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港口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石化產業是南京的第一大支柱產業,因此研究南京港石化運輸對南京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文章介紹了南京港石化運輸的現狀,通過運用有效的SWOT分析法,分析了南京港石化運輸發展的優勢、劣勢、面臨的機遇和威脅,并提出了南京港未來發展的對策及建議。
關鍵詞:南京港;石化運輸;SWOT分析;發展戰略
中圖分類號:F550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100(2008)01-0013-03
Abstract: The port has been an important strategic resou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and regional economy. Petrochemical industry is one of the largest pillars of Nanjing city, so to research the Nanjing port petrochemical-transpor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Nanj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briefly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Nanjing port petrochemical-transport,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advantage and weakness, opportunity and threat which is fac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njing port petrochemical-transport based on SWOT. In addition, the writer propose some reasonabl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njing port petrochemical-transport.
Key words: Nanjing port; petrochemical-transport; SWOT analysis; development strategy
石化產業是南京的第一大支柱產業。2004年南京市石化產業實現銷售收入972.75億元,占全市的30.1%;實現利潤77億元,占全市的38.3%。作為長江干線上最大的港口南京港是中國內河最大的石油、液體化工產品中轉港,最大靠泊5萬噸輪,儲罐種類齊全,適應原油、成品油、乙二醇、對二甲苯、環已酮、液堿、磷酸、瀝青、糖蜜等產品的儲運。
南京港確定其業務發展戰略目標為積極創建現代港口物流體系,建成新生圩-儀征石化物流中心和龍潭集裝箱物流中心。要實現這一目標,還有很多方面需要努力。本文對南京港石化運輸發展進行了系統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對策和建議。
1南京港石化產品運輸發展SWOT分析
1.1內部優勢(S)
(1)地理位置優勢。南京港位于我國沿長江、東部沿海“T”型經濟發展戰略帶結合部和水運、公路、鐵路主要運輸通道交匯點,背靠廣闊的經濟腹地,是長江三角洲地區的主樞紐港[1]。
(2)交通條件優勢。南京港水陸空交通便捷,五種運輸方式使南京港具有得天獨厚的物資集散疏運條件。
水路:東距吳淞口347公里,經長江入海,辟有至美國、日本、香港、歐洲、東南亞等共十幾條國際航線;西達巴蜀,三千噸船舶可上溯至武漢等地。
鐵路:津浦、滬寧、寧皖贛三條鐵路干線在此與鐵路相接。
公路:312、104、205、328四條國道以及滬寧、寧連、寧通等高等級公路網為南京港構造了一個四通八達的輻射區域。
航空:已開通的祿口國際機場使南京成為華東地區重要的國際航空港。
管道:現有魯寧輸油管線,年輸油能力為2 000萬噸/年;甬滬寧輸油管線年輸油能力2 500萬噸/年。
(3)運輸條件優勢。由于長江大橋的限制,南京成為長江深水航線的西部頂點,萬噸級貨輪至南京后就不能再沿江而上,因此使其具備比其他競爭港口更優越的集疏運條件。長江大橋上游武漢、重慶等重化工業比較發達城市的原材料和產品進出口將不得不到南京港進行中轉。南京港特殊的節點位置,使得南京可以將長江中上游的業務盡收囊中。
