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要加強農業基礎建設 促進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3月5日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強調,要加強農業基礎建設,促進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65377;
溫家寶說,今年要千方百計爭取農業有個好收成,努力增加農民收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突出抓好三件事:一是大力發展糧食生產,保障農產品供給#65377;二是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65377;三是拓寬農民增收渠道#65377;
溫家寶指出了抓好這三件事采取的主要措施:一要大力增加投入#65377;二要強化和完善農業支持政策#65377;三要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特別是加強基本農田保護#65377;四要完善農業科技推廣和服務體系#65377;五要全面推進農村改革#65377;
(新華社)
政協委員最關心三農問題 收到提案509件
3月14日上午9時,全國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閉幕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大會的主要議題是:通過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政治決議;通過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關于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通過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提案審查委員會關于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提案審查情況的報告#65377;
會議期間,委員們高度重視人民最關心#65380;最直接#65380;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積極提出政策建議#65377;據初步統計,關于“三農”方面的提案509件,醫療衛生方面的提案389件,教育方面的提案310件,資源和環境保護方面的提案177件,就業和社會保障方面的提案287件,食品藥品安全方面的提案193件,住房方面的提案139件#65377;
(新華網)
今年“三農”投入再創新高 擬支出5625億元
“今年中央財政安排‘三農’支出5625億元,比上年增加1307億元#65377;”3月5日,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今年工作的主要任務時說#65377;
按照預算,中央財政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鞏固#65380;完善和強化各項強農惠農財稅政策:對農民的補貼力度今年擬達到1335.9億元,增加253億元,增長23.4%#65377;中央財政擬支出3044.5億元大力支持農業生產發展,比上年增加441.9億元#65377;在農村社會事業這一塊,中央財政擬安排1245.2億元,比去年增加了611.4億元,增長幅度最大,增幅達96.5%#65377;
此外,國家還努力從多渠道增加“三農”投入#65377;中央和地方分成的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繼續按照規定用于
基本農田建設和保護#65380;土地整理和耕地開發等#65377;
(農民日報)
農民工代表進入中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中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2月28日確認,日前當選的“打工妹”胡小燕等三位農民工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的代表資格有效#65377;他們是中國首批農民工代表,數以億計的農民工隊伍從此在中國全國人大中有了最直接的政治代言人#65377;
中國目前約有1.5億農民工#65377;他們是中國改革開放和工業化#65380;城鎮化進程中涌現的新型勞動大軍#65377;他們期待胡小燕等人能把這一群體的意見#65380;建議#65380;愿望和要求,更充分地傳達到國家神圣的最高議事殿堂中去#65377;
長期從事中國民主政治研究的中國社科院政治學研究所副所長房寧在接受專訪時表示:“農民工成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是對他們作為工人階級,特別是產業工人重要組成部分的一個認可#65377;”30年來,農民工這一特殊群體是對中國改革開放貢獻最大的群體之一#65377;他們的當選,反映出黨和政府已肯定了他們的特殊作用#65377;
(新華網)
過去五年農業部承辦政協提案1210件
全國政協十屆一次會議以來,農業部共承辦政協提案1210件,其中主辦件885件,是承辦政協提案較多的部委之一#65377;綜合來看,農業部所承辦的提案主要表現出以下三個方面的特點:
一是提案數量整體上呈現增加的趨勢,2003年-2007年,承辦提案分別為155件#65380;207件#65380;250件#65380;330件#65380;268件#65377;
二是提案質量不斷提高#65377;提案的針對性#65380;專業性和可操作性越來越強,整體水平不斷提高#65377;
三是提案關注的問題更加集中#65377;更加關注全局性熱點問題,其中以發展節能減排和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的循環農業#65380;發展現代農業#65380;推進新農村建設等方面的提案成為熱點問題#65377;更加關注以法治方式解決農業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難點問題#65377;更加關注農民群眾生產#65380;生活等切身利益問題,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思想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念#65377;
(農民日報)
2007年全國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378萬人
