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物流企業內部核心競爭力的培育與提升,有利于物流企業資源的整合,是企業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市場中致勝的秘密武器。論文從核心競爭力內涵分析入手,對物流企業核心競爭力及物流企業資源整合進行探討,并對基于核心競爭力的物流企業資源整合的整個過程進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以求為我國物流企業構筑起動態競爭優勢,打造常青企業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核心競爭力;物流;資源整合
中圖分類號:F2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3100(2008)01-0009-04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enterprise core competence is conducive to the integration of logistics enterprise resource and is the secret weapon, which the enterprises win in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content of the core competence, then discusses the logistics enterprises core competence and logistics enterprises resources integration. Paper analyses and research deeply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logistics enterprise resource integration based on the core competence, so as to supply some theories to build the dynamic competitive advantages for logistics enterprises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 core competence; logistics; resource integration
為了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市場中持續制勝,企業就要在產品功能、質量、成本、服務等滿足顧客需要的要素方面比競爭對手做得更強更好。那么,怎樣才能實現呢?中外企業的經驗說明,用有限的資源,做自己最擅長的事,就可以在競爭中領先對手,保持企業的持續發展。
1核心競爭力分析
1.1核心競爭力的內涵
“核心競爭力”這一術語出現于1990年。著名管理專家C.K.Prahalad和Gary Hamel在他們所著的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書中指出:“核心競爭力是在一組織內部經過整合了的知識和技能,尤其是關于怎樣協調多種生產技能和整合不同技術的知識和技能?!毙蜗蟮卣f,一家多元化經營的企業好比一棵大樹,核心產品(即核心零部件)是樹干,業務單位是樹枝,樹葉、花朵和果實則是顧客所需要的最終產品。而支撐著所有這一切的正是企業內部能力的不同組合。而核心競爭力實際上是隱含在核心產品(核心零部件)里面的知識和技能或者它們的集合。
核心競爭力是企業持續競爭優勢的源泉,然而它本身不會自動轉化成競爭優勢。如果沒有相應的機制和條件加以支持,核心競爭力將毫無價值。也正是基于這一點,如今人們又把核心競爭力的外延拓展到企業的方方面面,包括各個職能系統,而不是象過去那樣主要局限在研究開發和產品生產上。
1.2核心競爭力的特征
明確核心競爭力的特征,有利于辨識企業內部的核心競爭力,從而為核心競爭力的培育與提升奠定基礎。
(1)用戶價值性。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獨特的競爭能力,它必須特別有助于實現用戶所看重的核心價值。用戶價值除了體現在用戶所看重的核心價值上外,還包括企業對用戶價值的維護和增值,它包括價值保障、價值提升、價值創新三個方面。價值保障是一個價值傳遞的過程,它要求在不斷降低成本的同時,保證價值的有效傳遞,保證產品價值和顧客可接受的價值不受影響;價值提升是一個增值的過程,是對現有產品和服務進行不斷改進以提高產品和服務的價值含量;價值創新則是一個創造過程,是企業運用核心競爭力開發研制全新的產品和服務,以滿足客戶新的需求。
