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圖書書稿的著述者,是出版的源頭,是圖書出版流程作業執行的第一人。整合是為了達到某一目的和愿望,根據已有的資源條件挖掘和發現潛在的功能性因素,進行相關優化,追求放大性疊加的一種綜合性積極思維。對作者隊伍進行任何形式地構建和梳理,對于圖書出版來說,都有奠定基礎的重要意義。
整合作者隊伍,穩定圖書結構
圖書結構,從經濟學角度上看,某種程度就是企業的產品結構和選題范圍,體現出出版企業的經營思路、運作方式和品牌特色,是一種整體形象在市場中展示。一般來說,圖書結構的形成既有新聞出版總署的計劃因素決定的出版范圍,也有出版企業在市場競爭過程中自然形成的可出版領域,其中主要是作者隊伍和發行市場兩個資源因素,而作者資源往往起著決定性作用。因為作者是內容提供的責任者,具有多重開發性,決定了其源頭地位,離開了作者隊伍的圖書結構是一紙空文。對作者隊伍的梳理和整合可以說是制訂具有可操作性圖書結構的重要措施。
整合作者資源,擴大作者隊伍
擴大作者隊伍一般來說有內涵式和外延式。所謂內涵式,就是根據已有的條件對事物本身的內部系統進行梳理和激活,從而強化其相關功能;所謂外延式,就是根據已有條件或創造條件,對事物外部環境相關有利的因素作以吸納和兼并。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整合編輯的作者資源。這是一種內涵式整合,主要是針對市場經濟環境下,出版單位內部管理機制不健全,單位內部的信息不流通,使得編輯畫地為牢,各自為戰的情況。編輯各自聯系各自的作者,缺乏橫向聯系與溝通,極大地削弱了編輯的組稿力量,導致有的選題找不到合適的作者,使得選題流產;有的編輯選題不成熟,浪費了作者資源,形成了一種內部滯耗而增加成本,不利于發揮出版單位整體綜合效能。對編輯的作者資源進行整合,就是要實現信息共享,統籌規劃選題,促進團隊協作。
整合作者自身擁有的作者資源。一個在某學科或某領域有分量的作者,憑借影響力,其周圍往往凝集了一批該領域優秀的潛在作者。整合作者本身擁有的作者資源,是外延式擴大作者隊伍的重要途徑,是一種相近整合,由于相似性極強,且有具體可參照的借鑒物存在,其整合的安全可靠性較大。
整合作者創作力,提高書稿質量
書稿質量的高低,索本求源,是作者創作力問題,由作者的態度和能力決定的。新時期的出版環境下,由于時代發展使得作者的創作具有時代的特征,對其創作力的整合可以說是體現內容產業優勢的關鍵。
整合作者良好的創作態度,提升文本的價值。時下書稿質量滑坡是一個普遍的現象,主要是社會不良風氣和個人不端正的科研態度綜合作用的結果。作者創作態度不端,需要下大力去杜絕和扶正,通過傳遞出版法規和道德榮辱感以及經濟益損等信息,以直率或隱蔽的方式去說服或宣傳,打破作者原有的對寫作不端的認知心理,使其在文本創作過程中,以嚴謹和科學的態度進行著述和編撰,以出版的優質文化服務為動力,消除一些不良的寫作習慣。整合作者良好的創作態度是書稿質量的根本保障,是真正意義上對出版源頭的把握。
整合作者良好的編輯意識,形成勞動型節約。作者的編輯意識,主要是指圖書的規范意識。近年來,國內不少出版單位紛紛實行編輯加工與選題組稿分離,以提升出版速度。但在實際執行中,常因加工編輯沒有參加選題組稿工作,書稿質量把關十分被動,致使一些沒有達到出版規范的書稿往往因時間關系而將就了事。這就需要在組稿時,給作者傳授相關知識和技能,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強化作者的規范意識。作者的編輯意識,是出版流程作業中的鏈接點,整合這種意識是加強環節出版通暢的重要手段。
整合作者的營銷意識,強化圖書市場
在圖書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由于作者對書稿內容特色、讀者對象的針對性有著較為深刻的理解把握,甚至有些作者本身就潛在一些讀者群,將作者再次嫁接地應用于圖書的營銷推廣,是強化圖書市場的一個重要因子。
將作者整合應用于高校教材和行業培訓類圖書的宣傳營銷。高校教材和行業培訓類圖書讀者對象比較集中,系統發行性比較強,且這類圖書的作者一般都是科任老師或行業培訓者,其背后有潛在的學生讀者和受培訓對象。于是,一些出版單位請作者自己出面,在同事、同行面前介紹、推廣自己編寫的教材,效果非常好。
將作者整合應用于社科類圖書的宣傳營銷。社科類圖書的讀者群比較分散,但可以利用讀者的閱讀期待和追捧心理以及作者本身具有的親和力,進行文字、聲音、圖像式的媒介宣傳,也可以聯手作者進行游走式的活動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