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中國人民盼望多年的北京奧運年。
2008年,更應是全民健身最火熱的一年。
健康是生命的保證,也是生命的基礎。
專家認為,健康是個人和社會的資源,不能無限度“揮霍”。專家呼吁,政府應帶頭制定健康教育法規,百姓要努力達標。
請各位讀者關注下面一組有關英年早逝的報道。
2004年11月,38歲的均瑤集團董事長王均瑤因腸癌醫治無效去世。2005年1月,36歲的清華大學電機系講師焦連偉因突發性心臟驟停,導致心肌梗塞死亡;4天后,46歲的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教授高文煥,因肺腺癌不治去世。2005年4月10日,著名畫家陳逸飛先生因勞累過度,上消化道出血,經搶救無效去世,享年59歲。2006年5月28日,深圳華為集團年僅25歲的工程師胡新宇患病毒性腦炎去世。2007年5月13日晚,影視明星、林黛玉扮演者陳曉旭因乳腺癌在深圳去世,享年42歲;一個多月后,6月23日,59歲的侯耀文因突發心臟病在北京家中猝死。類似的報道,還有高秀敏、傅彪等等……
一顆顆明星流逝。深深痛惜之余,我們是否對自己的健康意識進行了更多的思考?在“忙”字背后,不少中國人正慷慨地用健康作為代價,其中,缺乏運動、工作壓力大、有病不看等現象極為普遍。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健康定義為個人和社會的資源,既然是資源,健康就是有限的,就需要科學的開發和利用,而目前很多中國人卻在無限度地揮霍自己的健康資源。缺乏運動是城市人群的普遍問題。究其原因,首先在于中國人還沒形成有效的“體育運動文化”。相比之下,歐美人體育運動文化就很豐富。中國人朋友間常說的一句話是“我請你吃飯”,而在國外人們談得更多的是跟朋友、家人外出旅游、運動,這說明國人還沒有形成正確的健康觀念。可見,殫精竭慮地工作、馬馬虎虎地生活,是時下中國很多現代人的共性。
人生有三駕馬車——工作、家庭和健康。工作很重要,但失去了可以再來;家庭更重要,失去了也可以再組,但會讓人心痛;健康最重要,因為一旦失去,就是“一江春水向東流”了。WHO提出“健康是金子”,其實健康比金子還珍貴。如果健康是“1”,金錢、事業、地位、家庭、幸福等都是“1”后面的“0”。如果沒有“1”,后面的“0”又有什么意義呢?美國經過20年研究,發現了90%和10%兩個比例,即90%的企業和個人通過健康管理和教育,能把醫藥費降到10%。在過去一個世紀中,美國人壽命增長了30年,其中,醫療技術只幫助延長了5年,其余都是健康管理的功勞。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許多精英階層健康狀況令人擔憂。他們是推動中國經濟進程的發動機,但他們也是最漠視健康的人群。他們常以工作和事業為借口,以發展經濟、繁榮文化、奉獻社會為己任,過多地透支了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工作時間過長、勞動強度加重、心理壓力過大、對自己健康的變化缺乏關注,導致他們積勞成疾,甚至引起身體潛藏的疾病急速惡化,繼而出現致命的癥狀。國家體改委專項調查顯示,我國知識分子平均壽命僅為58歲,低于全國平均壽命10歲左右;上海社科院“知識分子健康調查”反映,北京知識分子壽命10年時間降了5歲。不論是出于什么樣的原因,如此玩命工作都是在透支生命。
生命是寶貴的,因為生命只有一次!健康的生命,需要悉心呵護。而現代人生活環境的不斷惡化、工作壓力的不斷加大、生活飲食的不規律、交際應酬的不斷增多,如同冰刀雪劍,如同斧鉞刀叉,無情地摧殘著我們的容顏、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健康。年輕時,我們渴望事業,渴望財富。因為擁有了事業,擁有了財富,我們就可以擁有豐富多彩的生活,我們可以旅游,可以探險,可以登山,可以滑雪,可以駕車,可以聚會,可以風花雪月、男歡女愛。可是,等我們辛辛苦苦、忙忙碌碌積累起了財富,我們卻突然發現衰老如同小偷一般爬上我們的額頭,健康如抽絲一般從身體里慢慢抽干。今天,健康已成為人們最關心的熱點話題,健康也成為全社會、全人類共同關注的社會問題。健康不僅僅屬于自己,也屬于自己的親人甚至整個社會。一個人的健康和生命的失去,至少會造成對10個以上最親近人的直接傷害,對幾十個親友的間接傷害,還有無法估算的事業的損失,特別是一些國家精英階層人士的健康和生命的逝去,甚至會造成一個行業、一個領域乃至整個國家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巨大損失。
健康最大的敵人是自己。聰明的人主動健康,投資健康,健康增值;明白的人關注健康,儲蓄健康,健康保值;無知的人漠視健康,隨心所欲,健康貶值;糊涂的人透支健康,提前死亡,生命縮水。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生命如花,需要呵護,人的身體就猶如一臺高速運轉的機器,必須經常維修、維護、注入潤滑油。
如今,太極拳等健康運動已風靡全球,上自國家領導,下至街頭百姓,都認同太極拳的健康理念。太極拳不僅能夠修身養性,還是真正的有氧運動,其動作快慢相間、輕靈柔和,呼吸深長,對人體運動系統、神經系統有良好的作用,使人體能夠適應自然、平衡陰陽、樹立正氣、邪不侵身,自然能起到延年益壽的功效。人到中老年以后,身體機能逐漸衰退,腎氣陰陽兩虧,精神不振,肌肉萎縮,腿腳不靈,動作遲緩,而太極拳則能有效延緩這些衰老癥狀。太極拳練拳、站樁,因其要求頭領頂勁、腰板挺直、含胸拔背、腰轉靈活,從而可使脊柱伸拔壯實有力,可使經絡通暢、脊髓實滿,可強身固精,使人精力充沛,提高生存質量。太極拳要求伸腿展背,長期鍛煉可以抵抗肌肉萎縮,促使脊柱柔韌靈活,促進各系統的血液循環,改善胃腸功能,調理脾的輸載功能,增進食欲,使后天之本得到強化。練太極拳時強調提肛收尾閭,筋柔骨堅自然會內氣騰然,起到強腰壯腎、固本還元、養生之功效。太極拳要求輕而不浮、重而不滯、松而不懈,在全身松透的基礎上慢慢練出柔和的身體、平和的心態,激發內勁潛能,達到健康體魄的目的。
人生有4個存折,健康、情感、事業和金錢,如果健康丟失了,那么其他存折都會過期。
2008年,當奧運的腳步離我們越來越近時,“和諧”、“富有”、“強盛”的中國將以全新的面貌展現在世界各國面前,而“健康的體魄”無疑是唱響這部華麗樂章的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