(2)延展性。延展性是指企業能夠從核心競爭力衍生出一系列的新產品和新服務以滿足客戶的需求。核心競爭力有從核心競爭能力→核心技術→核心產品→最終產品的延展能力,即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包含著一項或幾項核心技術,而這些核心技術相互配合形成一個或多個核心產品,再由核心產品衍生出最終產品。這個延展過程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主導力量。核心競爭力的延展性使企業能夠較大程度地滿足客戶的需求,不僅是當前的需求,而且包括了潛在的需求。延展性使核心競爭力更能保證企業多元化發展的成功。
(3)獨特性。獨特性又稱異質性,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必須是獨一無二、為企業所特有,沒有被當前和潛在的競爭對手所擁有。獨特性還要求核心競爭力具有不可模仿和難以被替代的特性。如果核心競爭力容易被替代或模仿,則意味著這種競爭力很弱,無法給企業帶來較大的和持續的競爭優勢。

核心競爭力是企業在其長期經營活動中以特定的方式、特定的技術軌跡逐步積累起來的,它不僅與企業獨特的技能與訣竅等技術特性高度相關,還深深印上了企業組織管理、市場營銷以及企業文化等諸多方面的特殊烙印。因此核心競爭力很難被競爭對手完全掌握而輕易復制,更難進行市場交易。企業核心能力的異質性,不僅決定了企業的異質性,也決定了不同企業的效率差異、收益差別與發展潛力。正如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所言:“創新(能力)是海爾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因為其不易或無法被競爭對手模仿?!?/p>
(4)動態性。企業核心競爭力是在長期的經營實踐中逐步積累形成的,它作為支撐企業長期發展的主動力,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其生命周期也遠遠超過了一般產品。但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總是與一定時期的產業動態、管理模式以及企業資源等變量高度相關的。隨著時間的推移,企業核心競爭力必然發生動態發展演變,經歷產生、成長、成熟、衰亡等階段。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生命周期可劃分為以下幾個階段:無競爭力階段、一般競爭力階段、初級核心競爭力階段、成熟核心競爭力階段、核心競爭力弱化階段、核心競爭力新生階段。
企業核心競爭力在形成以后,就面臨再培育和提升的問題,否則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核心競爭力也會逐漸失去其競爭優勢,淪為一般競爭力,甚至完全喪失競爭優勢。因此,企業若想長久保持核心競爭力的領先優勢,就必須對核心競爭力進行持續不斷的創新、發展和培育,要根據產業的發展方向、管理的更新趨勢以及企業自身資源的發展狀況,對企業的核心資源重新配置與定位,實現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及時躍升,以維持和擴大核心競爭能力的競爭優勢。
1.3核心競爭力的形成和提升
在核心競爭力的觀念進入企業領導人的意識之前,核心競爭力的形成,是一種無意識的企業行為的結果。其形成和成長的速度和強度,同企業有意識的塑造和提升行為的影響相比,要慢得多,弱得多。與此相比,根植于核心競爭力觀念的企業領導人,往往能夠在認準市場需求和產品技術變化趨勢的基礎上,對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進行準確定位。然后他們建立相應的企業機制,配備相應的環境條件,來塑造和提升核心競爭力,并將其轉化成競爭優勢。同時,這一切反過來又進一步增強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培育和提升核心競爭力,并把它轉換成競爭優勢的機制,一般包括企業的組織結構和流程制度,而管理風格、企業文化和資源狀況則構成了轉換環境。成功的企業往往能夠完善這種轉換機制和環境條件,從而實現以核心競爭力制勝。以高屋建瓴之勢首先打開歐美家電市場的海爾公司就是這樣的一個企業。創新能力是海爾的核心競爭力,這種能力的形成以及顯示出來的競爭優勢,得益于海爾文化的完善。在海爾,創新能力同企業文化水乳交融,總裁張瑞敏對此的解釋是:“創新是海爾文化的價值觀?!?/p>
