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前后,商品房大興,人們興致勃勃地裝修、入住,美滋滋的。但是很少有人想到,我這個房子能住多少年,下次裝修怎么辦?我也是那時喜滋滋入住的北京人之一,如今這個家愈發顯得不方便,終于下了決心,重新來一遍吧!
我遇到了若干大大小小的難題,在一一破解的過程中,也一一虔誠地記下來,為的是給有同樣打算的讀者提供一次直觀參考!
上集:騰空的“壯舉”
家具成為最大的貶值品
二次裝修遇到的第一個難題,不是財政預算,不是設計施工,而是你積攢10年的東西往哪里放。
出路之一,賣掉!出路之二:找個鄰近的房子暫時存放。出路之三:送人。實現第二條難上加難,如今寸土寸金,人家憑什么讓你白用空間?就是找到了空房子還得雇人搬運,勞民傷財,基本不可取。
于是我采取了賣掉和送人并舉。但是問題來了:所有的家具、電器,賣掉均非常不值錢,每件幾十元到一二百元,不管你是實木的還是板式的,因為樣式已經過時,均為同價。全家的家具算下來不過千把塊錢。看來還是送人比較劃算。
10年書山書海的革命
對于書的處理,必須重寫一筆。因為大小有一點文化的人,書都是家中最大的“腫瘤”。
雖然只是10年,多年的工作學習經歷,我們夫妻二人攢了一面墻書柜的書籍,全部留下,工程太過浩大。于是我們選擇了處理。留下線裝書、成套的書、工具書和部分世界名著,整整裝了六七只箱子。剩下的還有三百多本,依依不舍地送到中國書店,對方以每本1~2元收購了1/3,主要是圍棋書、文史書、傳記、小說;其余的經濟類、政治類、專業類,一律拒收,最后只好都賣了廢紙。
朋友都不解:你不過啦!讀書人不留書,你“焚書坑儒”???
都不是!有人說過一句經典的話:空間也是生存的質量!我們的住房本來就不大,為什么要讓自己被滿眼的東西堵得透不過氣來?
臺灣作家梁鳳儀曾經坦言:她的新居沒有書架,因為不經過整理的信息是廢信息,不讀的書無非是附庸風雅,并無用處。我和愛人都中年已過,我們希望今后的生活更加自由舒適,讀了一輩子文字,何必晚年還要埋在文字之中呢?對于書的處置,幾乎不用溝通就二人雙手贊成了。
就在書柜收拾到最后時刻,我發現了一個塵封的方匣,是還沒有拆封的禮品,標題是“電子圖書館”,一看目錄,幾乎囊括了四書五經、古代、現代、近代所有中外名著和各種辭書,內容等于所有我賣掉的書和留下的書的好幾倍。其重量和體積不過相當于一本16開書而已。我望著這寶貝不禁啞然失笑——其實留下這一本已經足矣!
如果你不是藏書家,那么對“書”的“觀念”,也與時俱進吧!我認為這是家庭“精簡”的革命性理念。
別錯過這次清倉的機會
一個人時間長了要清理生理垃圾,一個單位時間長了要清理廢舊物資;一個家庭同樣面臨幾年一大清理的需要。但是一般人都有惰性,得過且過,往往使家里堆積了很多棄之可惜食之無味的“雞肋”,如:各種禮品獎品,樣式過時或尺寸不合適的半新衣服,多余的鍋碗瓢盆,各種一年用一次半次又舍不得扔的半新物品,以及積壓的工藝品、干貨、中西藥等等。二次裝修實際上是讓“家”輕裝上陣。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如果你是一個愛扔東西的人,一般可以維持10年的破爛承受力;如果你不愛扔東西,恐怕8年就不行了。美國人有個統計,他們一般是平均7年搬一次家或者重新修整一次。
給家減肥,要痛下決心,不能什么都舍不得,瞻前顧后。現在成千上萬的人花錢減體重,就是觀念更新的結果。目前發達國家扔廢品經常要倒交錢,我們還沒到那個程度,很多東西賣了,既可以減輕負擔,又可以幫助別人。如果有渠道,還可以將衣物等捐贈給有關的救災慈善機構。比如北京,就有這樣的長期服務機構,通過互聯網就可以查到。
當然,我從這次裝修中得到了慘痛教訓:今后買東西的時候一定要慎重,因為給家增肥很容易,減肥卻很難!
