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零售行業的迅速發展以及大量外國零售巨頭的涌入,零售業的競爭日趨白熱化。我國大部分零售企業尚處于整合、發展期,經營和管理水平落后于國外同行,尤其是作為零售企業核心技術之一的庫存控制存有諸多缺陷。如何合理庫存,加快資金周轉,提升企業競爭力是我國零售企業必須解決的課題。
關鍵詞:零售企業;庫存;庫存控制;首配
中圖分類號:F253.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100(2008)01-0116-03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retail business and the rush of foreign retail gaints into Chinese market, competition in retial business is increasing furiously. As most of China's retail businesses are still in their integrating and developing stag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expertise lags behind their overseas counterparts, intensively manifested in their stock control problems. How to rationalize stock level, speed capital turnover, elevate business' competitiveness has become a hard nut for China's retail usiness to crack.
Key words: retail business; stock; stock control; first distribution
近年來,隨著我國零售行業的迅速發展以及大量國外零售巨頭的涌入,我國零售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許多零售企業收益率日趨下降,甚至面臨競爭出局的尷尬境地。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目前我國大部分零售企業尚處于整合、發展期,經營和管理水平落后于國外同行,尤其是作為零售企業核心技術之一的庫存控制存有諸多缺陷,致使企業積壓大量庫存,占用有限的銷售空間與資金,削弱了企業的競爭力。因此,分析零售企業不合理庫存形成的原因,以及研究如何有效控制庫存,已成為廣大超市及零售企業不可回避的問題。
1庫存積壓給零售企業造成的影響
庫存積壓將直接威脅到零售企業的成功運營。這是因為對于零售企業而言,其庫存水平一般需要維持在銷售額的1.5倍左右。以擁有50家門店,單店日銷售額50萬元,銷售毛利率20%的連鎖零售企業為例,其每月需投入在支持銷售產生的存貨資金至少需要9億元。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零售企業經營的實質是庫存周轉。零售企業庫存積壓,會對企業造成以下方面的影響:
1.1過量庫存造成大量退貨費用。由于零售企業面對的是瞬息萬變的銷售市場,企業難以實時對市場作出反應,通常都是提前采購各類商品。這種售前大量采購的行為往往會產生大量滯銷商品,從而導致大量庫存積壓和隨之而來的大量退貨。大量的商品退貨,會產生一系列的物流費、退貨商品損傷或滯銷而產生的費用以及處理退貨商品所需的人員費等各種事務性費用。
以浙江某大型零售企業為例,分析退貨對企業的成本影響:該零售企業在浙江全省擁有300余家門店,2006年完成銷售50億多元,配送運輸總費用3 350萬元,但其中用于各門店滯銷商品退回配送中心的運輸費用是350萬元,即退貨運輸費用占了企業總運輸費用的10%以上。配貨運輸費率是0.84%,而退貨商品運費率高達1.33%。除運輸費用外,再加上各門店的退貨整理、配送中心的接收整理、信息處理所發生的人工費用,以及商品損耗等費用,該企業2006年用于退貨或由退貨引起的費用竟高達1 850萬元左右,大大影響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1.2占用有限銷售空間,造成大量銷售機會損失。對于廣大零售企業來說,銷售場地通常是購買或租用的,由于需要比較好的經營環境,場地通常選擇較為繁華的商業地帶,其地價或租金當然不菲,企業經營成本很高。因此,零售企業如何利用有限的銷售場地,提高賣場的利用率,實現商品最大銷售量和獲得最大利潤,是零售經營者重點需要關注的問題。
