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5年開始,江西省瑞金市實施了大規模的貧困勞動力培訓轉移工作,此項工作開展得如何呢?最近該市扶貧辦根據贛州市扶貧辦贛市扶辦通[2007]43號通知要求,組織人員深入到6個重點鄉12個重點村#65380;120戶農戶家和培訓基地#65380;有關企業進行了實地走訪,并采取召開座談會#65380;問卷調查#65380;抽樣調查等多種形式對勞動力培訓轉移工作情況進行了全面調查,經對調查情況進行全面梳理,形成了調研報告#65377;
一#65380;勞動力培訓轉移工作的主要成效
1#65380;培訓計劃完成好,合格率#65380;轉移就業率高#65377;實施勞動力培訓轉移是跨年度的,2006年度實施2005年度的計劃,已完成培訓勞動力692名,比原計劃662名超出30名,其中電腦電子專業240名,汽車駕駛專業222名,機械一機電120名,電平車(縫紉)專業80名,模具專業30名#65377;2006年度的培訓合格率為100%,實現轉移680名,轉移就業率達98%#65377;2007年度實施2006年度的計劃,已完成培訓勞動力800名(其中下達計劃730名,追加計劃70名),培訓合格率達93.25%,轉移就業721人,轉移就業率達96.7%,較好地完成了培訓轉移工作任務#65377;
2#65380;建立了“四大網絡”系統,有效地促進了勞動力培訓轉移工作有條不紊開展#65377;通過大膽嘗試和實踐,建立了高效的招生網絡,培訓網絡,定單就業網絡和跟蹤服務網絡,四大網絡在整個培訓轉移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65377;
3#65380;達到了“培訓一人,脫貧一戶”“輸出一片,致富一方”的目的#65377;從調查得知,貧困戶之所以貧困,在很大程度是缺技能,大部分貧困勞動力不懶,也不缺力氣,可是他們外出務工,雖然干的是臟#65380;苦#65380;累的活,可收入卻比有技術的工作少幾倍,究其原因仍是技能問題#65377;通過舉辦貧困勞動力培訓使其掌握了1至2門實用技術,培訓后的勞動力出外打工收入明顯提高,其中80%以上人員的打工月收入達千元以上,達到了“培訓一人,脫貧一戶”和“輸出一片,致富一方”的目的#65377;
4#65380;營造了貧困勞動力人人參與培訓的氛圍#65377;隨著宣傳力度的加大和培訓勞動力收入的大幅度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培訓人員的積極性#65377;參加培訓的人員與日俱增,積極性高漲,人人參與培訓的氛圍越來越濃#65377;
二#65380;勞動力培訓轉移工作的主要做法
從調研得知,瑞金的勞動力培訓轉移工作主要做法體現在五抓五提高上#65377;
1#65380;抓宣傳發動,提高思想認識#65377;貧困勞動力培訓轉移工作涉及面廣#65380;政策性強,為把此項工作落到實處,該市首先從提高貧困戶思想認識入手,搞好宣傳發動#65377;采取上門入戶,印發宣傳單#65380;招生簡章#65380;企業用工信息,制作宣傳版面,書寫宣傳標語,召開各種會議以及利用瑞金電視臺和《瑞金報》等新聞媒體進行了廣泛宣傳發動,通過大張旗鼓的廣泛深入宣傳,進一步提高了廣大貧困戶對黨和政府開展貧困勞動力培訓轉移工作的認識,使他們進一步認識到接受務工技能培訓有利于提高自身素質#65380;有利于增加務工收入#65380;有利于提高脫貧致富的能力,認識到只有學到了專門技術才能走出去創業賺錢脫貧致富,從而調動和增強了他們參加培訓的積極性#65377;
2#65380;抓摸底調查,提高培訓針對性#65377;為摸清培訓對象使貧困勞動力培訓轉移更有針對性#65377;年初,該市結合實施重點村整村推進,發動鄉鎮村組干部,開展了貧困勞動力資源的調查,對全市18至40周歲農村勞動力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摸底,通過調查摸底,較好地掌握了第一手資料,摸清了全市農村勞動力資源的現狀和培訓意向#65377;對符合條件的貧困勞動力逐人登記造冊,分類建檔,采用微機網絡管理,確保了培訓對象的準確性#65377;
3#65380;抓培訓管理,提高培訓質量#65377;培訓工作做得好與壞,管理是關鍵,為了提高培訓質量,該市主要從以下六個方面強化管理#65377;一是瞄準貧困人口#65377;在培訓對象的選擇上突出“四個優先”,即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貧困青壯年勞動力優先;整村推進貧困人群優先;因病及其他天災人禍貧困家庭戶優先;計劃生育戶優先#65377;二是圍繞市場需求設置專業#65377;設置了模具#65380;電子技術#65380;計算機運用#65380;電平車及服裝設計#65380;機械一體化#65380;汽車維修#65380;駕駛等專業,做到了適應市場,因人而宜#65377;三是實行訂單培訓,根據外地企業需求培訓人員,有的放矢解決勞動力轉移就業問題#65377;四是加強教學管理#65377;選用適合貧困農民特點和務工需要的教材,突出實際操作技能訓練#65377;確保每個學員學會一門專業技能#65377;五是規范檔案資料管理#65377;貧困勞動力培訓轉移資料,實行專人管理#65377;按照“四庫”(即勞動力基本情況和培訓意向調查摸底資料庫;用工企業需求調查摸底資料庫,學員培訓情況和教學資料庫;轉移就業和回訪資料庫)以及“分培訓專業#65380;分辦班期數”和“招生#65380;培訓#65380;就業”分門別類的要求進行,做到了資料完整,表格齊全,內容詳細,數據準確,規范有序#65377;六是組織培訓驗收#65377;建立了嚴格的資金使用和科學驗收制度,每期培訓結束并在學員轉移后由培訓基地憑學員花名冊#65380;臺帳和培訓協議等規定的報帳資料,由市扶貧辦#65380;財政局組織的審核驗收組審核驗收確認后,再履行補助資金手續,確保了培訓效果和質量#65377;
