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短期對外培訓項目順利完成
本刊訊 (記者 王 楊)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和美國佩斯大學聯合在紐約舉辦的“數字出版與圖書營銷高級培訓班”日前順利結束。
培訓中,佩斯大學邀請到美國有豐富實際工作經驗和系統理論知識的高級專家,分兩個專題介紹美國圖書營銷和數字出版方面的知識。圖書營銷專題方面,主講人梅利莎·羅沙迪 (Melissa Rosati)是佩斯大學出版系兼職教授、前麥格勞-希爾出版公司(英國)編輯與生產部主任。梅利莎以其豐富的出版經驗,著重從大眾圖書出版、大學教材出版、科技圖書出版三個方面,并結合哈珀·柯林斯、西蒙與舒斯特、培生、麥格勞·希爾及約翰·威利等主要出版公司案例,深入淺出地為學員們講授圖書營銷的策略與技巧。
數字出版專題方面,主講人凱麗·艾倫 (Kelley Allen)是佩斯大學出版系兼職教授、前蘭登書屋電子出版部主任,現任索尼公司電子出版部顧問。她介紹了Microsoft Reader, Adobe Reader, eReader, Mobipocket, ETI, Sony等當前電子圖書普遍采用的六種格式,并進一步分析了電子圖書未被廣泛采用的原因,包括格式過多、下載和開發費用高、出版商宣傳不夠、電子版權管理嚴格、以及出版社接受需要時間等等。在談到新出版模式與電子出版的未來時,她強調出版社應由傳統的印刷物出版者轉變為“內容提供者”,注重內容的“重新包裝”與“重復使用”,并引入了互聯網時代美國出版商采用的新策略——按頁支付(Pay-Per-Page View),引起國內同行的普遍關注與思考。
佩斯大學還專門邀請到該校出版系顧問委員會委員、按需出版有限公司 (On Demand Books, LLC) 董事長杰生·愛潑斯坦 (Jason Epstein)。由他設計并創辦的“精品平裝書”書系“鐵錨圖書”(Anchor Books)曾引發了一場“平裝書的革命”。數字技術出現后,很多出版社都在竭力推廣他們圖書的電子版,但是效果并不明顯。杰生始終認為,大多數讀者不愿意在電腦屏幕或掌上設備中讀書,只有把印刷出來的紙裝訂好、用書衣包好,才是最耐久、可讀、便攜、實惠的圖書。與此同時,他思考著一種新的獨立的全自動設備,可以完全拋棄古登堡印刷體系。于是,他發明了名為“The Espresso Book Machine”的機器。通過這臺機器,讀者可以選擇電子文檔,機器收到文檔后,會調節到顧客要求的尺寸,把文件發到一臺雙面打印機打印,通過自動整理、裝訂后,再用另外一臺四色打印機打印出來的書衣包好。整個全自動過程歷時大約兩分鐘。杰生還帶來了“Espresso”印刷的幾本樣書,感覺沒有同類書那么復雜的裝幀,更顯平實親切。對于“Espresso”在圖書市場的發展前景,杰生充滿信心。
除課程學習外,培訓班成員還參觀了Google公司位于紐約曼哈頓的辦公地點。培訓結束后,佩斯大學舉行了隆重的結業典禮,為每位學員頒發了結業證書。
發展見證歷史創新燃亮未來
人民社新書“上海貝爾發展之路”在京首發
本刊訊 (記者 韓 陽)3月21日《改革 開放 創新——上海貝爾發展之路》新書首發儀式在北京舉行,新組建的工業和信息化部以及原信息產業部、原郵電部的眾多領導參加了此次首發儀式。《改革 開放 創新——上海貝爾發展之路》由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題寫書名,該書深入細致地對上海貝爾阿爾卡特的前身——上海貝爾從創建到發展、壯大的歷程進行了回顧和總結。本書共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記敘了上海貝爾發展過程中的重大事件和相關背景;第二部分收錄了與上海貝爾發展各階段密切相關的代表人物的回憶文章;第三部分匯總了相關的歷史資料和統計數據。
該書主編之一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奚國華在首發式上表示,上海貝爾的成長歷程是中國通信領域改革開放的一次成功實踐,其發展歷史充分說明國家關于改革開放和加快通信發展的一系列決策是正確的,在通信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該書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出版發行,將對于人們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通信業的大發展會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