(4)腹地經濟優勢。南京港地處中國經濟最發達、最活躍的長江三角洲地區,依靠南京的中心城市地位,和臨近蘇南、蘇中等經濟發達區域的地緣優勢,特別是臨近范圍內的金陵石化、揚子石化、揚巴公司、南化集團、儀征化纖等諸多大型石化企業的發展,使港口業務量增長趨勢明顯。同樣,南京港是最靠近南京以上的長江中上游地區的江海換裝轉運的最重要、最經濟、最便捷的江海型樞紐港口,這使得南京港能夠背靠長江中上游的安徽、湖北、重慶等地區,擁有相對于長江下游港口更為廣闊的經濟腹地。
(5)原油業務優勢。南京港是長江沿線唯一原油中轉站和中國內河最大的石油、液體化工產品中轉港。主要從事勝利、任丘、中原三大油田管道原油和內外貿海輪進江原油、液體化工產品的儲存、轉運、分銷業務,過駁、中轉給沿江煉油、加工廠及地方化工、化纖企業。港口全部收入中來自油品,原油(管道、海進江)業務收入占總收入80%以上。
1.2內部劣勢(W)

(1)儲存能力不足。與長江下游液體化工原料儲運公司相比,南京港在儲存能力上處于劣勢,限制了公司港口裝卸能力的進一步發展。主要體現在:儲罐的容量不足,約5萬立方米的儲罐容量僅達到其主要競爭對手的六分之一,制約了儲存中轉數量的拓展;儲罐種類的不足,制約了儲存中轉品種的拓展。
(2)航道淺。長江口以及長江下游航道的整治仍需假以時日,航道水深仍須進一步加深,以滿足到港船舶大型化的需要。
(3)業務結構比較單一,對主要客戶的依賴嚴重,甚至存在南京港收入的半數以上都來自同一家企業的情況。目前南京港超過50%的收入都來自中國石化的沿江分公司。
(4)面臨著管道替代風險。未來長江上游中石化屬下分公司可能采用管道運輸方式輸入原油,將分流南京港海進江原油量。
1.3外部機遇(O)
(1)能源需求不斷增長。隨著我國加入WTO和國內石化行業的快速發展,石油化工液體原料及其中間產品的進出口量和貿易量日益增多,這些石油、化工企業對液體化工產品中轉儲存裝卸的需求不斷擴大,對港口的要求更高。原油消費量增長將帶動資源流動量增加,2005年沿海主要原油接卸港仍保持增長趨勢,吞吐量上升。
(2)我國石化市場發展潛力巨大。首先,我國石化產品市場需求十分旺盛,由于極低的勞動力成本,亞洲地區(特別是我國)石油化工的下游產品產業發展極為迅速,產品已大量涌入美歐市場,其結果是美歐市場的石化產品需求相對萎縮。這種市場需求的地域改變,給我國發展大宗石化產品提供了很好的機遇。其次,我國已進入重化工業時代,推動了石化產品的需求。
(3)長江深水航道整治工程給南京港帶來機遇。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三期工程于2006年9月底開始施工,將耗時3年,主要通過實施疏浚工程,使長江口航道達到12.5米水深,并努力實現12.5米深水航道逐步向上游延伸至南京。屆時10 萬噸貨船可以滿載通航至南京。
(4)長江流域、華東地區及中西部經濟的發展大大增加了運輸量。國家施以浦東為龍頭,以三峽工程建設為契機,帶動長江沿線經濟發展的戰略。在此戰略的導向下,沿江地市開始實施經濟總體實力的提升和外向度的加大,這使能源的運量增長成為必然,從而為港口發展提供了機遇。此外,西部地區是南京港的間接腹地,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將極大地促進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南京港作為承東轉西的重要港口,將在西部開發的進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5)把上海建成國際航運中心這一目標的提出,將為包括南京港在內的江浙港口帶來機遇。國家宏觀發展政策必將向這一地區傾斜,從而推動以上海為中心兩省一市的港口發展。上海作為國際航運中心,其自身港口發展潛力與國際航運中心標準還存在較大差距,這就使其必將向江浙港口尋求支援。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設還將使進江航道的整治提上議事日程,長江航道的整治將有利于提高南京港的吞吐能力,對南京港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南京有可能發展成為長江沿線僅次于上海的國際航運副中心[3]。
1.4外部威脅(T)
(1)長江沿線港口競爭激烈。對于南京港來說,雖然原油業務尚未發現來自其他港口明顯的競爭壓力,但是成品油、液體化工產品的業務處于具有一定競爭程度的市場環境中。周邊地區主要有蕪湖、揚州、鎮江、江陰、泰州、蘇州和南通等港口。太倉港區石油化工儲運初具規模,港區現己引進各類項目80多個,總投資額超過35億美元,己形成全國最大的高級潤滑油生產和倉儲基地、江蘇最大的PVC生產基地以及31.3萬立方米的石油化工品倉儲中轉基地。常熟港區主要經營乙二醇、甲苯等20多個品種的化工品,有20多個儲罐,其中以乙二醇為主。此外化工部定點建立了以氟化工生產為主的常熟國際化學工業園,總投資達2.36億美元。另外,南通正在建造的洋口港也是不容忽視的。