4#65380;抓培訓轉移,提高就業率#65377;培訓轉移工作,培訓是手段,轉移輸出是關鍵#65377;結合工作實際,該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按用工市場要求進行“訂單式”培訓#65377;主要采取了三種形式安排就業,提高轉移就業率#65377;一是送出去#65377;主要是輸送到廣東順德#65380;深圳#65380;福建廈門#65380;龍巖#65380;蘇州#65380;無錫等地企業#65377;二是“請進來”#65377;隨著發達地區用工量的加大,有些企業主動到內地招工#65377;對送上門的訂單考察#65380;考核后,我們積極合作,達成協議,搞好培訓#65377;三是“就地轉移”#65377;針對該市不斷發展起來的服裝#65380;造紙#65380;烤鰻#65380;電池等市內企業需要大量人員的情況,積極組織貧困勞動力,按照企業要求進行培訓#65377;學員合格后就地上崗#65377;
5#65380;搞好跟蹤服務,提高和維護學員利益#65377;一是對參訓學員全部建立了檔案,有條件的學員都給學校和扶貧部門留了聯系地址和電話,培訓學校和扶貧部門不定期地了解學員在外地的工作生活情況,進行異地關懷和指導#65377;二是對學員反映的生活工資等情況進行建檔,對學員提出的如待遇不高,請求調換工作等合理要求,培訓學校和扶貧部門都盡可能幫助解決#65377;三是如果學員在外遇到勞資等糾紛情況,培訓學校和扶貧部門將與用工單位聯系,盡力協助他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65377;四是在春節#65380;“五一”#65380;“十一”等節假日市鄉扶貧干部和培訓學校對回鄉農民進行回訪在外務工情況,征求對培訓轉移工作的意見和建議#65377;
三#65380;勞動力培訓轉移工作中的典型事例
在調研過程中,發現和搜集了一些典型#65377;如葉坪鄉澤潭村貧困學員劉雅萍2006年參加電平車及服裝設計培訓班后,憑借刻苦#65380;認真學習,獲得合格證,很快在汕頭市隱倩針織廠找到了稱心如意的工作,由于懂技術,踏實肯干,深得老板的賞識,她現在已是廠里的技術員,生產骨干,每月工資1200元以上#65377;華群是有名的貧困村——葉坪鄉黃沙村華屋小組華崇桂的女兒,2005年給她辦理了培訓減免手續,為她提供了學習培訓的場所#65377;培訓結業后,被廣東省深圳中視博大公司聘為文員,月薪已達2600元#65377;
四#65380;勞動力培訓轉移工作存在的問題及整改措施
1#65380;存在問題
(1)貧困地區勞動力培訓轉移計劃下達時間和“陽光工程”培訓時間不統一,主要是貧困地區勞動力培訓轉移計劃是跨年度實施,而“陽光工程”培訓計劃是當年實施,因此,實施起來很不方便,難于吻合#65377;
(2)地方財政配套資金不能及時配套#65377;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貧困勞動力培訓轉移計劃的實施#65377;
(3)在調研中不少貧困家庭和鄉鎮村干部反映培訓補助標準太低,能否提高培訓補助標準#65377;
(4)要求上級對各個縣(市)至少批準2個培訓基地#65377;因為在調研中不少學員反映,培訓點少,使不少學員在選擇市場需求就業的空間小;另外又更能確保培訓質量#65377;
2#65380;整改措施
(1)多向上級領導和上級扶貧部門請示匯報工作,爭取他們對貧困勞動力培訓轉移工作的重視和支持#65377;
(2)加強與農工部#65380;財政局#65380;勞動與社會保障局等相關部門的溝通與聯系,爭取他們的支持#65377;力爭本級財政配套資金足額及時到位,共同做好貧困地區勞動力培訓轉移工作#65377;
(3)強化宣傳工作#65377;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加大貧困勞動力培訓轉移宣傳工作力度,提高思想認識,形成工作合力#65377;
(4)繼續堅持面向市場,政府主導,訂單培訓,保障就業的培訓原則,認真搞好貧困勞動力培訓轉移工作#65377;
(5)健全完善招生#65380;培訓#65380;轉移就業#65380;跟蹤服務四大服務網絡體系建設#65377;
(6)高標準#65380;高質量地完成上級扶貧部門下達的年度培訓轉移工作質量#65377;
[作者簡介]劉金生,男,江西省瑞金市扶貧辦#65377;
[責任編輯:堯水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