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鐵觀音在逐漸被大江南北的茶客接受并喜歡之后,也根據各地域茶客口感的不同,出現了不同類型的鐵觀音產品,其中多以清香型為主。而從去年開始,幾乎被人們遺忘的濃香型鐵觀音又卷土重來,相比清香型鐵觀音的清爽,濃香型略帶火候的香氣和回味無窮的韻味,也迅速成為一些老茶客的最愛。
為了讓讀者對清香型和濃香型茶葉有一個更直觀和全面的認識,本期鑒茶欄目把視角對準了在茶客中頗有口碑的溪香茶莊。并邀請陳郁榕老師和幾位茶客對“溪香”旗下的幾款清香和濃香型的產品做了品鑒,一同翻開溪香的好茶檔案。
清香型品鑒報告
品鑒茶品:溪香“典品”、“桂花韻”、“茶圣”、“金茶皇”、“醉貴妃”、“十五的月亮”
茶品簡介:這六款茶品都是溪番頗具代表性的清香型鐵觀音,屬中高檔產品。其中“十五的月亮”是溪香去年秋茶上市時推出的頂級鐵觀音。而“典品”、“茶圣”、“桂花韻”都經歷過多年的市場考驗,贏得了一批忠實茶客的喜愛。
“典品”:香氣較清香,滋味清純。三泡后,香氣依舊清新。
“茶圣”:香氣較濃郁,滋味醇和。三泡后。香氣較濃郁。
“掛花韻”:香氣鮮爽,滋味清醇。三泡后。香氣較清高。
“金茶皇”:香氣清高。茶湯金黃,滋味清純略厚。
“醉鬼妃”:香氣濃部無雜感,茶湯金黃,滋味較厚。
“十五的月亮”:香氣和滋味渾然一體,清純鮮爽。
濃香型品鑒報告
品鑒茶品:按烘焙火候程度不同,溪香把新近推出的濃香型系列分為若干個品牌,包括“當初”、“古來香”、“曾經有過”、“陳情舊式”、“耐人尋味”、“喜新戀舊”、“美麗的傳說”、“成大佬”。
“當初”:屬于輕微焙火,茶湯橙黃略淺,滋味介于清香與濃香之間,適合有意從清香型鐵觀音過渡到濃香型的茶客品飲。
“古來香”:焙火火候較足,茶湯橙黃,滋味中略帶一點陳茶的味道。
“曾經有過”:焙火火候較足,茶湯橙黃,滋味尚可。
“陳情舊式”:干茶較前三者烏潤很多,茶湯橙紅,陳茶味明顯,屬于陳茶類產品。
“耐人尋味”:干茶較烏潤,輕微焙火,茶湯橙黃。
“喜新戀舊”:干茶較烏潤,焙火程度較足,茶湯橙黃略深。
“美麗的傳說”和“成大佬”:干茶烏潤,焙火程度適中,其中“美麗的傳說”香氣較濃郁,“成大佬”雖然香氣不如“美麗的傳說”高揚,但茶葉吃火后體現出的火香卻與茶香很好地融為一體。
專家點評:
溪香的清香型鐵觀音都具備了清香型產品的基本特點,達到了國家特級標準,其中的“金茶皇”和“醉貴妃”香氣尤為突出;濃香型系列的烘焙工藝很不錯,沒有出現大的失誤,火候得當,都具備了濃香型的特點,除了“陳情舊式”是陳茶, “當初”和“耐人尋味”是輕微焙火,其它濃香型鐵觀音都達到了國家特級標準。
綜觀溪香的久負盛名的清香型鐵觀音與傳統熟制系列,不僅在品名上別出心裁,而且在質量的把握上更是到了難以想象的吹毛求疵的程度。據溪香總經理王瑞鳳女士介紹,溪香的茶葉不但在前期種植及制作工藝上嚴謹,在從毛茶到凈茶的過程也同樣要求嚴格。溪香毛茶挑成凈茶,通常只有五成,而且,即使是最熟練的挑茶工人,一天也只能挑出1250克的凈茶。傳統熟制系列就是在這樣基礎上,只選祥華基地生產鐵觀音,由安溪最負名望之一的烘焙師傅,溪香熟制部技術總監張先生親自烤制。王瑞鳳總結道:盡管很多同行的人問我對茶葉質量那么苛求是為了什么,但現在我的清香型鐵觀音與傳統熟制系列產品得到了我們福建鐵觀音國家標準起草者、最權威的品鑒專家——陳郁榕肯定,全部符合國家特級標準。我想,要做一個百年品牌的茶店t品質是不二的真理。
品質鑄就品牌,這句話雖樸實無華,但溪香人卻一如既往地貫徹了近10個年頭。溪香的品牌,也像企業的帶頭人王瑞鳳一樣,話不多,只在各種細微的行動中累積并沉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