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江三角洲杭嘉湖一帶,至今尚有不少保存完好的古鎮。最出名的是蘇州附近的周莊,那是因為當年美國哈默博士贈送鄧小平一幅陳逸飛繪的油畫《周莊雙橋》,從此周莊聲名大噪,成了旅游熱點。其實,這樣的水鄉古鎮在浙江還有湖州南潯、桐鄉烏鎮、嘉善西塘。
西塘,是典型的江南千年古鎮。因為過去旅游的人少,她一直藏在深閨無人識。那是一個陰霾欲雪的日子,天空飄著霏霏冷雨,寒風霜氣冷徹入骨,我帶著攝制組前去拍攝電視風光片。攝影師扛著機器的手雖被嚴寒凍紅冷僵,嘴里卻連連稱好,他認為只有這樣的天氣,才能拍出千年古鎮清遠、冷雋的情調。
石橋、廊棚是古鎮的文化符號
我們乘著一艘烏篷船沿河緩緩行駛,只見四野湖泊星羅棋布,小鎮河港縱橫交叉、微波蕩漾。當地人稱“出門半里就用船,河港蕩漾水茫茫”,說明這里河港之多。我們就在艄公欸乃櫓聲中駛進西塘。西塘,是胥塘的諧音,相傳春秋戰國時代伍子胥屯兵嘉善縣,開鑿伍子塘興修水利,才留下西塘這么多河道。
河多,必然橋多,橋是連接河流的紐帶,成為西塘一大景觀。全鎮有橋100多座,鎮內知名的石橋有27座:南塘橋、中塘橋、北塘橋、魯塘橋,名目繁多。
名氣最大的是來鳳橋,建于明代崇禎十年。傳說建造此橋時,剛好一鳥飛來,造橋的人都以為是吉祥征兆。石橋落成那天,又逢造橋師傅喜得貴子,就取名“送子來鳳橋”。此橋造型別致,是一座能遮風擋雨的廊橋,俗稱“晴雨橋”,實指諧音“情侶橋”,是情人們相會好場所。橋分為南、北兩廊,辟成兩條通道。北面上橋是斜坡,專供女人行走;南面上橋是臺階,是男子漢通道,以示男女有別。
全鎮按河道建街市,街道沿河平行,居民依水筑屋,“門前街道屋后河”,十足是江南水鄉風情。西塘自明代就是商業集鎮,沿河街道都用廊棚覆蓋,便于下雨天集市貿易。有的廊棚還設有長木凳和靠欄,供商人和顧客休息。這樣的“晴天不曬日,雨天不濕腳”的廊棚至今尚保存有887米,這在現代城鎮中不能不算是個奇跡!
小鎮房屋都建造在河的兩岸,小河九曲環繞,在青磚、黑瓦、白墻間越來越窄,河水也越流越緩。家家樓房底層有臨河的埠頭、臺階,可供婦女洗菜、滌衣。兩邊樓窗相望,對岸花格子窗扉開啟,露出美女一張俏臉,就可與這邊窗口中人對話,十足一幅古韻悠長的仕女圖。最難得是有的河埠頭邊至今還保存著一些“美人靠”,這是建造在后門口的木長椅,專供古代婦女夜晚到河邊納涼、休憩、觀景、唱曲之用。美人靠,靠美人,該是何等賞心悅目啊!
現在,西塘這河邊的廊棚、河埠、屋角都掛起串串紅燈,倒映河中,十分古典!

