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市三農種養科普示范基地(又叫登封市三農種養有限公司)現有職工60人,具有大中專以上學歷者23人#65377;基地占地1000畝,種植歐洲大櫻桃200畝,基地由種植區和養殖區兩部分組成#65377;種植區以栽培良種大櫻桃為主,兼種其它果樹;目前,基地擁有進入盛產期的櫻桃樹10000余株,品種有紅燈#65380;龍冠#65380;先鋒等;養殖區以生豬為主,今年生豬存欄1000頭,品種有比利時長白#65380;臺系杜洛克等;基地建有200立方沼氣池一座#65377;目前基地已發展成豬#65380;沼#65380;果三位一體的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園,實現了糞便處理清潔化,能源利用無害化,果樹施肥有機化#65377;基地在產生經濟效益的同時還輻射帶動群眾紛紛學習#65380;仿效,有力地促進了當地農村經濟的發展#65377;登封市三農種養科普示范基地2007年4月順利通過了ISO9001:2000標準認證;2007年9月被國家科協授予“三農種養科普示范基地”;同年分別被河南省農業廳授予“農業無公害基地”;被河南省畜牧廳授予“畜牧無公害基地”#65377;這一連串的榮譽盡管是喜人的,振奮人心的,然而,卻沒有在基地引起多少轟動,就象在平靜的湖面泛起些許漣漪后又迅速恢復了平靜,因為這些榮譽太平凡了#65377;太司空見慣了#65377;登封市三農種養科普示范基地志在必得!
生態農業:賈建福的夢
登封市三農種養科普示范基地在巍巍嵩山角下邁出了堅實的一步#65377;她一路走來,灑下多少汗水,有過多少艱辛只有她的掌舵人賈建福心知肚明#65377;
今年53歲的賈建福原本是國家干部,他完全可以靠不菲的俸祿享受美好的人生#65377;然而,賈建福是不甘寂寞的人#65377;1993年他在君召#65380;穎陽任礦管站站長時發現當地群眾窮得叮當響#65377;那里遠離城鎮,信息閉塞,工業經濟幾乎為零,農民守著一畝三分薄地,保留著原始#65380;傳統的耕作模式不知熬過多少個春夏秋冬,辛苦一年又一年#65377;到頭來年輕人娶不起媳婦,不得不做上門女婿,為了討個媳婦續上煙火,多數人不知道啥叫情與愛,純屬組合家庭;年老人因沒錢治病,只好在家等死,到死連家人也不知老人得的什么病#65377;多數人數九寒天連一雙襪子都舍不得買,70%以上的農民不知道酒是啥滋味#65377;稍有點經濟意識的人憑力氣下井挖煤,想掙點血汗錢貼補家用,無奈因煤炭市場疲軟常常以煤抵資,不得不到三里五村去底價叫賣#65377;因此那里的人們祖組輩輩離不開生他養他的黃土地#65377;播種#65380;收割,收割#65380;播種一季也不敢拉下,否則他們就失去了生活保障#65377;這就是農民“家中有糧,心里不慌”的道理#65377;這一切老賈看在眼里,印在心上#65377;在西鄉工作兩年他領略到當地農民的樸實和勤勞,于是他產生了發展生態農業#65380;高效農業,實行龍頭帶動的欲望,想傾其所有賭上一把#65377;從此老賈在工作之余千方百計地了解摘錄方方面面的信息,短短幾年間賈建福收集#65380;整理農業信息數萬條,讀書筆記就寫了厚厚4本#65377;1997年賈建福被調回局里,任登封市國土資源局安全科科長#65377;正當賈建福的事業如日中天之時,他謝絕領導和同志們的挽留,義無返顧地辭去工作做起他的生態農業夢#65377;
