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會聽到“茶人”的稱謂,似乎誰都可以叫“茶人”,又誰都稱不上“茶人”。“茶人”是什么人?在歷史上就有“茶人”的說法,歷經歷史的千百年演化, “茶人”之意也在不斷地延伸與變化。當“茶人”在千年后重出江湖,我們確實需要好好審視其一番。如果真要探究起來,卻發現它是一個極為講究的話題,也是茶界當中必須要反思的問題。
“茶人”是哪一種人?
舒 曼
“茶人”一詞,古已有之,但那時僅僅指采摘茶葉之人。唐代陸羽在《茶經·二之具》已經表明: “籯,一曰籃。一曰籠,一曰(竹呂),以竹織之,受五升,或一斗、二斗、三斗者,茶人負以采茶也。”
“茶人”一詞在塵封了千年后重出江湖,與茶文化的重新興起有關。
廣義的“茶人”是指種茶之人,制茶之人,賣茶之人。開茶館之人,研究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之人……甚至就連喜歡喝茶的“發燒友”也可以叫茶人。總而言之,茶人就是各行各業愛茶人的統稱。
狹義的“茶人”是指人們通過飲茶或茶事活動,領悟茶道深刻內涵,走向完成品德修養且“覺悟人生,奉獻人生”的過程。崇尚和追求的是“味外之味茶外茶”的茶道精神。或者叫“精行儉德”之人。
而中國當代茶圣吳覺農對此是這樣認為的: “……他們不求功名利祿、升官發財,不慕高堂華屋、錦衣美食。沒有人沉溺于聲色犬馬、燈紅酒綠,大多一生勤勤懇懇、埋頭苦干、清廉自守、無私奉獻,具有君子的操守,這就是茶人的風格。”茶人風格已然折射出狹義“茶人”之本意。所以,“茶人”之意又不僅僅是“以茶論茶”之人。
我們常常可以在茶圈內聽到某某人因辦事不當或做錯一件事而引來“枉為茶人”的指責,這說明人們對“茶人”的道德要求比一般人要高。由于茶所具有的清和性,茶行業又不同于其它行業。大凡茶界之人互相往來較多,認識或不認識的,當你自報家門后,大家都能以禮相待,多了一份關愛,少了一份冷漠,在杯盞相敬中去完成一種人格的升華。也就是說,茶人之間都以。感恩、包容、分享、結緣”之心待人,都以。友善、和睦、奉獻、關愛”之愿待人,都能以“覺悟人生,奉獻人生”的精神感化人。“天下茶人是一家”應以此而言。
為何要以“茶人”的精神來安身立命,這是一個大問題。在物欲橫流的市場經濟時代,人與人之間少不了有惡性競爭,有爾虞我詐,有互相欺騙,有缺少理智的摩擦……究其原因,缺少的就是“精行儉德”之心。以及像吳覺農先生所說的“無私奉獻”和“君子操守”的情懷。所以,社會該是到了用。茶人”精神來熏陶和感染人的時候了。
我心中的茶人
寇 丹
我心中的茶人概念是指長期為茶的事業堅持不渝奉獻的人,而不是短期選擇茶的經營或因為興趣參加茶的社團和受命擔任與茶有關職務的人。
陸羽總結前人的茶事與實踐寫出《茶經》;近代吳覺農在中國動蕩的歲月中,專心一意從事農茶事業長達76年,他艱苦實踐的時間比陸羽一生還長。他們的成就和影響不僅是中國茶史的輝煌,他們的精神像茶一樣:本性質樸、親近大眾、奉獻一生,是一切從事茶業者的楷模。
茶的世界寬廣多彩,茶的產品日新月異,茶的文化內涵被人們樂意接受。世上沒有一種東西可以在物質和精神方面與茶相比。因此人們對茶人的要求更高。茶人對自己也更要名副其實。
我稱不上是茶人,但我是一片茶葉。
茶人精神就是“精行儉德”
馬守仁
所謂“精行儉德”之人,是指那些追求“茶中至道”的人士。“精行”是指行事而言,茶人應該嚴格按照社會道德規范行事,不越軌;而“儉德”是就立德而說,茶人應該時刻恪守傳統道德精神,不懈怠。
這里所謂的“茶人”,并非泛稱,而是特指。特指那些掌握了一定茶文化知識內容、精于烹茶品茗、孜孜追求茶道精神的人士。古代統稱為“士”,日本稱作“茶匠”,現在籠統用“茶人”來表述。
作為茶人,要有一定精神追求。這種精神追求不但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也受到時代環境的制約,我將之稱作“茶人精神”。
那么,在當今的社會環境下提倡“精行儉德”是否可行呢?我個人認為不但可行,而且很有必要。因為無論我們身邊的環境如何變化,人類基本的道德規范和精神追求始終是不會改變的。這不但是人類文明得以薪盡火傳的基本,也是人類精神活動賴以存在的理由。作為茶人,烹茶飲茗、修習茶道更是如此。
茶人精神應該以“精行儉德”四宇為根本,結合當前社會環境,鑄煉出五句話、二十字來概括:健康、和樂、勤儉、精進、明智。
健康:茶人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和心態。
和樂:和是指和睦、和諧、和暢等儒家中庸精神。樂則指樂觀、歡樂、通達等人生追求。
勤儉:勤指勤學、勤勞、勤奮等;儉指節儉、儉約、簡樸等。
精進:度人懈怠、散亂,語義精微,需要茶人終生行持。
明智:明指明于事,明于理。智指茶人要具備大智慧。
作為茶人,特別是追求茶道精神的人士,應該有自己的精神追求。這種追求的最高境界乃是智慧。
茶人精神若能貫徹到日常烹茶品飲中去,以沖瀹茶湯為契機。以茶道修習為功課,日日精進,時時躬行,真能如此,距離茶道不遠矣。舍此而空言茶道精神,為有道者所不取也。
茶人的精神。有著深厚的力量,如果一個人連人格都稱不上合格的話,確實以茶人來稱之,就是勉為其難了。
茶人與茶的精神,將使茶傳播得更為長遠,也使茶之載道更符合茶的性情。
美哉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