(2)船舶大型化具有一定的影響。船舶大型化是目前國際國內航運的一個必然趨勢,而船舶的大型化要求航道的深水化和港口設施設備的現代化,對掛靠港的自然條件、裝備條件、裝卸效率、管理能力等都提出了極為苛刻的要求。
(3)儀長管線的開通使得原油業務流失。魯寧管線原油不再通過南京港碼頭過駁中轉,而是直接通過中石化儀征分輸站進入儀長管線,輸送至沿江各大煉廠,這對原油中轉總量產生了很大影響。
2南京港石化運輸發展對策與建議
綜合內、外環境及發展趨勢分析,結合南京港發展現狀,運用SWOT分析法,把南京港發展的有利因素(內部優勢和外部機會)與不利因素(內部劣勢和外部威脅)進一步總結歸納,得出南京港SWOT分析如表1。
從表1可以看出,南京港石化運輸發展存在著內部優勢和外部機會,同時也存在著內部劣勢和外部威脅。如何揚長避短,抓住機會,應對威脅,是港口發展所面臨的重要問題。
2.1轉變觀念,建立面向市場的管理、決策與經營機制
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南京港應積極轉變思想觀念,以市場和客戶為導向,以效率和效益為中心,以質量和服務為宗旨,以改革和創新為動力,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建立以市場和客戶為中心的快速反應決策機制;建立以效率和效益為中心的現代管理機制;建立以質量和服務為中心的生產經營機制。
2.2繼續加快港口建設步伐,優化儲罐結構
在未來幾年要繼續加快港口投資建設步伐,重點關注碳鋼儲罐擴建工程的建設進程,為了解決企業面臨的業務結構比較單一和儲罐的容量及種類不足問題,應該盡快把募集資金抓緊投入到位,優化公司的儲罐種類及構成,以多品種、多容量來滿足用戶需要,力爭在市場競爭方面有新的較大突破,從而規避由于產品相對單一而帶來的風險,進一步加大市場開發的力度,做大成品油,做強液體化工。
2.3積極采取聯合與合作戰略,加強資本運作
隨著我國港口體制改革的逐步實施以及《港口法》的頒布,港口的固有的單一投資格局已經不適應現代港口之間的競爭和港口自身的發展,南京港要加強資本運作,積極采取合資、合作等方式,引進資金、技術和管理,盡快提高港口生產能力和服務水平。南京港應主動對外開放,尋求合作,引進外資。同樣,為了建設長江流域的航運中心,南京港完全可以考慮與長江中上游港口和大貨主進行聯合,從而更加進一步牢固南京港與中上游地區的聯系,強化南京港在中上游的地位。
2.4加強市場及宏觀政策研究,積極參與市場競爭
南京港要加強與政府部門的溝通,及時掌握國家有關政策的變化,研究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和國家經濟政策,不斷提高預見能力、決策能力和應變能力,要積極拓寬發展思路,努力尋找新的戰略合作伙伴,積極爭取與中化集團、中石油等大公司的合作,進一步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快速做大、做強成品油及液體化工市場,積極爭取國家成品油儲備庫的建設項目落戶公司,努力做到多元化發展,爭取在港口衍生業務上能夠有所突破。
2.5加強與內陸腹地的緊密聯系
與內陸的緊密聯系是現代港口競爭的一個重要措施。南京港應采取請進來和走出去的方法,加強與內陸地區貨主的溝通,做好港口優勢與服務產品的宣傳工作。選擇適當的地點與伙伴,開展合資與合作,穩定貨源,如四川、重慶、長沙、南昌、九江、安慶、合肥等。
2.6要穩定現有核心客戶業務,發掘新客戶
客戶與企業息息相關,在當前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必須要把好客戶這一關。對于核心客戶,要繼續加大合作力度,使其成為穩定的收入來源。同時還要發展新業務,抓住我國石化市場開放的有利時機,積極尋求為國家大型石化集團以外的其他石化企業提供倉儲中轉服務,繼而拓寬發展思路,拓展其他港口及其衍生業務,增強公司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闞家軍. 南京港在地區物流發展中的幾點思考[J]. 水運管理,2001(10):3-6.
[2] 熊瑞,范生海,顧曉麗. 南京港集裝箱運輸發展戰略分析[J]. 中國水運,2006(12):18-20.
[3] 李玉連. 南京港吞吐量預測及發展對策研究[D]. 大連:大連海事大學,2000.
[4] 趙剛,封學軍,朱超. 日照港發展的SWOT分析[J]. 水運工程,2005(12):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