、金融等政策是中國信保的重要任務。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這對國內貿易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出國內貿易信用保險,使中國信保能夠通過承保政策和費率機制體現國家政策導向,配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實施,能夠有力保障國內貿易的整體發展。
第三是為了促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來看,國內貿易規模不斷擴大,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一些不利因素阻礙著國內貿易的順利發展,尤其是信用風險制約著國內貿易發展,如企業間的信用信息還不夠暢通,企業間的惡意拖欠、商業欺詐和三角債等仍屢見不鮮,企業的債務追償和損失補償手段還比較單一。我國正在努力建設一個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而國內貿易信用保險可以為促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發揮有效作用。
針對以上情況,為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變化和新要求,經批準,中國信保推出了國內貿易信用保險業務。在原有出口信用保險業務基礎上開辦國內貿易信用保險業務,標志著中國信保開始為企業提供包括出口環節和國內貿易環節在內的全方位信用管理服務。
記者:內貿險具有保障國內貿易安全的作用,要使內貿險發揮應有的作用,首先要正確認識當前我國國內貿易發形勢,我想這也是您所關注的。
唐總:是的。伴隨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內貿易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其中與國內貿易信用保險密切相關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貿易規模呈現不斷擴大的趨勢。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2000年的約3.4萬億元增加到2007年的約8.9萬億元。社會消費需求持續增長,國內貿易規模的迅速擴大,對貿易規則的規范化和信用保障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買方市場對國內貿易的影響逐步深入。我國經濟的總體格局已轉入買方市場,企業的外部環境正在發生急劇變化。為在買方市場條件下取得競爭優勢,企業對信用支付方式和融資的需求變得更加強烈,對信用管理服務的需求更加迫切。
第三,國內貿易發展存在區域差異。一是城鄉之間的結構性差異,二是區域性結構差異。國內貿易發展這些區域差異情況,為國內貿易的支持體系提出了更高要求,為信用保險機構推進內貿險業務提供了重要依據。

第四,現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業態快速發展。2005年我國限額以上連鎖零售企業集團(企業)數達到1 416家,國美、百聯、蘇寧、華潤、大商、家樂福、物美、華聯、沃爾瑪、易初蓮花、麥德龍、大中等一批知名連鎖零售企業發展十分迅猛。現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業態對資金周轉、資金安全,以及交易效率、交易規模都有很高要求,零售企業以及其上游供應商對信用風險的保障需求越來越迫切。
第五,國內貿易信用風險凸顯。我國國內貿易規模不斷擴大,同時信用風險也凸顯出來。據測算,我國每年因企業逃廢債務、合同欺詐等信用問題造成的貿易損失數額很大。截至2007年8月底,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凈額36 726億元,同比增長19.5%。國內貿易快速發展在為我國經濟增添新活力的同時,也帶來一些新問題。如應收賬款不斷擴大,占用大量流動資金,企業缺乏抗風險能力。
記者:那么,國內貿易信用風險產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唐總:這既有微觀的原因也有宏觀的原因。市場以信用為連接紐帶,但我國的信用狀況還不容樂觀。從微觀方面,國內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很多企業面臨“銷售難、收款更難”的雙重困境。一方面,為爭取客戶訂單,企業需要越來越多地賒銷;另一方面,客戶拖欠賬款,占壓企業大量流動資金,使企業面臨巨大的商業風險。信用問題困擾著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從宏觀方面,我國市場經濟和社會信用體系還處于不斷完善的過程中。
記者:請您談談國內貿易信用保險承保哪些風險?對企業具有哪些方面的功能?
唐總:國內貿易信用保險保障的是企業的應收賬款安全,承保的風險主要是買家信用風險,包括因買方破產、無力償付債務以及買方拖欠貨款而產生的商業風險。國內貿易信用保險的基本功能就是當上述風險發生時,在企業難以收回貨款,造成應收賬款損失時,提供損失補償。具體說國內貿易信用保險主要包括4方面的功能:
一是市場拓展功能。通過中國信保龐大的信息網絡,企業可以方便地得到買家的資信情況,對買家持續跟蹤,從資金實力、信用程度、道德風險等多方面對買家做出全面評估,選擇更多優質的新買家,達到拓展市場的目的。
二是融資便利功能。國際上通行的做法是采用“應收賬款+信用保險”的融資模式,這種模式可以幫助企業擴大融資渠道。由于信用保險作后盾,眾多銀行已紛紛開展“信用保險項下的貿易融資”,企業可以借助內貿險,更容易取得銀行融資的認可,獲得貿易融資。同時,企業也可以借助中國信保的信用審核,提升供應商對其資信評價,接受其信用采購方式,從而也間接滿足了其融資需要。
三是風險管理功能。通過投保信用保險,一方面可以提高企業的財務規劃能力,將應收賬款轉化為經營性現金流。通過“信用保險+貿易融資”模式,幫助企業提前確認收入、改善財務報表結構,提高其投資價值。這樣的財務安排,已為很多上市企業所應用。另一方面,中國信保還可以幫助企業建立風險防范機制和措施,并承擔相應的風險,企業可以得到許多增值服務,如買方資信調查、風險管理建議、重大項目風險跟蹤、貿易信用風險解決方案等多項扶持和服務。
四是風險保障功能。保障企業應收賬款回收安全是國內貿易信用保險的基本功能。它可以彌補企業遭遇買家破產或拖欠的信用風險造成的損失,維持企業現金流的連續性。
國內貿易信用保險不僅可以為企業提供國內銷售風險管理服務,幫助企業提高國內交易效率,降低國內交易成本,增加貿易機會,建立更加完善的信用風險管理機制,還可以通過幫助出口企業規避內銷以及原材料采購銷售鏈上的風險,與出口信用保險形成互補,從而提升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和總體實力,促進我國內外貿一體化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