小巷深深藏古宅
西塘除了石橋、廊棚,狹窄的弄堂特別多。北京人稱弄堂為胡同,蘇杭稱小巷。西塘全鎮有122條弄堂,長100米以上的就有5條。100米!你想想這房子有多深,起碼有好幾進。這些弄堂很有特色,前邊通街道,后面通河,弄堂全用青石板或青磚鋪砌,走在這樣弄堂里,聽到清脆的腳步聲分外親切,如同聽到游子歸家的心聲。
西塘最出名的弄堂叫石皮弄,全長68米,鋪著216塊石板。薄薄的石板下面是水溝,可聽到淙淙流水聲。這石皮弄分外狹窄,寬度只有1米,最窄處不到0.8米。我在弄堂里走,近面來了一位帶小孩的老人,我只好側轉,背脊緊貼墻壁為他們讓路,胖一點的人只能一個人走。封建時代男女授受不親,所以女人不能走石皮弄,成為西塘一條不成文的規矩。
弄堂兩邊就是高墻深院、豪門大宅。石皮弄兩邊的山墻高聳云天,成了標準的“一線天”。但山墻左高右低,因為左邊是文舉人宅第,右邊是武舉人房屋,古代文官在前、武官在后,連建造房屋也有前后、高低的等級之分。
石皮弄左邊的大院落叫王宅,是保存完好的典型明代建筑。有磚雕儀門、石板天井、鏤花窗欄、石雕柱墩等古代建筑遺物。正中廳堂掛著大匾,“種福堂”三個大字為陳邦彥手書,祈望為子孫播種幸福。
石皮弄右邊是百壽宅,以梁雕文化為特色,整座房屋雕梁畫棟,雕的盡是各式各樣的“壽”字。房屋是明代建筑,卻體現元代風格。天井里有石墩,乃是武舉人練武所用。
還有薛宅的靜怡軒,建筑也十分精美、古樸。特別“瓦當”的圖案令人嘆為觀止,于是辟有歷代瓦當陳列室,供游人觀賞玩味。
這些幽深的大戶宅院,各自設有暗道、備道,專門給女眷、小姐進出所用。這些戶內弄堂白天也要打燈籠才能看清。
這深深的小弄堂、深深的院落,春深似海藏著多少故事。拐進一條小巷,推開每一扇門扉,就是一頁頁歷史、一幅幅泛黃的人生畫面。
非常難得的是:這些長街短巷、樓房民宅里,仍居住著淳樸的西塘人民,過著淡泊而怡然的日常生活。所以西塘人自豪地說:我們這些房屋,不是旅游的布景、道具,而是仍然生活著的西塘。

繁榮的商市和發達的文化
西塘因地理位置優越和水陸交通便利,早在明代就是杭嘉湖一帶著名集市。全鎮分北柵、南柵,一根根廊柱,支撐著一片片斜披屋面;長長廊棚沿著河道而走,商鋪一個接一個:米行、竹木行、雜貨行、魚行……街道以行業得名:米行埭、箬帽街、油車弄、缸甏弄等等,商業經營特色十分鮮明。
西塘是典型的魚米之鄉、絲綢之府,成為長江三角洲稻米、水產、竹木、蠶絲等農副產品集散、交易市場。近代著名詩人、南社創始人柳亞子稱西塘為“吳根越角”,說明此地為吳國之尾、越國之角,正處吳越交界處,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帶來無限商機。這話說得非常確切。
柳亞子故鄉在江蘇吳江黎里,與西塘僅一水之隔。當年柳亞子曾多次到西塘,吟詩唱酬,以文會友,留下不少詩篇。西塘有17人參加了南社,至今尚保留著柳亞子和南社友人雅集的照片。雅集聚會的西園也已經修復,成為西塘一個著名文化景點。柳亞子當年常在永寧橋下南埭廊棚的“樂園酒家”喝酒,那兒也有一位同周莊媚樓的媚娘一樣的美女,為柳亞子所欣賞;結果柳亞子常常喝得樂不思歸,最長一次喝了三天三夜,醉倒在地上為止。
現在,西塘離“南方大觀園”——上海淀山湖游覽區相去不遠,西塘正在申報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西塘,這位深閨美人,正掀起蓋頭、撩開面紗,以她清純、明麗的面容,迎接海內外四方游客,向人們講述吳根越角這水鄉千年古鎮的過去和未來的美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