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手里拿著一個大木錘,他先在糯米粉上倒了少許水,然后掄起大木錘使勁地敲打起來,并不時地用手去把石臼中的年糕揉幾下,就像在給年糕做桑拿。一會兒,外公叫他的助手給石臼中的年糕翻身,他們邊翻邊均勻地捶打,因為這樣,年糕才會被敲打得糯性十足。漸漸地,年糕的雛形初步完工了。“好嘍!”助手抱起打好的年糕團,扔在早已準備好的門板上。這時,一群婦女、孩子七手八腳地拉動著年糕團,把它拉得長長的。值得一提的是,把長長的年糕切成小塊的不是刀,而是一根細線,這樣才不會粘黏。你看樸實的農民多聰明。有幾個手巧的奶奶,把年糕做成魚形、花生形、元寶形,還在年糕上點上紅色的小圓點,預示著“年年有余”“年年高”。至此,打年糕工程就算全面竣工了。
(指導教師彭海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