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描述了我國公路貨運過程中超載的概念、現象以及我國交通法規中關于處理公路貨運超載的相關條例,通過建立二者的動態博弈模型,分析貨運過程中超載與交通檢查之間的不均衡收益,并采用倒推的方法求出達到二者理想均衡收益的條件,最后提出策略及建議使得二者在博弈過程中最終能達到最理想狀態。
關鍵詞:公路貨運;博弈;交通檢查;超載
中圖分類號:F50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100(2008)01-0113-03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ncept and phenomenon of over loading of highway freight and the related rules on how to deal with overloading freight in highway code.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y and suggestion in making an ideal state between overloading freight and highway code, by setting the dynamic game model to analyze the unbalance income between overloading and traffic checking, using the contradict derivation method to get the ideal balance income.
Key words: highway freight; game theory; traffic checking; overloading
0引言
公路貨運超載是指貨運汽車所載貨物量超過車輛的核定載重[1]。2006年廣州物流協會、廣州市(個協)運輸協會牽頭,聯合《廣州日報》、《民營經濟報》、《大物流》、《物流世界》等媒體對廣州市的各貨運站場、貨運企業和個人展開了歷時一個月的調查,在此次聯合調查所接觸到的從事公路貨運企業和個人中,涉及超載的占99%[1]。資料顯示,從事國內貨運市場的,一般超載都在核定載重的3~5倍,而且有些沒有合法手續的黑車超載量更為嚴重。其形成有一定的歷史背景:
(1)汽車生產廠商為追逐市場效益而對車輛的“大噸小標”使超載在硬件上得到了支持。
(2)體制原因,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物資流通是由國家政府來統一協調,為了滿足工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公路貨運為完成定額的運輸業務,“合理”地選擇了超載。
(3)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初級階段,運輸車輛相對缺少也在一方面引發了超載的可能;市場經濟發展和深入,自由競爭導致的投機和惡性的人為因素以追求“多拉快跑”為目的的競爭手段促成了超載風的形成。
(4)政府對貨運市場缺乏系統和全面的監管;貨運市場的自發形成的原因使其本身沒有規范和游戲規則;區域性的保護和“欺行霸市”行為的存在。
(5)無證車輛的參與經營導致貨運價格競爭失控。
目前公路貨運的超載現實,其形成的歷史背景涉及多方面的因素,而形成過程也不是一朝一夕,這里面有經濟發展的特定因素,也有體制和政府協調方面的弊病。在貨運市場中形成的是意識和表現形式上雙重的對超載的跟風,并且有一定的泛行業性質和普遍性。
而我國交通法規對待貨運超載有明確規定:各地交通、公安部門必須堅持卸載與處罰相結合的原則。對車輛第一次超限超載且能主動卸載的,以教育為主,不予罰款,不收取公路補償費,但在車主道路運輸證上進行超限超載違章登記;對于車輛超限超載超過2次(含2次)的,除實施卸載和登記外,將按照法律法規進行處罰。實施卸載一般由交通、公安部門的執法人員告知車主或者司機自行卸載。需要提供協助卸載和保管貨物的,相關的收費標準由省級價格主管部門核定。卸載貨物超過保管期限經通知本人不運走的,按規定變賣,扣除相關費用后,通知當事人領取。逾期不領取的,上繳財政[2]。
由此可見,超載一旦被發現,不但給貨運承擔人造成了損失,也給客戶帶來了諸多不便;但是貨運方不選擇超載,收益卻得不到保障。于是,貨運部門與交通管理部門之間就產生了博弈。
1博弈模型分析
1.1模型的建立
(1)現實貨運過程中,貨運公司選擇超載的收益明顯大于選擇不超載的收益。以目前的貨運市場需求來看,超載的貨運服務因為節約成本而受到客戶的青睞。
(2)貨運公司選擇超載破壞道路建設、維護,同時也危及到了部分人的生命、財產安全。
(3)交通管理部門不嚴格執法,不檢查超載,是對工作不負責任,對危及人民生命財產的不良行為視而不見,并且不能創收。
