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尹派藝術有著不解之緣。上世紀80年代初,中學時代的我就結識了尹桂芳,通過介紹又認識了尹小芳。20多年來,我目睹了這兩位藝術家濃濃的師徒情,目睹了她們對越劇藝術的執著,目睹了她們對后輩無私的關愛。
1985年我在復旦大學就讀時,擔任復旦戲劇研習會會長。為在高校弘揚戲曲藝術,我們邀請了尹桂芳、尹小芳、趙志剛來校講學。那可是“文革”后越劇家首次在高校講學,盛況空前,一個只能容納三四百人的大教室硬是擠進了七八百人,其中還有不少是外國留學生。我原本以為尹小芳是個不善言談的人,不料她不但以侃侃而談一次次打動了全場師生,更以回腸蕩氣的《浪蕩子·嘆鐘點》令在場所有人折服。
1987年,上海市文化局成立上海越劇愛好者協會,我作為高校代表出任副會長。協會成立大會上要我表演一段尹派唱腔,我向尹桂芳征求意見,她建議我用英語演唱《浪蕩子》選段,并請尹小芳輔導。在尹小芳家中,她不厭其煩地向我作講解、作示范,使我深深領教了其精湛的藝術透析力。此后,我常去尹小芳家拜訪、求教,尹桂芳和尹小芳成了我人生歷程中的最好的老師。
尹小芳對藝術極為執著。正是這份執著,尹桂芳才會寫下“小芳愛徒,承上啟下”相贈;正是這份執著,使尹小芳的藝術深受同行贊賞和觀眾喜愛。不過,也正是這份執著,使她對人情世故特別淡漠,不擅處理各種復雜的社會人際關系。處在一個功名為尊、利祿為先的社會里,像尹小芳這樣的人往往會吃虧,往往被誤解甚至受到不公待遇。尹小芳一生奉行“清白做人,無欲則剛,勤奮從藝,一絲不茍”的原則,她早就是國家一級演員,1994年還被文化部授予“越劇表演藝術家”榮譽證書,但因她從不張揚自己,以至在大庭廣眾下,人們往往不知如何稱呼她的藝術頭銜。
尹小芳是一個很有個性的完美主義者,有些知識分子的清高,潔身自好。她不僅對唱念做舞十分苛求,而且對戲服、裝飾、道具也都再三考究,甚至自己親自設計、修改,力圖與人物配合得更緊。演出前化妝的那段時間,她是絕不允許旁人打擾,更不隨便接待戲迷。她十分注重培養劇中人物的情緒,常說“戲要做到后臺”,只有這樣,一出場、一個亮相才會感染觀眾。
尹小芳經常說,每次演出都要有新意,因為藝術并不是僵硬不變的,而且也對得起反復前來觀看的觀眾。在一次上世紀80年代越劇中青年演員演唱會上,主辦方請她清唱《張羽煮海》片斷。尹小芳不甘拿著話筒干唱,于是就在家里拿著飯勺,飯勺柄上系上一段線(當時演出多為有線話筒),反復演練。到了正式演出時,尹小芳身著白色西服,一個漂亮的抬腿從幕側緩緩而出,站定,順手將繞著一個圈的話筒拖線隨勢向右下方一甩,似甩水袖般簡潔優美,頓時滿堂掌聲。
尹派藝術從40年代到60 年代也在不斷發生變化、不斷創新。尹小芳繼承了尹桂芳的藝術理念和表演技法,也承繼了老師不斷創新的精神。她的唱腔婉轉流暢,柔中有剛,咬字清晰而富力度。在她80年代的代表作中,在尹派唱腔的基礎上又融入了新內容。比如,她加強了小腔和一字多韻的裝飾,增強了韻味的色彩,《張羽煮海·闖海》中,她將許多字韻處理成多韻字,既增加了唱腔難度,又增強了韻味效果,使原來較為平緩的運腔增加了起伏和彈性。
尹小芳的唱腔吸收了不少其他劇種的營養,使尹派唱腔更豐滿起來。比如《浪子成龍》有多處融入了評彈的韻味。第五場“飛龍圖雙手捧……今日見圖熱淚涌”的“淚”字,字腹部分由中低音調突向高音區上揚,這一運腔與余紅仙《蝶戀花》中所唱的“忽報人間曾伏虎”中的“曾”字的唱腔極相似;“雪地”一折“只嘆我青春年華空蹉跎”中的“春”、“只能夠到處流浪賴乞討”中的“處”,與評彈的韻味也是一致的。同時,尹小芳的念白也滲透有京劇味道,顯得很有力度。這種“化”得巧妙的例子,還有很多。
尹小芳的唱腔是情融于腔,有感而發,為情所動。《沙漠王子·嘆月》首句道白和起調腔:“伊麗。你到底在哪里啊?在哪里啊?”一句,她總共采用了五起五落十個小腔,且按照邏輯重音加重了“到”、“哪”兩字,感情抒發潤人心田,抑揚頓挫催人淚下,展現了濃郁的藝術魅力。
我曾向尹桂芳請教她對徒弟的評價。她說:小芳的表演不錯,她的理解力很強,很用心。有時在一部戲里,小芳只有一個動作,一句臺詞,她也認真去演,也常常得到觀眾喝彩。她后期表演上的動作比我多些,借鑒了京昆一些東西。
我曾用“圓”來形容尹小芳的形體表演。比如她在《何文秀·桑園訪妻》時的“拜謝”動作,一般演員都是把水袖向左一甩、一提、一個鞠躬完事,她則是身子微仰,和手胸前,稍停,雙手向上向前拜出,鞠躬。整個動作瀟灑儒雅。在《浪子成龍·書房》一折,尹小芳飾演的韋英與表姐再次相見,為表現人物的悲憤、凄婉,她作了這樣的處理——道聲“表姐”后,與表姐同卷《飛龍圖》,當一上一下合攏時,她突然將畫軸用力一拉。這一拉,將韋英幾年來所受屈辱辛酸,錯綜復雜的內心世界表現得淋漓盡致,達到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境界。
現在觀眾能看到的尹小芳的演出錄像,都是她80年代錄的。那時的她,雖已年過半百,卻風采依然,真是不容易!她勤練功,常鉆研,平時愛看書,好詩詞,也愛看電影、聽評彈京昆,具有頗高的文學藝術修養。越劇的唱詞大多很通俗,尹小芳常常不滿足那些過于直白的詞句,往往親自去改、去填詞。
尹小芳的藝術,已成為尹派藝術重要的組成部分,這寶貴的藝術資源是后輩藝人學習的經典。而她虛懷若谷、淡泊名利的為人風范,更是大家學習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