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對在廣告中對產品質量作虛假宣傳,欺騙和誤導消費者的,做出了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的規定追究法律責任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規定:“廣告應當真實、合法、符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廣告中不得含有虛假的內容,不得欺騙和誤導消費者。”廣告法規定:“利用廣告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宣傳的,由廣告監督管理部門責令停止發布。并以等額廣告費用在相應的范圍內公開更正,消除影響,并處廣告費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款,對負有責任的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沒收廣告費用,并處廣告費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依法停止其廣告業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同時,還做出了對“發布虛假廣告、欺騙和誤導消費者,使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失的,由廣告主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明知或者應當知道廣告虛假仍設計、制作、發布的,應當依法承擔連帶責任”的處罰決定。
對產品質量作虛假廣告宣傳,使不合格產品的瑕疵被掩蓋,使不合格產品成為合格產品在市場流通,是嚴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的行為,其嚴重的社會后果是擾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產品質量法雖未對此做出處罰規定,但規定依廣告法的規定追究法律責任。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中明確指出,“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違反國家規定,利用廣告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宣傳,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違法所得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2、給消費者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3、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準,但因利用廣告作虛假宣傳,受過行政處罰二次以上,又利用廣告作虛假宣傳的;4、造成人身傷殘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