(4)交通管理部門檢查超載,造成人力、物力投入過大,并且衍生部分工作人員的腐敗問題,同時,也給地方經濟的發展帶來了阻礙。
1.2.2對現實問題博弈的理論分析
1.2.3對現實問題博弈的客觀分析
從實際出發,在博弈過程中無論貨運部門選擇超載或者交通管理部門選擇檢查超載,雖然結果可能對某一方有利,但是這并不是最理想的結果。博弈過程不管怎么變化,其結果都要達到一種均衡。而近些年的事實表明,我國的貨運和交通管理這兩個部門的博弈卻始終不能達到理想狀態,這說明沒有制定完善的游戲規則和監管政策。
2策略及建議
顯然,我國現行的行業規則以及政策法規很難讓上述納什均衡成立,這說明行業的游戲規則以及政策法規存在不足,需要進一步完善后才能經過市場調節并使兩部門的博弈趨向最佳均衡狀態。
2.1行業內企業或個人聯盟、聯合,組成共同體,以節約成本,提升競爭力。當前貨運業以小公司和個體為主,由于其資金投入相對過大,管理經驗不足,議價能力不強,造成了貨運成本過高,貨運危險系數增大,貨運價格因惡性競爭而跌入低谷等等一系列的問題。目前最好的解決方法是采取行業內企業或個人聯盟、聯合,組成共同體,以節約成本,實現資源共享,提升競爭力,彌補自己的不足。
2.2積極和媒體、行業協會、相關政府部門協商,尋求合理整治的辦法和規范行業市場。依靠媒體宣傳讓客戶了解貨運市場的行情,深入了解超載的危害;依托貨運行業協會的力量,統一業內游戲規則,避免出現內部惡性競爭的局面;政府有關部門也應該出臺相關的保護措施來維護貨運人的經濟利益,從根源上切除超載的毒瘤。
2.3嚴厲打擊汽車生產廠商為追逐市場效益而對車輛的“大噸小標”。這樣會讓貨運汽車從自身運載能力上不可能超載,我國貨運汽車行業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形成“大噸小標”的不良傳統,消除“大噸小標”需要政府有關部門狠下功夫。
2.4出臺新的貨運價格,促成貨運行業良性發展。根據調查數據顯示:廣州至北京的重貨運費是:400元/噸,一輛核載5噸的車由廣州至北京來回的過路、過橋費大概要4 500元,油費也要4 500元,再加上車輛折舊和人工工資,總的成本需要
12 000元左右,如果按核定的5噸來裝貨,那么運費遠遠夠不上本錢,想保本要超4倍才行。價格問題也是公路貨運超載的根源問題之一,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政府部門、貨運行業、客戶等多方面協作,制定合理的有利于各方利益的貨運價格,以促成該行業的良性發展。
2.5加大政策法規宣傳力度。貨運也受到法律法規的約束,交通管理部門對交通法規應進一步擴大宣傳,表現出制止超載的決心,在體制上、意識上統一協調,讓全民了解更多的交通法規知識,從思想意識上杜絕超載。
2.6受服務對象大力協助。受服務對象應在經營選址、包裝、裝卸等方面做好規劃,節約自己的成本,協助貨運業發展,形成供應鏈的良性循環,對貨運企業和受服務對象都是增大收益的好辦法。
2.7交通管理部門變監管為服務,促進貨運發展。除了監督外,交通管理部門應該轉變思路,變管理部門為服務部門,處處為貨運人著想,以“促進交通、繁榮經濟”為目標,并可以通過“一對一、一對多”幫扶,讓貨運人在思想上、意識上、業務上、行動上、效益上有更大的突破;此外,嚴厲打擊無證車輛的參與經營導致貨運價格競爭失控以及服務質量的下降,保障合法貨運人的權益。
改革需要一個逐步的過程,等行業游戲規則和政策法規逐步完善以后,也就逐步完成了貨運行業的重新洗牌,貨運市場的構成也就開始向集約化發展了。到那時,貨運人不會超載,交通管理部門也不會為超載而“付出”了。自然,貨運部門與交通管理部門的博弈也就達到了最佳均衡,我國的貨運業也就能更好地服務社會了。
參考文獻:
[1] 廣州物流協會. 公路貨運超載現象[EB/OL]. (2006-11-23)[2007-05-14]. http://info.jctrans.com/luyun/glcz/20061123349929.shtml.
[2] 吳廣謀. 數據、模型與決策[M]. 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3:188-193.
[3]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道路交通安全法,2004-05-01.
[4] 梁小強. 完善車輛超限超載的法律法規是治超的關鍵[J]. 山西建筑,2006(18):191-192.
[5] 趙元天. 治理公路超載超限運輸的建議[J]. 公路與汽運,2007(1):32-33.
[6] 李麗,曾博. 從超限超載論道路貨運市場上的政府管制[J]. 交通企業管理,2007(2):69-70.
[7] 崔向東. 公路車輛超載的影響分析[J]. 科技信息,2006(07X):214.
[8] 方匡南,謝佳斌. 貨車超載背后的經濟因素分析[J]. 中國統計,2006(11):9-1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