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因工作曾在日本生活了半年,我居住的小區旁邊就是一家很大的超市,我經常在那里購物,也因此對日本人的生活習俗,特別對日本的商品價格有了比較深刻的了解。
同在國內-一樣,超市里購買食品的人最多。但同國內超市不同的是食品冷柜中擺放最多的是琳瑯滿目的各色生魚片和壽司。在國內我曾品嘗過三文魚生魚片,但到了日本,方知生魚片可由很多海魚來制作。鮭魚、鯛魚、帶魚、魷魚等皆可用。每份生魚片、壽司的價格在500-5000日元之間。除了大量的海產品外,豬肉、牛肉、雞肉也很多,但是國產的明顯比進口的要貴,比如日本的國產豬肉100克是148日元,進口的則是98日元,這種內貴外賤的現象還體現在許許多多的商品上。
日本人對于蔬菜、水果的消費比中國人要低很多,銷售的形式與我們也不相同。每棵兩芹都劈開,按支出售,大白菜按半棵或四分之一棵出售,韭菜以十三、四根為一把,按把出售,土豆、洋蔥、青椒、胡蘿卜、大蒜、黃瓜、西紅柿等其他蔬菜按個出售,水果基本上也按個出售。
日本的商品價格比我國要高出很多。雞蛋每十個一盒就要接近兩百日元,白菜也要一百多日元一個,大蔥、兩紅柿、土豆、胡蘿卜這些蔬菜也多要幾十日元到一百多日元不等。而貴的例如西瓜要2000多日元一個,普通大米十公斤一袋要3000多日元。由于商品價格昂貴,日本的家庭主婦多在超市特價日時集中購物。每一個超市都會規定每星期有一天作為特價日(日本稱火曜市),而此天的市場就叫火曜市,這天在食品商場購物享受特價,而且一百日元以下的食品特別多。
有時候,超市還會搞一些趣味性的購物游戲,而購買者也能從中得到實惠。我所去的超市會經常在火曜日搞“放題”,所謂“放題”就是商家在一些物品前擺上一定規格的塑料袋或塑料盒,讓顧客自己動手裝物品,裝滿后不再稱重,顧客按規定的價格到收銀臺交款就可以了,誰有本事裝得多誰就上算。我曾模仿日本人放過幾次題,總結出只要注意放置這些物品的技巧,就能多裝,于是就能買上便宜貨了。
日本的物價雖高,但超市的服務是很好的。服務生對顧各謙恭有禮,服務周到。有一次,我用480日元買了一袋柑橘,收銀臺小姐麻利的清點物品時,發現一個柑橘有塊壞斑,立即叫來果品組的服務生,果品組的服務小姐一邊忙不迭口的“絲米媽塞恩”(對不起),一邊一路小跑去更換,片刻一手兩袋,共提了四袋甘橘讓我挑選,我選了一袋后,她連連鞠躬,口說“阿利嘎多”(謝謝),當時,我真為他們誠懇的態度所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