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這個我們的友好近鄰,總是喜歡在歷史文化遺產上面刺激我們的神經。2005年,惹出“端午”申遺的風波,前一段時間,韓國人居然公開說是他們發明了漢字。
這還沒有完,現在韓國人又聲稱自己是活字印刷術發明的祖先,中國的渾天儀,也被印到了最新版的一萬元韓幣的背面,成韓國人的專利了。甚至連“豆漿的發源地”也挪移到韓國了。
一直以來以擁有五千年歷史文化而自豪的國人,心里從來沒有懷疑過中國是這些歷史文化遺產的唯一擁有者,突然面對韓國人和我們搶奪歷史文化遺產,真還有點不習慣,覺得傷了中國人的自尊,心里總有些酸溜溜的感覺,于是有人說韓國人是“睜著眼睛說瞎話”,有人說韓國人是“自欺欺人”,有人說韓國人是“小國沙文主義”……
拋開歷史文化遺產的爭議,我們不妨以感激的心態來看待韓國人和我們搶奪歷史文化遺產。拿破侖說,中國是一頭睡著了的雄獅,一旦醒來,將非常可怕。問題是,這只獅子怎么醒來?沒有外界的干擾,也許中國這頭雄獅仍然在呼呼大睡,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中國應該感謝日本侵略”,感謝日本的侵略刺醒了中國這只獅子政治經濟的一面,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政治經濟強國。現在應該感謝韓國,也許他們會刺醒中國這只獅子文化的一面,相信不久的將來,中國就會成為世界文化大國。
不是嗎?中國現在已經掀起了一股申遺的熱風,政府文化管理部門對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越來越重視了,對發揚光大傳統文化的責任感更加強烈了,長城、故宮、明清皇陵、天壇、頤和園、孔廟、都江堰、廬山國家公園、麗江古城等已經成了世界文化遺產,還有無數的項目正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傳統節日中的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從2008年開始都成了法定假日。另一方面,正是好萊塢的侵蝕,日劇、韓劇的大規模擴張,我們才感到了傳統文化開發的重要性,才提出建設文化強國的命題,孔子學院才遍及四海……
感謝韓國人的刺激,讓我們再一次審視我們的歷史與現狀。對于歷史,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屬于我們的歷史,我們要努力地去捍衛、去珍惜,也要寬容。但是,我們更應該放眼未來,要不斷地開創歷史。我們是瓷器的發明國,但在國際市場上日本卻領先于我們;我們是火藥的發明國,但卻被別人用來制造武器打我們;我們是指南針的發明國,但我國卻在指南針的指引下變成了半殖民地;我們是足球(蹴鞠)的發明國,但我們世界杯的表現卻是那樣的糟糕;我們是圍棋的發明國,但我們在比賽中總是習慣地輸給韓國;小小的日本創造了索尼、本田、三菱、松下等世界神話,小小的韓國創造了三星、LG、現代、起亞等世界神話,我們創造的世界神話是什么呢?我們講歷史,更多地強調了是什么,而沒有強調為什么、怎么辦,把歷史當成了一種空洞的談資,一種空虛的驕傲和自豪,總喜歡沉浸在過去,缺乏一種面向未來的眼光。
感謝韓國人的刺激,讓我們領略到了“月亮還是中國的圓”,感受到了一種大國心態。過去,我們是一種弱國心態,言必稱西方,認為“別人的月亮比我們的圓、比我們的大、比我們的亮”,并尊稱為“國際慣例”。現在,我們終于知道了,在別人眼中,“中國的才是好的”。今后,我們可以理直氣壯地珍視我們自己的傳統了,我們可以制定標準讓別人去遵循了……
俗話說,最大的敵人就是你自己。當沒有了敵人的時候,自己就會昏昏欲睡;當你旁邊有了勁敵虎視眈眈時,自己就會保持清醒和理智。國家也是一樣,美國之所以喜歡給自己樹立敵人,就是為了警醒自己。因此,對任何一次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外部刺激,我們都應該以感謝的心態來對待,感謝他們讓我們這只雄獅醒著。
(編輯/楊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