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個平常而普通的人,他在溫州市是一位有名的牙科醫生,自稱只是一個攝影愛好者而已。在他那不起眼的名片上除了牙科醫生外,只印有溫州市攝影家協會會員這一頭銜,這也是他在60多歲之后才加入的協會。我與他的相識,是在他出版人體藝術攝影作品集《風影》之后,是詩人呂人俊為之牽線搭橋的一種緣分。從劉海粟先生在我國開創人體繪畫至今,人體攝影以個人的作品集而問世,以我之孤聞寡見,建國以來可謂鳳毛麟角。使我驚喜的是,現在人體藝術攝影居然已經是我國攝影界常見之事。這也是社會發展使然,得益于我國改革開放的春風。
他的名字叫邵平,是溫州邵平口腔醫院創始人、溫州市慈善協會理事。2006年曾榮獲浙江省“十佳熱心老人”的稱號,他是一個以慈善為本,用攝影快樂人生的76歲的老人。
也許,數十年從事口腔臨床的實踐經驗,讓他從牙齒的美與丑、健與病之間熟睹了從牙科而提升的美學思想,從而在美學的更高追求下,于1993年進入溫州市老年大學學習攝影藝術,從此一發而不可收,創作了大量的攝影作品,曾多次在全國及省市攝影大賽中獲獎。讀邵平人體藝術攝影作品集《風影》,讓我又一次感受到羅丹的名言“人體是最美的”。邵平注重表現人物的形體、人物與自然的融合,充分體現了他整體的藝術風格,給人以一種美的享受。“仰面無語,/支撐那圣潔的肢體”;“是對自然的眷戀或認知,/是夢的水珠在躍飛”;“倒映在水天里,/看到了真正的自己”;“讓雅而不俗的曲線,/勝其美在自然”;“升起了一道呵,/一道真善美的風帆”……
詩人呂人俊為一幅幅人體藝術攝影作品的配詩,讓詩與攝影的畫面珠聯璧合,相映成趣,從而升華了《風影》的詩請畫意,使人感到這是一本很具有欣賞價值的范本。
《溫州商報》載文贊曰:“在邵平老先生看來,讓需要幫助的人露出舒心的微笑,與他讓修補牙齒的人重現自信的笑容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很‘藝術’,他感到愜意。”
他不是一個一夜暴富的商人,也算不上是什么闊佬,但多年來一直熱衷于慈善事業。為省錢,他舍不得上理發店,自家洗了頭之后,妻子充當了長年的理發師;還是為了省錢,這位在溫州享有相當知名度的牙科醫生,更多時候穿的是當牙科醫生穿的白大褂或一件發白的茄克衫……連蘸剩的醬油醋也都舍不得倒掉,留著下一頓再用。看似“葛朗臺”式的老牙科醫師,卻有著與“吝嗇”截然相反的舉動,從上世紀90年代初至今,邵平老人為慈善機構和紅十字會共捐助了100多萬元的愛心款,還結對40多名孤殘兒童和特困家庭的子女,與這些孩子結下了超越血緣的親情。而他那個重殘疾的兒子邵奇章,雙足先天性馬蹄型內翻,在嚴慈相濟的父愛下,在不斷地頑強的學習和探索中,讀電大、考研、讀MBA,最終成為“天下欣網”公司的股東之一。贈人玫瑰,手有余香。這位慈善家表示:“我幫了別人,得到了更多的好處。”邵平先生確實是一個大愛的人,大愛者無私無求,人們都很尊重他。邵平說:“要得到別人的尊重,凡事都必須做得更好。”是的,這其中包含著他高超的牙科醫術和他心愛的攝影藝術,以及他的為人。邵平現為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攝影藝術學會理事、國際攝影家學會會士,2005年獲“中國優秀攝影家”榮譽稱號。自然率真,潔履清懷,邵平一生追求的是美,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