目前,國外一些零售巨頭的零售賣場中,主要通過小批量、高頻率進貨方式,在有限空間的賣場擺放盡可能豐富的商品,以此來實現企業經營目標。然而,我國廣大零售企業還普遍實行前店后庫的經營模式,貨架中單種商品占用空間較多,而商品品種少,整個賣場利用率不高,造成大量銷售機會損失,削弱了零售企業的競爭力。因此,零售經營者需要合理規劃庫存,提高場地利用率,為消費者提供良好消費環境和所需商品。
1.3超量庫存占用有限資金,降低資金周轉率。對于任何企業來說,如何利用有限資金進行合理投資,實現利潤最大化永遠是不懈追求的目標,而提高資金周轉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途徑之一。零售行業商品更新快以及競爭激烈等特點,促使商家需要盡快地實現商品銷售,收回投資。如果企業投資或管理不善,對消費市場缺乏科學預測分析,對當地居民的消費口味和消費層次缺乏調查,不熟悉新產品成長期的銷售特點等,往往會造成企業過量采購,導致企業大量庫存積壓和資金周轉不暢,使企業陷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因此,零售企業必須從滿足消費者實際需求出發,科學預測消費趨勢,采購合適和適量的商品,做到采銷兩旺,加快資金周轉率。
2零售企業的庫存成因分析
2.1超市POS系統與供應商供貨系統溝通不暢。目前我國許多零售企業還沒有與供應商建立長期穩定的戰略性供需合作關系,彼此缺乏及時、暢通的信息交流。一方面,零售企業為了保護商業秘密,不愿把相關庫存和銷售信息及時與供應商分享,致使供應商無法及時了解零售企業的實際銷售和庫存狀況,不能進行科學供貨。另一方面,企業為了減少因缺貨而導致喪失銷售機會的可能性,經常會持有遠遠多于消費者實際需求的庫存。同時,大多供應商目前還沒接受由供應商控制零售商庫存的管理思想與理念。零售商和供應商之間尚處于單純的供給關系,合作形式通常呈現間歇狀況,沒有形成供應鏈戰略伙伴關系,缺乏實時、有效的信息交流,造成零售商被迫地大量采購商品,形成庫存積壓。
2.2在架監控力度不夠,導致盲目補貨。零售企業是通過在賣場擺放商品進行銷售的形式經營。由于人們消費需求通常是相對集中和相對分散,以及其他市場不確定因素,各種商品每日的銷售情況各不一樣,需要實時監控和及時補貨。然而,在我國一些零售企業中,由于架監控力度不夠,經常出現某些貨架缺貨而另外一些貨架商品無人問津的情況。此外,隨著季節的輪換和消費者消費習慣的不同,各種在架商品的銷售數量會大相徑庭,如果沒有及時監控,企業容易作出盲目采購,再加上原本滯銷的商品積累,庫存積壓日趨增多,加重了企業負擔。
2.3新開門店商品首配缺乏科學性。近些年,零售企業為了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紛紛實行擴張策略。但對于新開門店,很多企業通常缺乏完整、科學的商品配貨方案。大多數零售企業在進行新店首配工作時,沒有針對特定地區、特定門店作個性化分析,僅僅根據新門店的面積以及當時的季節特征來進行基本配類和配貨。此外,由于新開門店中往往以沒有經驗的新員工居多,即使是從別的門店調來的經驗豐富的店長,針對新的門店也顯得猶豫不決,大多憑個人的感覺進行,盲目要貨現象比較嚴重。同樣以浙江某大型零售企業為例,該企業近三年來新開連鎖門店的首配商品退貨率始終保持在30%以上,對企業造成極大的浪費。
2.4市場環境不穩定,導致供需失衡。零售行業是充滿變化和不確定因素的行業,影響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因素多。通過市場調查發現,我國消費者目前對商品的忠誠度非常低,消費者會受他人或輿論等影響,經常改變其消費行為,導致供需不平衡。此外,受政治、氣候、衛生等影響,各種商品的銷售還會出現大起大落的現象。例如,2006年由于受暖冬氣候的影響,很多超市門店的羽絨服銷售數量遠遠少于往年,造成大量的庫存積壓。因此,零售企業如何規避市場環境變化帶來的影響,建立快速反應機制,是擺在廣大零售經營者面前十分棘手的難題。