國務院扶貧辦新聞發言人劉福合2月28日說,2007年全國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378萬人,是《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01-2010年)》實施以來減貧速度最快的一年#65377;
其中,人均純收入低于785元的絕對貧困人口從2148萬減少到1479萬,減少了669萬;人均純收入在786元-1067元的低收入貧困人口從3550萬減少到2841萬,減少了709萬#65377;
此外,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農民人均純收入從1928元增加到2200元,扣除物價因素比上年增長11.7%,高出全國
農村平均水平2.2個百分點#65377;
(新華社)
中國99.3%的農戶擁有自己的住宅
國務院農普辦和國家統計局2月26日發布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第四號)#65377;數據顯示,與10年前相比,中國農村居民生活條件有了明顯改善,99.3%的住戶擁有自己的住宅#65377;
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對22108萬戶農村居民的生活條件進行了調查#65377;調查顯示,農村居民平均每戶擁有住宅面積128平方米#65377;99.3%的住戶擁有自己的住宅#65377;其中,擁有1處住宅的20450萬戶,占92.5%;擁有2處住宅的1421萬戶,占6.4%;擁有3處以上住宅的77萬戶,占0.4%#65377;住宅類型主要為平房,占66.8%,居住樓房的占30.5%,其他類型的占2.7%#65377;
在耐用消費品方面,農村居民平均每百戶擁有彩電87.3臺,固定電話51.9部,手機69.8部,電腦2.2臺,摩托車38.2輛,生活用汽車3.4輛#65377;
(新華網)
全國50多家農業龍頭企業捐款支援災區
近日,農業部在北京召開了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參與抗災救災恢復生產座談會暨捐贈儀式#65377;河南雙匯#65380;三河匯福#65380;長春大成#65380;大連獐子島#65380;大連壹橋#65380;吉林天景等50多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參加了座談并現場進行了捐贈,捐贈款物價值達2300多萬元#65377;會上,河南雙匯集團代表50多家龍頭企業向全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出倡議#65377;
農業部副部長危朝安指出,廣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積極響應中央號召,通過捐贈錢物#65380;結對幫扶#65380;投資合作等多種形式,支援災區修復改造農業基礎設施和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實現了“以企帶農#65380;企農互促#65380;雙向受益#65380;共同發展”#65377;當前,越來越多的龍頭企業積極支援災區,在更高層次進一步拓展和升華了農業產業化經營帶農惠農的基本功能,充分體現了龍頭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使命,彰顯了企業應有的社會價值#65377;
(新華網)
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迅猛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管理條例》自2007年7月1日實施以來,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呈現了迅速發展的良好勢頭#65377;農民專業合作社在提高農業生產和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和農業結構調整,穩定地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65377;
據了解,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成員出資以貨幣為主,戶均出資總額60萬元#65377;成員出資總額共計159.02億元#65377;
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業務范圍主要集中在種植業#65380;養殖業#65380;農產品銷售等行業,區域經濟特色鮮明#65377;如浙江湖州形成了安吉茶葉#65380;長興糧油水果#65380;德清水產#65380;南潯家禽等幾大特色專業合作社區#65377;北京市興辦了平谷大桃#65380;房山磨盤柿等特色農產品農民專業合作社#65377;
(人民日報)
央行報告:全國農村信用社連續三年實現盈利
中國人民銀行3月6日發布報告稱,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工作已經取得了重要進展和階段性成果,全國農村信用社已連續三年實現盈利,其中2007年盈利440億元#65377;
2003年6月,國務院決定在浙江等8個省(市)實施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65377;2004年8月,改革試點范圍擴大至其他21個省(區#65380;市)#65377;2006年底,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在全國全面推開#65377;
央行指出,改革過程中,國家在資金#65380;財稅#65380;利率等多方面給予政策扶持,農村信用社歷史包袱得到有效化解,資產質量不斷改善#65377;
(經濟參考報)
“農村公路建設質量年” 3月啟動
日前,全國農村公路建設質量年活動總體方案最終確定,并于3月啟動#65377;方案提出,通過為期3年的質量年活動,逐步做到每個縣能夠建立或指定一個具有相應資格的工程試驗室,建設項目優良率逐年提高;全國平均質量抽檢項目總體合格率在2007年基礎上每年提高一個百分點,其中路基壓實度#65380;路面強度與厚度#65380;混凝土強度指標合格率達到95%以上#65377;
據悉,質量年活動從今年3月開始至2011年3月,將分三個階段進行#65377;納入質量年活動范圍的工程是2008年至2010年農村公路新改建工程#65380;危橋改造工程和渡改橋工程,包括交通部安排的通暢工程#65380;通達工程以及各省自行安排的農村公路新改建工程#65377;
總體方案強調,各級交通主管部門要嚴格審核項目開工條件,做到資金不落實的不開工,沒有設計圖紙的不開工,沒有技術交底的不開工,施工設備和技術管理人員不到位的不開工#65377;
(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