賈建福本來可以衣食無憂,他親手締造的磨料磨具廠給他創造的價值足夠幾代人享用#65377;兒子在比利時留學已功成名就,不需要家庭再投資;姑娘在武漢警官大學讀書還計劃去法國深造;身為老大的賈建福在兄弟七人中無須發號施令,兄弟們向來言聽計從;父母雖然年邁,但身體還算硬朗,家里沒有讓他過分操心的事兒#65377;倒是全家人為他的生態農業沒少擔心#65377;知道他缺錢,前年父親沒吱聲把退耕還林補償的1500元現金送到基地,賈建福感動得不知哭了多少場#65377;從此,他再次堅定了一定要讓父母過上好日子的決心#65377;2003年5月賈建福創建登封市三農種養科普示范基地以來,先后投資1000多萬元,幾乎花干了家里的所有積蓄#65377;針對這一切,連親朋好友都說:“建福,別再投資了,生態農業是個無底洞,那是國家投資的項目,小戶人家不敢涉足#65377;”可是掌握一整套經驗和技術的賈建福就不信這個邪,他不但不氣餒,2006年投資50萬元完成了公司辦公樓的設計和施工,又跨出了他人生的一大步#65377;人們都說“櫻桃好吃樹難栽”,賈建福看著枝繁葉茂的櫻桃樹總是不掛果難免有點心焦,多次與專家和同行們探討,與員工們一起深入田間,連老娘和弟妹也舍家離口到基地加入到修枝打叉的行列,那時節關心櫻桃樹比關心孩子還多#65377;用老賈的話說:“在基地是三塊石頭架口鍋,帳篷打在山窩窩,喝的是泥漿水,啃的是干饃饃#65377;2006年整整瘦了30斤#65377;”這便是老賈艱苦創業的真實寫照#65377;
為了實現自己心心念念的夢,賈建福承受了別人從未承受過的艱難#65377;父母#65380;兄弟#65380;愛人都為他捏了一把汗#65377;因為老賈付出的是他畢生的心血呀!直到2007年櫻桃上市季節,看著單果13-14克的大櫻桃每公斤售價40多元,仍被搶購一空,還吸引幾千公里以外的客戶前來訂貨,全家人終于露出了笑臉#65377;恰在此時登封市委市政府和登封市農業局出臺了《關于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現農業經濟跨越式發展的獎補意見》,登封市三農種養科普示范基地一次性獲獎50000元,從此基地煥發了生機,前來參觀學習的人絡繹不絕#65377;
龍頭帶動:賈建福的情
登封市三農種養科普示范基地充分依靠科技#65380;尊重人才,實現了跨越式發展#65377;2007年櫻桃上市季節也是基地揚眉吐氣的季節#65377;熟透了的紅櫻桃終于迎來了第一批客商#65377;盡管上海和黑龍疆的部分客戶空手而歸,但登封市三農種養科普示范基地的紅櫻桃給他們留下了揮之不去的印象,因為他們已經拿到2008年的櫻桃訂單,櫻桃園首季掛果實現利潤50萬元#65377;嘗到甜頭的農戶信心更足,干勁更大#65377;截至發稿前記者到基地采訪時,管理人員正在給櫻桃樹攀枝打叉,讓它們充分享受陽光#65377;
在基地最忙的當屬掌門人賈建福了#65377;老賈前幾天同登封市水利局的領導剛剛從陜西西安考察回來,此行是專門去學習外地微噴技術的#65377;目前,老賈已備足100多萬元資金,近日微噴技術將在登封市三農種養科普示范基地安家落戶,全面實施#65377;同時,老賈還打算投資30萬元從山東壽光聘請專業技術人員在基地建兩座高標準溫室大棚,使基地一年四季櫻桃不斷,讓人們隨時都能品嘗美味可口的大櫻桃,同時又提高櫻桃的科技和經濟含量#65377;
談及今后的發展前景時賈經理說:明年櫻桃將進入盛產期,因為櫻桃不耐儲運,計劃在基地建多功能冷庫,該冷庫將成為登封第一#65377;從設計到施工都要高標準#65380;嚴要求,建成后的冷庫不僅儲存水果,而且儲存蔬菜#65377;在櫻桃的生產和深加工方面老賈已和酒的生產廠家達成共識,計劃加工櫻桃酒,該項目正在通過有關部門認證#65377;同時帶動更多的農戶毫無后顧之憂地投身到“基地+農戶”的行列中來,隨著基地經濟效益的不斷提高,農戶將享受更優惠的政策#65380;更貼心的服務#65377;
登封市三農種養科普示范基地不愧是高科技農業的一面旗幟,是廣大農民朋友的榜樣和楷模#65377;無論她遇到多少艱難險阻,無論她面臨多少大風大浪,老賈總是充滿信心,樂觀向上#65377;用他自己的話說:“咱花錢買點經驗,給群眾指條出路心里踏實,看著群眾坐在家里數錢心里高興,讓農戶的孩子也能出國留學才是我最終的夢#65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