3零售企業控制庫存機制與策略
3.1與供應商建立穩定供應鏈合作伙伴關系。目前,國外的一些零售巨頭,為了減少采購壓力,采取與供應商建立長期合作聯盟。零售企業按照合作協議,通過通暢的信息渠道,及時向供應商通報相關商品銷售信息。供應商根據零售商的銷售狀況,計算出零售商各種商品實際庫存量,確定補貨量,并及時制定補貨方案。
由于我國廣大零售企業的經營理念差異較大,相關設施設備也不盡相同,難以與供應商間建立穩定的合作伙伴關系。為提高零售企業競爭力、與供應商一起實現雙贏,應做好以下方面工作:首先,供應商和零售商應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消除隔閡,并逐漸向供應商控制庫存轉變。其次,供應商和零售商之間應建立通暢的信息溝通渠道,實現信息共享機制,尤其是零售商采購系統與供應商供貨系統實現無縫對接。再則,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利益,都有自己獨特的企業文化和經驗方式,因此需要在利潤分配、文化兼容、財務穩定和管理進行協調,達成一致。此外,供應商和零售商就市場狀況聯手采取相應營銷手段,實現快速補貨,促進商品快速銷售。
3.2加強在架商品盤點,完善后臺信息處理。賣場貨架商品的充實狀況,是零售企業滿足消費者消費需求能力的體現。零售經營者需要定期加以檢查,或通過產品經銷代理人參與日常貨架的管理,避免貨架因商品熱銷而出現缺貨現象。在架商品盤點一般只適用于商品品種和數量較少的零售企業;對于商品繁多的企業,一時很難精確獲得商品的庫存量。
此外,零售經營者也可以選擇后臺數據處理,對賣場庫存實現實時監控。這種方法克服了在架盤店所需時間長、數據不精確、工作量大的不利因素。通過后臺數據處理系統,可以在很短時間之內得到各種商品實際庫存和銷售狀況,便于企業科學制定采購方案。
3.3做好市場調查,進行合理的商品首配。新開門店擁有的商品是否充足,以及商品是否符合當地消費特點,直接關系到企業能否吸引顧客和占有市場份額。因此,新開門店除了要重視選址之外,還需開展市場調研,徹底了解當地消費者的消費狀況和消費文化,進行合理、高效的商品首配。
首先,零售企業應充分調研每個新開門店的地區消費差異、季節性銷售差異以及當地競爭狀況??深A先由首配人員到需新開門店的地區進行實地的調查了解當地消費習慣、消費層次、消費結構等有關各項涉及到商品首配的問題。然后有針對性地進行商品首配,以確保首配第一輪商品的適銷率,從而降低目前新開門店首配商品致使退貨居高不下的現象。
其次,在確定新品首配數量時,應充分考慮各門店的規模大小、銷售規模、各門店市場的差異化等,增加新品首配時的柔性化成分。如:首先對各門店進行新品的預告,然后結合總部下達指標與門店要求數量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新品的首配;同時應以最小包裝或貨架最小陳列量為配貨原則,保證商品在大多數門店都能得到良好銷售,沒有或減少新品退貨情況的發生。
3.4建立和健全庫存考核制度。零售企業需根據公司實際制訂切實有效的庫存考核制度,用以規范和管理各門店的經營行為。各門店店長需正確運用庫存控制相關理論,確保庫存合理化。同時,企業還可建立相關的獎懲制度,例如設定一個合理、科學的庫存基數,并以此基數為考核標準,對超過此基數的門店店長進行一定的處罰;對于低于庫存基數的門店店長進行獎勵。充分發揮店長在各自門店庫存控制中的作用,確保庫存維持在合理水平,減少退貨情況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董超. 超市店長[M]. 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5.
[2] 黎作新. 銷售渠道管理[M]. 廣東:廣州音像出版社,2004.
[3] 胡鋼. 現代超市連鎖店特許店國際標準化運營通用管理與成功案例典范[M]. 北京:新華出版社,2003.
[4] 侯章良. 超市管理實務手冊[S]. 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5.
[5] 徐子蒙. 超市采購[M]. 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