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1世紀以來,私人摩托車、家庭小轎車越來越多,華夏大地車如流水人似潮,一片熱鬧繁華景象。但中國仍然是“自行車王國”,騎車上下班者仍占多數(shù)。尤其是雙休日,騎自行車到郊野、農村、風景勝地旅游,仍然是都市打工族、青少年學生和離退休老人的一種時尚。
騎車旅游,一年四季皆宜。春日騎游觀草長鶯飛,夏日騎游聽蟬鳴鳥啼,秋日騎游賞稻黃果繁,冬日騎游沐溫煦陽光。騎游兼推車步游,一路觀賞大自然美景,呼吸山野清新的空氣,旅途中隨心所欲,要騎就踏上車,想歇息就駐足,風光迷人處則多加逗留,平淡之地一掠而過。擇幾處名勝景點攝影留念,自得其樂。如夫婦并駕齊驅,或結三五好友伴騎,午間自己動手搞點野炊,或到景區(qū)酒樓品嘗野味,更可謂浪漫瀟灑走一回!
騎車旅游,兼推車步游,遠比駕摩托乘汽車出游有益于健康。據醫(yī)學、體育專家研究,騎車運動有四點好處:一、促進大腿肌肉的形成,增進下肢各關節(jié)尤其是雙膝關節(jié)的靈活性,對防治“人老腿先衰”及腰腿部關節(jié)炎很有益處。二、騎車前進既要觀前,又須顧及左右,回避來往的行人和車輛,有時還要上、下坡或騎經羊腸小路,故有利于鍛煉提高大腦神經系統(tǒng)的判斷、反應能力。左右腳的輪番蹬踏,也有助于左、右腦半球神經的靈活和功能的平衡。對防治頭痛、失眠、焦慮癥、老年癡呆癥等也有功效。三、騎車時腹肌的收縮,機體能量的消耗,以及全身內臟獲得的輕微震蕩,特別是經常遠距離騎游對心肺功能的增強,是防治心臟病、高血壓、肥胖癥等疾病的妙策良方。四、沿途觀賞青山綠水、自然風光,可使人平日繃緊的神經獲得放松,有利于防治都市疲勞癥。
據研究,享有“綠衣天使”雅譽的郵遞員之所以普遍健康長壽,就是得益于長年累月騎車的鍛煉。歷史上,不少名人均喜歡閑時騎車旅游,以增添生活情趣和鍛煉身體,如革命導師列寧、俄國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法國作家左拉、意大利作曲家威爾第,以及著名科學家——鐳的發(fā)現(xiàn)者居里夫人等等。居里夫人說過:“我非常喜愛騎自行車進行遠游,借以保持腦力與體力的平衡。”
話說回來,騎車旅游,對絕大多數(shù)人而言除須遵守交通規(guī)則、注意安全外,還要考慮自身的體力,旅游景點路程的遠近選擇必須力所能及。啟程之前,先檢修好自行車,帶點飲料、食品,換雙輕便的旅游鞋,戴頂遮陽帽,最好再帶上照相機,趁早上路。結伴騎游者,途中應互相關照,不猛騎快車,謹防飛車出事。悠然慢騎賞景觀光,雙腿不容易疲勞,才可享盡輕松浪漫、富有詩意騎游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