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文化源遠流長#65380;博大精深,有其獨特的優越性和治療的獨到性#65377;2007年,國內一些專家和學者用一種否定觀點和態度談論中醫的不科學,并掀起一股是否徹底廢除中醫的討論熱潮,把5000年中國中醫藥文化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這種討論對中醫來說無疑是一次“地震”#65377;
在華夏遼闊版圖上有一個很不起眼的偏僻的自然村——河南省夏邑縣業廟鄉李河村,這個2000年前中國文化大師孔子祖輩生活過的地方,沉淀著深厚的文化底蘊#65380;純樸的鄉風民俗#65377;就在這個與華佗故里相毗鄰的村莊,因為一個家族七代人對治療骨病的執著和高超的中醫正骨技術,而聲名于河南#65380;山東#65380;江蘇#65380;安徽及周邊地區#65377;
李氏家族正骨技術,數代相傳,距今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起源來自一個神秘而美麗的古老傳說#65377;據傳李氏先人在洛陽做提牌官時,施恩于一個臨死的囚犯,那個囚犯把自己家傳正骨手法和藥方傳給了他#65377;李氏先人就在這個與華佗故里相毗鄰的地方開始了李河正骨的歷史#65377;
李河正骨七世傳人李文久對待世傳的正骨技術,像對待祖輩留給他的那片土地一樣,一絲不茍地日夜耕耘#65377;生活在這兒的農民,繁重的體力勞動和無法抗拒的自然災害,傷筋斷骨是很多人常有的病痛#65377;現在李文久一天平均門診量在50人左右,那么一年就是1.8萬人,如按李家一代正骨20年的話,一代人的門診量就是36萬人,那么七代人就是200多萬人#65377;
與河南省夏邑縣業廟鄉李河村毗鄰的安徽省亳州市大楊鎮關路沿村的村民王光遠,提起李河骨科,感激之情,溢于言表#65377;30年前的王光遠還是一個20出頭的小伙子,在田間勞動時不幸被一棵大樹擊倒,造成右小腿脛骨開放性骨折#65377;在那個缺醫少藥的年代,王光遠在當地的醫院住院醫治數天,療效并不明顯,反而腿越來越腫,后來只好轉到亳州市某醫院,專家診斷為骨折引發骨髓炎#65377;當時,醫院作出的治療方案是切斷受傷的小腿,醫生建議王光遠立刻轉到李河骨科,這樣或許會對他有所幫助#65377;王光遠趕到李河村時已經是凌晨一點多,當時還是李文久的父親李守山坐診,李守山披起衣服,一陣推拿捏按,接著又讓人熬湯藥#65377;在拖欠醫療費的狀況下經過兩個月的治療,王光遠奇跡般恢復了生活自理的能力#65377;
李文久的助理說:“李院長對待窮人富人一視同仁,在我們李河骨科沒有發生過#65380;將來也不會發生病人因為錢的問題而耽誤治病的狀況#65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