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第三方物流不能滿足客戶企業對于供應鏈整合的需要,第四方物流越來越受到重視。文章介紹了第四方物流的概念及其作用,并在分析我國第四方物流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提出我國發展第四方物流應采取的措施。
關鍵詞:第四方物流;信息化;措施
中圖分類號:F25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100(2008)01-0031-03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fourth-party logistics is becoming important in logistics for improving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In this article, the concept and function of the fourth-party logistics are introduced. Then the fourth-party logistics development and the method are provided.
Key words: the fourth-party logistics; informationalize; strategy
1第四方物流產生背景
眾所都知,物流業的發展過程是依次經過傳統的自營物流模式、功能性外包物流模式、第三方物流運作模式到現在初露端倪的第四方物流模式。每個階段的演變既有社會經濟發展對物流業需求的外在驅動力,又有物流業自身從功能整合到流程整合逐步發展的內在驅動力。當今物流業無縫連接下游經銷商和上游供應商,顯示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國的物流業無論是在管理體制、物流硬件、物流信息系統建設上都存在著一定的不足,明顯不能滿足經濟持續發展的需要,從而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瓶頸”,而網絡經濟,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又無疑加劇了物流的“瓶頸”效應。雖然第三方物流的產生解決了企業物流某些方面的問題,有效地節約了物流的成本,提高了物流效率,但是客戶企業難以得到包括諸如電子采購、訂單快速處理、充分的供應鏈可見性、虛擬庫存管理以及必不可少的集成技術在內的服務。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因為缺乏綜合技能、集成技術、戰略和全球擴展能力,難以滿足要求。從而客戶企業急需一種外包其整個供應鏈流程,由他們評估、設計、制定及運作全面的供應鏈集成方案,于是一種新模式——第四方物流應運而生。
2第四方物流的概念及作用
第四方物流的概念最早是由Anderson咨詢公司提出,并將其定義為:第四方物流供應商是一個供應鏈的提供商,它對公司內部和具有互補性的服務供應商所擁有的不同資源、能力和技術進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的供應鏈解決方案[1]。CargoExchange對第四方物流的描述則是:第四方物流創造一種協同的環境,從而使協同后的整體效果優于各個部分的簡單相加;這種商業實踐鼓勵個體組織為了達到全體的優化而共享信息和資源[1]。還有學者將第四方物流定義為:集成商們利用分包商來控制與管理客戶公司的點到點式供應鏈運作[2]。
綜述上述各種觀點,筆者傾向于將第四方物流定義為:第四方物流是通過擁有信息技術、整合能力以及其他資源提供一整套完整的供應鏈的解決方案的供應鏈集成商。從第四方物流的定義我們可看出,第四方物流除具有傳統的第三方物流的職責,還專注于供應鏈的整合,強調分享資源。它是供需雙方及第三方的領導力量,它不僅控制和管理特定的物流服務,而且對整個物流過程提出策劃方案,并通過電子商務將這個過程集成起來。因此第四方物流成功的關鍵在于為顧客提供最佳的增值服務,即迅速、高效、低成本和人性化服務等。它應該具備供應鏈再造、變革、實施和執行的功能。
相對于其他幾種物流方式,第四方物流主要有以下幾個作用:一是提供了一個綜合性供應鏈解決方法,以有效地適應需方多樣化和復雜的需求,集中所有資源為客戶完美地解決問題;二是通過影響整個供應鏈來獲得價值,即能夠為整條供應鏈的客戶帶來利益。
3我國第四方物流發展現狀
由于我國存在第三方物流業不夠發達,物流信息化基礎薄弱,缺乏統一的物流公共信息平臺,而且物流人才奇缺,人才結構不合理等現象,我國發展第四方物流困難重重。第四方物流目前還處于探索、試驗階段。經廣泛收集資料,綜合來看我國現階段第四方物流企業的模式主要有:
(1)在自營物流基礎上建立起來。海爾物流是家電行業自營物流的典型模式。海爾通過整合全球化的采購資源,建立起雙贏的供應鏈,多產業的積聚促成一條完整的家電產業鏈,極大地提高了核心競爭力。目前海爾第三方物流服務領域正迅速拓展至IT業、食品業、制造業等多個行業,并取得一定成效。另一方面,在不斷拓展第三方物流業務的同時,海爾開始提供第四方物流,幫助客戶規劃,實施和執行供應鏈的程序。并先后為制造業、航空業等領域的企業提供了物流增值服務。2002年12月,海爾集團物流有限公司與寰宇空港物流簽訂北京首都機場的物流合作項目協議,也標志著海爾物流已進入第四方物流。
(2)由第三方物流直接演化。2002年11月,由美的集團威尚公司控股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安得物流與廣州著名家電銷售商東澤電器簽暑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在第三方物流基礎上共同打造第四方物流,為東澤電器提供從供貨商到經銷商到單一客戶的一整套涉及貨物運輸、倉儲、貨物跟蹤等全程的解決方案。
(3)技術合作型。九川物流公司與日本松下電器、荷蘭飛利蒲、美國沃爾瑪、中國的格力電器、科龍電器等國內外大型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公司引入并實施了世界最著名的SAP R/3軟件ERP系統,并采用了GPS全球定位系統。通過互聯網,九川物流實現了全球各分支機構的計算機聯網和數據集成管理。公司客戶、員工和供應商都能在互聯網上隨時隨地查閱他們所需要的信息。
從以上現狀我們可以看出我國現階段第四方物流初露端倪,還不能馬上取代第三方物流成為主導型的物流服務主體。我國發展第四方物流任重而道遠。
4我國發展第四方物流應采取措施
目前我國究竟該如何發展第四方物流,從而有效整合企業資源,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已經引起了國內理論界和實務界的高度關注。筆者通過走訪物流企業,了解物流行業的一些實踐動態,然后通過理論上的分析和實踐上的比較,總結出在我國發展第四方物流業應采取以下措施:
(1)政府優化物流產業環境
政府應積極建立規范的行業標準,健全相應的政策法規體系,以促進系統信息共享。另外政府要集中力量做好物流整體發展規劃、基礎設施建設規劃、信息平臺的搭建以及制訂專業的人才培育計劃。政府要給物流產業相對寬松的條件,比如物流企業車輛牌照發放問題。
(2)加強信息化,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臺
第四方物流提供綜合的解決方案,要求及時、準確和高效地傳達物流信息,而且終端信息化程度高,這樣建立以Internet為基礎且能和相關管理系統無縫銜接的物流信息平臺,是第四方物流必不可少的部分。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是如何建設好物流信息平臺。
我們知道,物流信息化是分層次的,可分為以下三個層次:“第一層是基礎信息化,主要解決信息的采集、傳輸、加工、共享問題,從而提高企業決策水平和產生效益;第二層是涉及流程改造的信息化,企業為了不斷降低成本和加快資金周轉,將系統論和優化技術用于物流的流程設計和改造,融入新的管理制度之中,信息系統作用在于固化新的流程、管理制度以及在規定的流程中提供優化的解決方案,例如倉儲優化,運輸路徑優化等;第三層是供應鏈的形成和供應鏈管理作用的提升,物流管理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3]。此階段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提高整個供應鏈的效率和競爭力,主要通過對上下游企業的信息反饋服務來提高供應鏈的協調性和整體效益。目前我國多數物流企業信息化大部分處于前述的第一層次,少數處于第二層次。不同環節上的成員都在各自為政地進行物流信息化建設,像有些企業以自我為中心建立的MIS、MRP等系統都忽視了兩個重要因素:一是今后的競爭是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二是企業所有的系統都須以物流為核心。
物流信息平臺在內容上應包括采購、倉儲、分銷等所有的環節。在層次上,應該包括業務層、優化層、控制層和接口層。業務層主要面向客戶和3PL供應商,為他們提供良好的服務,加入認證身份、簽訂合同和收費處理等業務;優化層則根據業務層中客戶訂單的要求,通過分析送貨地點到目的地的可選路徑,以及配送和倉儲的策略,確定最優物流解決方案;控制層主要完成對業務實施情況進行跟蹤,保證順利實施,同時通過獲取如客戶的滿意程度等的具體信息來對第三方物流進行評價,這樣既可確定第三方物流的等級,又可對第三方物流工作質量提出改進建議;接口層主要完成第四方物流和第三方物流、銀行系統的信息共享。與第三方物流的接口能獲取第三方物流的物流資源情況及向第三方物流發送物流實施指令等;與銀行的接口便于第四方物流與客戶和第三方物流之間的業務款的順利支付。
(3)合理建設專業人才結構
