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木
不是預(yù)演死亡
只是目睹殘樁流血的面孔
成為生根的悲劇
逐夜枯萎的生殖神
想象遠處的篝火
多么旺盛
伐木完成一句鋒利的格言
火葬地上空執(zhí)拗的煙束
不再彎曲
斧柄長滿嫩綠的枝葉
讓整個秋天沒有愛情
僅是牧羊人單純的意愿
抓一把沉甸甸的泥土
輕易掩蓋一些真實
哪管那些無名的鳥兒
打開古森林
生動的窗戶
虎子
羊群里長久沉默的老閹羊
一聲孤枯的叫喚
在三月的黃昏
驚醒暗穴中的虎子
牧羊人的手里
有馴虎的經(jīng)典
虎跡是籬墻
又是紅草莓
一只虎子吆喝著一百只羊子
順利通過牧場
牧羊人的獵槍是
惟一的樹蔭
發(fā)情的母老虎
像一片壘滿山石的沼澤
虎子是大澤中的阿扎花
生生滅滅……
巖羊
那是一只多年獨居
峭壁與峭壁之間
不安分的老羊
每個黃昏讓目光的野果
結(jié)回到巖壁高處
偶爾從幽深的裂縫
伸出的草木四季如秋
每個清晨用堅硬的老蹄
叩亮一些屬于巖石的音符
那是一只從沒聽到過
槍聲的巖羊
是一塊自由運動著的
曠古的巖石
很多年以后
它其實是一面
不曾有過銘文的
碑
從此山里的石頭
莫名地多了些
不可思議的
重量
畢摩
唇齒之間生長過無數(shù)語言的草木
草木之上棲居過無數(shù)智慧的禽獸
如今獵人去了都市
都市里獵物成群結(jié)隊豐肥無比
你留在寨子
超度最后一位死者的時候
你沒有忘記超度
你那兩片厚厚的老唇
此時有兩顆
潔白如玉的牙齒飛起
擊穿你
神圣的經(jīng)卷
你立刻念念有辭
先祖呵
我用兩顆舊牙
換你兩顆新牙
羽毛
清晨,露水從鳥兒的翅膀上滑落,打濕我的腳印。純屬意外。但我深知:有一群人終身居住在樹葉間,冬季,就從每一條纖細的葉脈深入!……
把桑葉織有柔絲,我的蠶蛹注定沒有足夠的食物。微風總是在家鄉(xiāng)的樹葉上尋覓最后一粒果子,那寂靜的枝干說:你去到我的根部吧,那里,泥土的溫暖正在漸失!
于是,我渴望一根羽毛,唱著憂郁的歌謠四處飄蕩。宇宙間的空氣儼然是為了羽毛而生的,羽毛,就在自由的空氣里養(yǎng)成了飛翔的品質(zhì)。
有一扇窗戶始終為我洞開,有一種聲音像卵石一樣沉入河底。我深信:腐朽,不會發(fā)生在羽毛的世界,正如故土的河流從未停止過對我血脈的召喚。
被目光翻曬過的書頁更見奪目,大概是文字跟隨羽毛也有過早期的聯(lián)姻。據(jù)說故鄉(xiāng)森林中那些雄錦雞彩霞般鮮艷的羽衣,正是為了博得雌錦雞的歡悅而長成的。而我以什么去獲得我的文字對我片刻的歡悅呢?我沉重的生命什么時候能夠插上飄飄欲仙的文字的羽毛呢?!
可羽毛不也有羽毛的重量呵?!
珊瑚
如此鏗鏘的漢字潛入我的心底,正如我在夢里無數(shù)次的沉落不可名狀的汪洋,體驗一種立體的虛空和虛空之后的驚悸。
不斷置換生命的角色,愛水的本質(zhì)卻始終不變。其實,只要與水有緣,吸收了水的全部的性靈與智慧,生命就不可以再做簡單的分類。
在海底靜默的生,從不顧及海面上的驚濤與駭浪,可時刻將海底的歷史收放于自己柔韌而又堅毅的肢體。珊瑚,純?nèi)皇且环N海底的音樂,在悠古的流動之后暫時的凝固,是水的生命的律動在海底的雕型。
或許是如此動聽的讀音豐富了“珊瑚”的內(nèi)涵?或許是從“珊瑚”的生命中提煉了這兩個美妙的音節(jié)?面對漢語的美,我再次成為貪婪的蛇蝎,將自己從祖先遺傳的毒液無休止的噴吐著,擊中我的食物,偶爾也傷害我的子孫。
來到這個世界,我打著一面一面小小的漢字的旗幟,去到森林和海洋,尋找我命定的生命的火把。猶如我難以脫逃的命定的姻緣毫無破綻的完成了我的肉身在世間的完美。忽然間,我似乎獲得神示般的通達:珊瑚在我身體里的力量,不都是因為她那自由往返于兩種生命形態(tài)之間神奇的天分么?!
