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是一年四季中保養、積蓄的最佳時機,此時食補,既能夠調養身體又能夠增強體質,更能夠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
狗肉 寒冬食狗肉,有安五臟、暖腰膝、益氣力、溫腎助陽、補中益氣的功效。狗肉補五勞七傷,益陽事,補血脈,厚腸胃,實下焦,填精髓。冬季宜吃狗肉,”不僅因為臘月狗肉肥而味美,而是更具有溫補功效。
羊肉 性溫,味甘,為助元陽、補精血、益虛勞之食物,有暖中補虛、開胃健力的功用,是冬季最好的滋補強壯食品。對體虛胃寒、陽虛怕冷、四肢欠溫,以及慢性氣管炎咳喘、肺結核咯血、產后氣血兩虛、貧血等虛寒體質頗有裨益。
午肉 性溫,味甘,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筋健骨的作用。牛肉含多量蛋白質。其中含必需氨基酸甚多,而脂肪較少,膽固醇含量也不高。因此,中、老年人體質較差者,皆可在冬季經常吃些牛肉。
雀肉 性溫,味甘,無毒,能壯陽益精、暖腰膝、縮小便。唐工食醫孟詵曾說:雀肉十月以后,正月以前食之,續五臟不足氣,助陽道,益精髓。對陽虛老人冬令食之最宜。
大棗 有紅棗和黑棗之分,均為強壯滋補食品,且性味甘溫,具有養血益氣、補脾健胃、生津止渴、強壯體力等功效。
蓮子 有滋養、安神、益氣、補虛等功用,也是冬令進補佳品。中醫認為。蓮子的特點是既能滋補,又能固澀。所以尤其是對中老年人的心悸、失眠、體虛、遺精、多尿、慢性腹瀉,婦人白帶過多者,冬季常食,更為適宜。
白酒 冬令氣溫低,喝少許酒以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本草拾遺》記載:酒,通血脈,厚腸胃,潤皮膚,散濕氣。《養生集要》亦云:酒者,能益人,節其分劑而飲之,宣和百脈,消邪卻冷也。因此,許多人一到冬季多喜飲用一些補酒,更是有道理。除了白酒的作用外,還加入一些補益強壯的人參、鹿茸、海馬、杜仲、肉桂、枸杞子之類的食物,更具有溫補健身之效。
人參 性溫,有大補元氣的作用。在民間,入冬進補,人參首當其選,中醫稱之為補虛扶正要藥,尤其是陽虛、脾虛、肺虛、氣虛之入,服之更宜。
肉桂 俗稱桂皮。性熱,味辛甘,有補元陽、暖脾胃、除積冷、通血脈、益命門之火的功效。對陽虛怕冷,四肢不溫,或脾胃虛寒,慢性腹瀉之人,入冬以后,經常在燒菜時加些桂皮,或用桂皮作香料調味,都很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