2物流企業核心競爭力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運用核心競爭力來評價一個物流企業的運作水平和保障能力。物流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具有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本特征,但對實際的企業而言,確實很難評價一個物流企業與別的企業相比有更優的核心競爭能力。為進一步界定物流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內涵和表現,形成規范化和統一化是有必要的,只有這樣,物流企業核心競爭力才不會是一句空話和口號,才能真正的為物流企業帶來理念和運作上的深刻變革,才能使企業在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
根據一些研究和專家的觀點,以及現代社會發展的趨勢和客戶需求,物流企業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具體見圖1。
3物流企業資源整合分析
3.1物流資源整合的內涵
在戰略思維的層面上,資源整合是系統論的思維方式。就是要通過組織和協調,把企業內部彼此分離的職能,把企業外部既參與共同的使命又擁有獨立經濟利益的合作伙伴整合成一個為客戶服務的系統,取1+1>2的效果。
在戰術選擇的層面上,資源整合就是優化配置的決策。就是根據企業的發展戰略和市場需求對有關的資源進行重新配置,以突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并尋求資源配置與客戶需求的最佳結合點。目的就是要通過組織制度安排和管理運作協調來增強企業的競爭優勢,提高客戶服務水平。
物流資源整合是將原本相互聯系卻被分割開來進行管理的各種物流活動,重新整合為一個整體。包裝、保管、運輸、倉儲等原本是一些相互聯系緊密的活動;然而,在實際的生產活動中,這些活動卻是分開來進行管理的。由于社會生產力的高度發展,社會分工越來越細,事物之間的聯系也越來越密切。綜合化、整體化的特點日益突出。
物流本身是一個包含整體觀念的概念。物流是物質從生產者到消費者這一過程的“結構”,物流是這些相關活動的集成。包裝、保管、運輸、倉儲等都只是該“結構”的構成要素。因此,整合物流資源是物流的內涵所決定的。整合、優化是物流管理永遠的主題。
3.2物流資源整合的目標
我國在發展現代物流中存在著一些誤區和一些比較大的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有很多人還沒有真正理解現代物流。一提到現代物流,首先想到的是要建設大型的物流經濟園區,但是規劃之后,大部分依然還是在做傳統的倉儲和運輸業務,理解成完全靠現代化機械來運作的東西。要進行物流資源整合,首先要提高認識,才能明確物流資源整合具體要做的任務。
我們國家現有的物流資源已經很豐富,也可以說我國發展現代物流的基礎設施已經基本完備。第一,我國已經有了一大批傳統的倉庫,這些倉庫面積甚至已經超過了我們對倉儲的需求量,目前還有大量的閑置。第二,這些年來,我國各種運力的發展速度驚人,包括鐵路、公路、機場、港口,以及管道運輸在內的物流基礎設施速度很快。第三,我國的物流設備設施這些年來發展的也非??欤b箱運輸已經成為被普遍采用的一種現代運輸工具,激光導引車、立體化倉庫、自動化裝卸的機械設備在我國也得到了普遍采用。第四,近幾年來,我國對信息化投入的力度也相當大,除了在供應鏈體系方面的信息化改造外,企業和物流流程的信息化改造也已經廣泛地開展起來。
可以看出,我國已具備現代物流的基礎條件,而現在主要問題就是如何把已有的存量資源進行有效配置,如何使資源在整合的過程中形成一個運轉迅速的供應鏈體系,進而形成一個系統,形成一種快速的流程,來提升物流企業的競爭力。
(1)多環節活動。傳統的物流企業根據業務分為水上運輸企業﹑空運企業﹑儲運企業和基于管理的物流企業。在整個物流系統中,這些企業基本上只提供單一環節的服務,或涉足的環節較少。隨著競爭的加劇,市場分工更加明細,大量的制造企業把更多的資源用于增強其自身的核心業務,而要求其物流提供商能夠提供有效的一體化綜合物流服務。綜合物流業務的開展需要實現海陸空等各種運輸方式的一體化和各種物流功能的一體化,這就要求物流企業進入物流系統的多個環節和領域。
(2)規模效益。一方面,物流業務需要使用專門的物流設備及快捷的信息系統,這就需要很高的固定資金投入,并導致固定成本中占很大比例。所以,只有隨著規模的擴大,物流平均成本才會呈現出下降的趨勢,具有規模經濟性,達到盈利目的,保證物流企業的生存。
另一方面,物流業務范圍一般涉足全國甚至國際市場,要求物流企業必須擁有一個遍布全國的網絡體系,才能順利完成每筆業務的收取﹑存儲﹑分揀﹑運輸和遞送工作。
(3)網絡化。提高物流效率的最重要條件是構建現代化的物流網絡體系,包括物流設施網絡﹑信息網絡和業務經營網絡。在物流企業的兼并整合中,經營網絡往往被視為最有效的優勢資源。有關資料表明,全世界跨國公司控制了世界生產的50%,貿易量的60%~70%,對外直接投資的90%??鐕緸榱藢崿F競爭優勢和全球范圍內優化配置資源,要求物流提供商也能提供網絡化﹑國際化服務。
