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在的少兒出版界當得起“最”的人很少見,而有這樣的一個人,他身上充滿著“最”的光環,或許這些“最”都是在不經意中形成,都很簡單,但是想做到這些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卻僅是一個美好的愿望。
這個人就是第一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優秀出版人物獎的獲得者——明天出版社社長劉海棲。
如果你仔細數數他的“最”,或許一頁紙都說不完。僅說大家都知道的,從事少兒出版32年的他是少兒出版界中資歷最長的社長;從1984年至今一直擔任明天出版社總編輯的他擁有書業內鮮有的24年社長(總編)經歷;熱情開朗為人仗義的他走到哪里都是最受兒童文學作家歡迎的社長;全社百余號人,每個人都可以跟他開個玩笑的他是大家公認的最沒架子的社長……當記者把這一切羅列到海棲社長面前時,開朗的他竟然有些靦腆,他連連搖頭,“30多年,收獲最多的就是朋友,靠大家幫助”。
半路出家 偶然中的必然
從1984年10萬人民幣起家到今天2.5億的銷售碼洋,劉海棲一手打造了明天出版社24年來的成長和輝煌。他說他的經歷很傳奇,很多事情充滿著偶然,而在多年的了解中,記者深深了解到他的成功是一步又一步的積累和拼搏。22歲退伍轉業到出版社的他,靠一手好字和一篇頗具文采的文章留在了山東人民出版社文藝編輯室少兒組,并由編輯一本雜志《山東紅小兵》起步走入了少兒出版這個對他來說全新的領域;29歲的他又作為最年輕的副總編拉出大旗靠10萬元成立山東少兒出版社(改名前的明天出版社),并在30歲生日的當月成為了最年輕的總編輯,靠著這股干勁,山少社在成立的當年就實現了盈利。
性情中人 賭氣寫書
劉海棲是典型的山東大漢,他身上帶著山東人特有的熱情豪爽,他從不避諱自己的缺點,或許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一個有著7部兒童文學作品的作家,但是對于自己的這段寫作經歷他從不掩飾自己的“目的”——第一評職稱;第二“爭口氣”。由于學歷的限制早已經是總編輯的他一直沒有評上正編審,而在那個年代,出版圈與兒童文學圈之間存在著一道看不見的溝壑,對于這些問題劉海棲有著他自己的辦法:寫書。每天忙完社里的公務,回家休息一會然后開始寫作,一直寫到深夜兩三點鐘,20萬字一個月。就這樣,他一口氣寫出了童話《灰顏色白影子》、《逃跑者與他的狗》,小說《男孩游戲》等七部200多萬字的作品,并廣受好評。他憑著這些作品和其他業績,提前兩年破格被評為編審;山東省作協也專門為他開了作品研討會,更重要的是這些作品的成功讓眾多兒童文學作家對其刮目相看,從此劉海棲不僅僅是少兒社的社長,更是公認的兒童文學作家。創作上的成功更堅定了他將少兒出版工作進行到底的信心,也為他開拓出版社的各項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口碑和氛圍。
“我要對得起朋友”
某日,劉海棲在北京辦事,接到著名兒童文學作者曹文軒的一個很急切的電話,邀請他見面。見面的主題就是曹文軒剛剛構思好了一個圖畫書的輪廓,便急不可耐的找來多年好友劉海棲一起商討這個兩人一直關注的選題。當這個構思被另一出版社得知并愿用高價購買時,被曹文軒婉拒了,“這是早就答應海棲的了”。這樣的小故事,在劉海棲身上不勝枚舉,幾乎所有的知名兒童文學作家都在明天社出版過作品,大家都愿意把好的稿子交給海棲。但是,對此劉海棲有著自己堅定而簡單的原則“我要對得起朋友”。作為出版社社長,他非常清楚自己出版社的運作發行等各方面的能力,明天社曾經出版過一套金犀牛叢書,余華、畢淑敏、王安憶、池莉等都是叢書的作者,按合同這些作家的一些書稿是應該交給明天社出版的,但很多書稿最后都交給了其他出版社。對此劉海棲用一個比喻來表明他的心跡,以某本書為例,當時明天社的實力或許能銷售5萬,但是如果給其他出版社,這個書就能做到10萬,這樣的情況他寧可不要這個稿子。一個作家的寫作高峰有限,寫一部好的作品不容易,不能為了賺錢對不起朋友。直到今天,明天社在接到書稿時,劉海棲仍然堅持這樣的原則,不能讓作者吃虧,不能對不起作者的付出。
轉型難 迎難而上再難也要上
現在的專業少兒社無一例外的面臨著生存的壓力,教材教輔的大量下滑,而一般圖書選擇難、找發行營銷難等等此類問題,使各家出版社不得不加速轉型,迎接市場的挑戰。對此劉海棲也深有體會,“作為地方少兒社,我們要轉型實在太難,人才少、資源少、經營能力缺乏這三大難一直困擾著我們”。原來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少兒社的編輯編教材是好手,但是他們中的很多人,由于各種問題無法轉型編輯一般圖書,而作為地方社又很難招聘來優秀的專業人才,沒有合適的編輯人才,有了好選題也無法實施運作。而當眾多少兒社驚醒尋變的時候,少兒出版市場這塊蛋糕已經很難找到“缺口”,渠道份額早已經被瓜分掉,想重新加入競爭,必須迎難而上,無論多難也要上,不競爭就是死路一條。明天社依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了以引進版帶原創的發展路線,在引進的同時,培養自己的編輯,打造品牌,帶動原創。這條路現在看來是非常成功的,但劉海棲仍然覺得“發展速度慢了”,如果有更好的人才等資源,明天社完全可以發展得更快。今天的明天社在一般圖書的發展上,已經走出了很堅實的步伐,但是劉海棲仍然清楚地意識到明天社未來發展的眾多困難和瓶頸,他仍在急切地尋找著合適的人才和優秀的選題,尋找了新的突破口。
在采訪即將結束時,記者問及他獲得政府獎的感受和平時的座右銘時,他大笑說,“得獎當然很興奮,穿上西服去領獎,雖然拿著獎杯的胳膊都酸了,但還是很激動??墒乾F在滿腦子想的還是出版社2008年怎么完成結構調整,未來如何發展。座右銘,從來沒有,我是一個對人生沒有計劃沒有規劃的人,能再多為明天出版社和少兒出版界做點貢獻,多出幾本好書,我就心滿意足了?!?/p>
很想用一個詞來形容海棲社長,但是似乎所有的形容詞都不足以概括,30年如一日認真做事,踏實做人,用最大的真誠對待身邊所有的人,我想就是劉海棲人格魅力中最閃亮的地方。
采訪手記:劉海棲,這個在中國出版界愛憎鮮明的社長,在業界評價眾多。但是在少兒圈中,他不僅是一個社長,他還是國際兒童讀物聯盟中國分會(CBBY)常務副主席、中國作協兒童委員會委員、山東作協兒童委員會主任,同時愛好運動的他更是山東乒協的副主席。他喜歡呼朋喚友,不僅是兒童作家、其他兄弟社的同仁,連媒體的記者都是他的朋友,這樣的社長在現在的出版圈恐怕不多?;蛟S只有這樣真誠的性格和執著的精神,可以讓他30年如一日堅守少兒出版,可以當之無愧地舉起中國出版政府獎優秀出版人物獎的獎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