當家具基本找到出處騰空之后,可以把衣服、物品統統裝在紙箱子里面,碼放在房子中央或借來的倉庫里、空置的朋友家里等等。這時候你就可以考慮施工了。
下集:重建的秘訣
家裝材料價格彈性巨大
第一天買材料,我去了北京居然之家、東方家園等大型家裝市場看價錢,結果以中等價格為例,門:1500~2000元一扇;瓷磚:120~150元一平米;廚房櫥柜:1300元左右一延米;馬桶:1300-1800元左右一個……這樣預算下來,加上更新的電器,十幾萬元也打不住。我悶悶不樂。
后來和施工隊長認真交談了一次,告訴他我的經濟狀況,希望用質量過得去,但價格又比較實惠的材料,然后我又去了一些中低檔市場調研,最后的結果:瓷磚,在瓷磚批發一條街購買,仿古瓷磚每平米48元;櫥柜在中檔商場訂,700元一延米,衛浴在大商場的打折柜臺買,中等品牌,700多元一個馬桶,門也在中等商場購買,實木復合門700元一扇……這樣算下來預算可以節省一半。
兩種包工方式的選擇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現代裝修主要有兩種方式,所謂包工包料和自己買料,對方只管施工,所謂包工不包料。
我選擇了包工包料,因為我還在上班,實在沒有時間和精力。選擇這種方法必須有幾點注意事項:第一,要對裝修公司的資質有了解,選擇較正規的、信譽較好的、朋友用過較為可靠的。第二,自己對市場上的家裝用品價格有個大概了解,什么檔次什么價格。這樣對方報價時心里比較有數。第三,要允許對方賺一些差價,比如你買60元,他買也說60元,但實際50元,他賺了10元,這個就可以接受,人家畢竟付出了辛苦,這也是市場規律,不要吹毛求疵。對于老年人和上班族,選擇這種方式比較好,因為我們實在沒有那么大的體力和精力。
而包工不包料的難度會大一些,對中老年人不一定適用。因為,即使你都自己去買,也未必省錢和質量好;因為偌大的裝修材料市場,從基礎材料到燈具、地板、電門、油漆……你再學習也難在短期內成為專家,而專業人士干了若干年,比你了解得多得多。他去買很可能是替你省了錢,又省了力。
利用二次裝修提高幸福指數
二次裝修的目的,顯然是為了提高生存環境的質量,首先是干凈舒適了;其次,減少了廢舊物資,空間寬敞了;第三條就是解決了上次裝修的失誤,使用更科學方便。現在把我的幾個經驗提供給大家參考。
第一,設計儲藏間。因為房子格局原來沒有儲藏間,上次裝修也沒有再設儲藏間。結果所有閑置物品包括旅行箱、運動器材等等都堆在陽臺上,非常不雅觀,這次我首先辟出三四米空間作了一個儲藏室,希望以后家里在明處看不見“破爛”。
第二,裝雜物的柜子最好不要做玻璃門,毛玻璃也不好。因為柜里的雜物可以在外面看得見,顯得凌亂不堪。書柜也一定要有遮擋的柜門,不能全是敞開式的,那樣所有瑣碎的東西都露在外面,我原來的書柜四米多寬,全是敞開式和透明玻璃門,結果整個一面墻都顯得亂七八糟的。這次的書柜我決定做成2/3面積是非敞開式的,剩下一部分敞開的格子放裝飾品。
第三,不必要的門可以不要,以前我的廚房有兩扇門,10年間幾乎沒有關過三次以上,這次裝修我把這兩扇門改成了牙口,節省了兩三千元門錢。
第四,衛生間的重點是衛浴用具,要選擇好刷的、抽水性能好的,但是不一定非得是頂級名牌的。據說現在年輕人動輒就要某某牌子,好像不用那個就是丟人。其實現在的二三流合資國產品牌都很好用,價格要低1/2左右。對于注重實用而非風光的中老年人來說,大可不必追時髦。
第五,最后奉勸大家,家具不要買貴的,它就是一種消耗品,10年之后一定不好用了,那些昂貴笨重的實木家具,將會成為自己的累贅。那種買一件實木家具用一輩子然后再傳給子孫的想法早就過時了,到時不僅你的子孫不要,連你自己也絕對不喜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