4基于核心競爭力的物流企業資源整合的具體過程
基于核心競爭能力的物流企業資源整合具體過程,首先應認清物流企業核心競爭能力的類型和表現,在此基礎上進行基于核心競爭能力的物流企業客戶市場細分,同時,必須進行各種地對空和資源(如倉儲資源、運力資源和人力資源等)整合和物流企業客戶信息綜合模型的建立與完善,依據系統優化和供應鏈管理的思想方法,采用各種客戶資源整合的方法,對客戶資源進行持續的整合,從而實現規模化、集約化和個性化的客戶服務。下面將逐一進行討論。
物流企業核心競爭能力的識別是一個具體的過程。
第一步:企業現有資源分析
企業現有的資源分析是分析企業的有形資源和無形資源。其中,有形資源包括企業擁有的運輸資源(如車輛和車隊等),倉儲資源(如庫房等)、地理位置資源、物流網絡運作資源和裝卸搬運及其流通加工的設備設施等。無形的資源包括企業的組織資源(企業的內部組織結構)、技術資源(如關鍵的物流信息技術)、人力資源(如企業員工的豐富的經驗、知識、洞察力和對企業的忠誠等)、形象資源(如企業在客戶及社會中的相關形象)和企業文化(如宗旨、理念和價值觀)等。分析這些有形資源和無形資源有利于企業摸清自己的家底,從而為識別核心競爭能力打下基礎。
第二步:物流企業價值鏈分析
價值鏈是識別企業和評價企業資源與能力的有效方法。價值鏈分析將顧客價值作為考察企業核心競爭能力的基本導向,它把企業經營管理作業分為基礎性作業和支持性作業。對于物流企業來說,基礎性作業包括物流市場營銷、物流生產運作(如運輸生產、庫存管理、流通加工和其他增值服務)、物流的售后服務(如客戶回訪等)等。支持性作業包括一般的基礎管理(如行政管理、財務管理、對外公共關系管理)、人力資源管理、采購管理(企業必要的外購資源的采購)等。在審查價值鏈的各項構成中,必須將企業與競爭對手進行比較,并可以采用優、中、差三等對每一項作業進行評定。
第三步:物流企業經營環境分析
物流企業的經營環境分析是對企業經營的宏觀環境、行業環境和競爭環境進行分析與統籌。宏觀環境分析是對社會經濟發展環境、政治與法律環境、科學技術環境、全球化環境等進行分析,宏觀環境將對企業發展的戰略趨勢有重大的影響。行業環境分析是對企業經營環境的“五要素”及其關系進行研究?!拔逡亍笔侵肝锪髌髽I的客戶、物流企業的資源供應商、物流企業的現有競爭者、物流企業的新加入者和物流服務產品的替代品以及補充品。這“五要素”共同作用,決定了行業的競爭性質和程度。
第四步:物流企業SWOT分析
物流企業SWOT分析技術是通過分析企業的優勢、劣勢、機遇和威脅,進一步考察企業的這些業務是否適合企業在其中進行經營,是否能夠建立持久的競爭優勢。優勢評估主要是分析企業較之競爭對手在某些方面具有不可匹敵的、不可模仿的獨特能力。劣勢評估主要是分析企業較之競爭對手在某些方面的缺點和不足。面臨的機會評估主要分析企業所面臨的外部環境變化趨勢中對企業生存與發展具有積極促進作用的方面。面臨的威脅和挑戰主要分析企業所面臨的外部環境變化趨勢中對企業生存與發展具有不利和消極作用的方面。
第五步:找出關鍵的成功因素——企業核心競爭能力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找出物流企業的成功的因素,分析當前的因素是職能性質的,還是僅僅一個物流服務產品的或者是企業整體性質的。因為,人有橫跨企業整體的成功因素差有可能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接著應該分析這些成功的因素與我們競爭者相比有沒有優勢而言,如果沒有優勢是不可能成為核心競爭能力的。然后應該分析這些成功的因素對于未來的發展有沒有市場,能不能給客戶帶來價值。最后應該探討這些成功因素在現在及其未來的環境下能否持久,有沒有其他原因能夠保證其經久不衰。
參考文獻:
[1] 趙國浩. 企業核心競爭力理論與實務[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2] 管益忻. 論企業核心競爭力[M]. 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0.
[3] 顧武,方曉平. 物流企業核心競爭力評估體系的構造與應用[J]. 長沙鐵道學院學報,2003(3):32-34.
[4] 晏衛平,丁秋林. 現代物流企業資源整合模式分析[J]. 公路交通科技,2003(4):15-18.
[5] 謝鵬. 第三方物流企業聯盟的構建和管理[D]. 大連:大連海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
[6] 曹崇智. 第三方物流企業聯盟體穩定性研究[D]. 重慶:重慶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
[7] 周宏. 物流戰略聯盟的組建及運營管理[J]. 商業研究,2006(4):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