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壁市浚縣鋸橋鎮(zhèn)崗坡村位于浚大公路以南火龍崗地帶,該村自2005年被確定為鶴壁市新農村建設試點村后,緊緊圍繞新農村建設標準,科學規(guī)劃,扎實推進,實現了全村經濟的快速發(fā)展;2006年被省建設廳評為“中州新村”;2007年被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評為全省精神文明先進村;2008年被河南省委#65380;省政府授予“河南省文明村鎮(zhèn)”稱號#65377;
力促村容整潔
在促進生產發(fā)展方面,崗坡村領導班子通過走訪座談,召開村情民意懇談會,廣泛征求村民意見,確定了“依托飲馬泉生態(tài)園發(fā)展現代農業(yè),依托火龍崗發(fā)展萬畝雜果基地,依托富貴養(yǎng)雞合作社發(fā)展養(yǎng)殖業(yè)”的發(fā)展規(guī)劃,然后又積極引進優(yōu)良品種和先進技術,實施土地集中連片開發(fā),提高土地產出率#65377;目前,已種植無核棗#65380;柿樹等雜果1000畝,發(fā)展種植蘆筍#65380;“克倫生”葡萄500畝#65377;并且與安徽亳州金土地藥業(yè)有限公司達成長期合作協議,成立金土地中藥材產銷協會,發(fā)展種植板藍根#65380;夏枯球等中藥材200畝#65377;還鼓勵村民發(fā)展養(yǎng)殖業(yè),建成年出欄60萬只種雞場#65380;年出欄30萬只肉雞場各1個#65377;
在抓基礎建機制方面,村委會籌資165萬元,硬化村內主街道5公里,鋪設彩磚5000平方米,修下水道5.6公里,安裝路燈87盞,栽種國槐#65380;黃楊等綠化樹木3000棵#65380;柿樹3500棵,實現了道路暢通靚麗;籌資23萬元,實施人畜無塔集中供水工程,自來水入戶率達100%;籌資74萬元,對246戶農民進行了“一池三改”(建沼氣池,改廚,改廁,改圈),沼氣池入戶率達85%#65377;另外,還投資3萬元,建成了村便民超市,方便了群眾購物;籌資10萬元,對村小學進行全面整修,購置了微機#65380;電視等多媒體教具,改善學生的學習條件#65377;村里還成立了村環(huán)衛(wèi)隊,落實待遇,建立環(huán)境衛(wèi)生管理長效機制,確保村容整潔#65377;
崗坡村民吳愛利說:“以前干活回到家,還要點柴火做飯,煙熏火燎做飯比較慢,遇到陰雨天,柴草潮濕,更是困難#65377;現在好了,有了沼氣,廚房里也變得寬敞#65380;干凈多了#65377;”
強化群眾文明素質
崗坡村在新農村建設中,加大信息文化中心資金投入力度#65377;村里投資60萬元,建成了集教育培訓#65380;文化娛樂#65380;休閑健身#65380;醫(yī)療服務于一體的村信息服務中心,配備電腦10臺,購買圖書3000余冊#65380;健身器材10余種;修建了崗坡村大戲臺,成立了崗坡村“大平調業(yè)余劇團”,年演出30多場,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65377;村委積極倡導文明新風,組織開展“講文明#65380;樹新風”#65380;“婚育新風進萬家#65380;美德教育在農家”等活動,成立村“紅#65380;白事”理事會,消除迷信和鋪張浪費現象#65377;另外,邀請公安#65380;司法等部門人員進村入戶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活動,依法化解矛盾糾紛,教育引導群眾學法#65380;守法和用法#65377;同時,加大社會保障救助力度,每月為村內60歲以上老人和五保戶#65380;殘疾人發(fā)放生活補助金,定期組織健康檢查,形成尊老敬老#65380;扶貧濟困的良好風尚#65377;
村信息文化中心建成后,根據群眾需要播放科技知識和群眾喜歡看的文化娛樂節(jié)目#65377;青少年可以點播歌曲#65380;兒童可以看動畫片,每月在室外播放6次以上#65377;在規(guī)劃培訓內容方面,針對村民的從業(yè)性質#65380;年齡特點#65380;文化水平等情況,分別制訂學習計劃,對打工青壯年#65380;建筑工人,利用他們回家時間選擇安全方面的課件組織集中培訓;對從事種植業(yè)的,主要探索出一條“遠程教育+專家輔導+種植基地”的培訓模式;對入黨積極分子,通過選擇典型實例來教育他們,培養(yǎng)優(yōu)秀分子加入黨組織#65377;購置了10臺微型#65380;室外投影儀#65380;音響等電教設備,由電教員負責管理,堅持每周至少3次以上向黨員群眾播放電影#65380;科教片等#65377;對于老年人,主要開展保健知識講座#65377;另外,更注重精神文明建設方面的學習培訓,以此提高農民的道德文化素質#65377;
村民張珍驕傲地說:“空閑的時候可以看電影#65380;電視,或者看書#65380;下棋#65380;上網查信息,累了還可以鍛煉身體,信息文化中心還真不賴!”
凝聚民心抓管理
村黨支部書記郭天喜通過學習,不僅大大提高了理論素質水平,還提高了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成功操作了飲馬泉生態(tài)園等項目,組建了三星農產品合作社,使該村經濟大幅提高#65377;崗坡村引進的總投資1000萬元的飲馬泉生態(tài)園項目,已初步形成了集生態(tài)種植#65380;觀光旅游#65380;紅薯加工#65380;蘆筍種植為一體的立體種植示范園;以大棗#65380;柿子#65380;核桃為主的優(yōu)質雜果基地已經初具規(guī)模#65377;而且,崗坡村部分村民已經品嘗到了遠程教育的甜果,他們已經開始利用遠程教育掌握相關技術#65380;政策法規(guī)#65380;市場信息等#65377;
為了緊跟村子的發(fā)展步伐,村委會采取公開透明的政策來加大村委管理#65377;首先,抓住村兩委換屆時機,經過黨員推薦#65380;群眾推薦#65380;民主選舉,吸收4名優(yōu)秀青年進入村兩委班子#65377;其次,組織全體黨員和10名入黨積極分子到新鄉(xiāng)市劉莊#65380;濮陽縣西辛莊參觀學習,開展“紅旗爭創(chuàng)”活動,發(fā)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推動村內各項工作開展#65377;再次,定期召開村情民意懇談會,對村內重大事務決策#65380;村集體收入支出等事項公開征求意見#65380;建議,密切干群關系#65377;最后建立村兩委聯席會議#65380;重大事項報告#65380;一事一議#65380;民主決策等9項制度,實行村務“八公開#65380;一監(jiān)督”,保證了群眾的知情權#65380;決策權#65380;參與權和監(jiān)督權#65377;
2007年,該村實現集體收入9.6萬元,較2004年增加了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560元,較2004年增長了53%#65377;2007年9月8日,中組部部委委員#65380;組織局局長傅思和,河南省委常委#65380;組織部長葉冬松等領導到該村調研,對該村的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65380;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65380;留守兒童幫扶等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65377;
談到未來的發(fā)展目標,郭天喜驕傲地說,到2010年,將實施建設“三大工程”,即建成占地3.5畝的垂釣中心,建成占地20畝的龍泉山莊,在山頂建成農民公園,真正把崗坡村變成集生態(tài)種植#65380;觀光旅游#65380;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生態(tài)旅游村#65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