物流從業人才不能等于物流人才,至少應該是企業管理層、控制層的工作人員才能稱之為物流人才。同理,從事第四方物流工作的人員是供需雙方及第三方的領導方,所以他們應該屬于物流人才。關于第四方物流的人員組成,應該是物流管理專家;專業的營銷、包裝、加工等方面的專家;IT專家;還需要一批從第三方物流提供商中提升的第三方物流經驗人員。
物流管理專家是一批具有管理理念創新、組織創新、物流管理、控制協調能力的高素質人才。但是他們缺乏實際物流運作經驗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較差。而IT專家優勢則在于建立和應用“B2B”物流交易平臺、提供及實施物流信息技術解決方案。但是他們缺乏物流運作實戰經驗、物流管理和變革管理能力。而從第三方物流上升來的物流經驗人員則具有較強的物流實際運作能力、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多客戶管理能力。他們對于道路情況非常清楚,或者遇到道路變化能夠迅速地得到信息。但是他們在創新能力、組織能力方面處于劣勢。第四方物流企業只有云集上述各方面的專業人才,并建立一個合理的人才搭配結構,使各類專業人才之間互相取長補短,從而為第四方物流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使得第四方物流能夠制定世界水平的供應鏈策略,進行業務流程再造,技術集成和人力資源管理;在集成供應鏈技術和外包能力方面處于領先地位;能夠同時管理多個不同的供應商;具有良好的關系管理和組織能力;具有全球化的地域覆蓋能力和支持能力;具有對組織變革問題的深刻理解和管理能力。
(4)發展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作為第四方物流的被領導方,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第四方物流的業務流程為:第四方物流收到客戶訂單-選擇優化的物流解決方案-選擇合適的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并簽訂業務合同-向第三方發出運作指令-第三方物流返回實際操作信息。
從對第四方物流的業務流程的分析可以得出:第四方物流對供應鏈提出的解決方案和對社會物流資源整合的效果直接受第三方物流所進行的實際物流操作效果的影響;同時第三方物流運作效率又受到第四方物流提出的供應鏈解決方案水平的影響,兩者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第四方物流的崛起依賴于第三方物流的高度發達和企業供應鏈外包的成熟。而我國的第三方物流發展尚不成熟,必須要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有學者認為“鑒于第四方物流的發展必須在第三方物流行業高度發達和企業供應鏈外包極為流行的基礎上才能夠發展起來,可以說,中國現在還幾乎沒有對第四方物流的需求”[4]。然而筆者認為并不是說要等到第三方物流全面發達,才能發展第四方物流,而是因為第三方物流已經有一定規模,應在第三方物流發展的同時,第四方物流可以利用自己的資源給第三方物流以指導,促進第三方物流的發展,使其實現超越式發展,同時由于第三方物流的發展第四方物流自身也得到發展。正因為第三方物流不發達才更需要第四方物流的指導,兩者應該在發展中相互促進。另外現在已經不是第四方物流需要爭取第三方物流的信任的問題,而是第三方物流不得不信任第四方物流。在筆者接觸物流第一線工作人員的過程中發現,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受自身能力和自身利益的限制, 已經無法滿足客戶需求,在滿足客戶需求和客戶流失的壓力下,迷茫中的第三方物流提供商迫切需要有第四方物流專家的指點。
5結論
總之,第四方物流是物流業發展的主要方向,也具有相當的發展潛力。但是我們在發展第四方物流的過程中要循序漸進,認真做到物流產業環境的優化、加強信息化,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合理的專業人才結構、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
參考文獻:
[1] 張新,田澎. 第四方物流及對物流規劃功能的外包[J]. 工業工程與管理,2002(2):38-39.
[2] 陳柳欽. 中國需要第四方物流[J]. 企業實務,2005(2):77
-84.
[3] 戴定一. 物流信息化:需求分三層[J]. 信息系統工程,2003(3):12-13.
[4] 胡凱. 第四方物流的另一副面孔[J]. 物流縱橫,2004(3):52-53.
[5] 陳軍,陳寒凝. 第四方物流在中國的現狀及啟示[J]. 沿海企業與科技,2006(3):200-201.
[6] 予一. 自營物流·海爾物流模式[J]. 市場周刊,2006(8):34.
[7] 海峰,胡娟. 第四方物流在中國發展的障礙[J]. 物流技術,200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