我的祖先有格言道人與人的差異,天壤之差;動物與動物的差異,微不足道。
青枝來自那片森林
在學會種植之前,我們早已懂得了砍伐。
我們誕生于山水之間,林木之深。
我們本是山間的虎,水中的石,林里的焰。
無論肉身還是魂靈的疾病,我們必須回到山間回到水中,回到林里,才能獲得醫(yī)治的良方。我們必須找到與我們的生命之脈結(jié)緣的山巒、河流或林木。我們砍回青枝,我們揀拾白石,讓圣潔而健康的青枝擦拭我們身體的積垢,讓潔白而透徹的熾石濯凈我們魂魄中不時泛起的病魔的塵埃。
我們相信救贖生命的儀式是用青枝制造的船舶,我們的青枝始終來自那片夢幻般神秘的森林;我們相信森林會借助陽光和雨露不斷修復自己一次又一次的創(chuàng)傷。對于森林和土地,我們也許犯下不可饒恕的罪過,但我們從不真正懺悔,我們的屬性只是儀式必須的環(huán)節(jié),我們的懺悔只是為了給后人提供關(guān)于懺悔的經(jīng)文。在儀式的間隙,我們隨手摘下一片木葉放進嘴里,模仿林中不眠的鳥蟲,釋放本能也確認自我。我們讓儀式按照我們古老的意愿,成為人性溫暖的氈衣。我們不必在意青枝流出多少血淚,我們骨質(zhì)生光。我們一再借助犧牲的血光,反復通過青枝的橋梁,在森林與卷帙之間搭建彩虹斑斕的屋宇。
長久的砍伐,長久的目睹林木的生死,我們逐漸悟了種植的智慧,以及與林木同生共死的命運。從此,我們自覺受沐于森林悠古的濤聲,我們永遠沉醉于青枝不老的暗潮。
超度是另一種攀登
我們不會太多地在乎死亡是一種沉落還是一種升騰,但我們非常在乎死亡之后靈魂的屬性和歸宿。所以,我們投入最多的精力和才華,利用神性的語言和繁瑣的儀式,與死者的靈魂進行無休止的生存地盤的爭奪。
在持久而無形的征戰(zhàn)中,我們發(fā)現(xiàn)超度是一種絕妙的方式——用語言的利箭再度射穿死者靈魂的虛象,讓死者的靈魂在升天的謊言中永恒攀登。
我們又將這射殺虛象的語言,構(gòu)筑成一部部深不可測的經(jīng)典。隨后,我們讓我們的子孫久久地蝸居在經(jīng)典里,任由經(jīng)典之外的天地自由地生生滅滅。
我們也偶爾感到內(nèi)疚和自責,但我們精于掩蓋和偽飾,我們用鋒利的格言劃清生死的界線,我們讓祖先的靈魂永遠在長長的經(jīng)文的石級上攀爬,我們以債務(wù)的方式詮釋對死去祖先應(yīng)盡的義務(wù)。
于是,我們族人堅韌的生命鏈條,我們先輩用史詩延伸的精神航標,我們子孫拿毒誓鑄就的人格和尊嚴,均被亙古注入了欺騙與罪惡的元素。
于是,我們自己也在送行先祖之后,開始踏上了茫無目標、無終無極的旅程。
除卻慰藉逝去的先輩,培育子孫的教養(yǎng),嚴格規(guī)范族人的價值觀念和人生信仰以外,其實,很多時候,超度亡靈的儀式,總是變成子孫們在活著的族人面前炫耀財富和滿足虛榮的一次次游戲。只是,這樣的游戲交織在一起,并一代一代周而復始地進行,便成為了我們作為人的形式,生存于生物世界的極具個性的重要標志和內(nèi)涵。
誠然,人類最為深邃的生命哲學,莫過于人類對自身生命生死倫理最透徹的理解和最理性的把握。但是,這只是接近真理的過程,而不是抵達真理本身。所以,不論是對于肉身還是對于靈魂,超度永遠在路上,超度永遠是另一種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