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是件一勞永逸的事情。
父母在培養孩子的飲食習慣時,會因觀念的不同或經驗缺乏而舉棋不定,為此,我們給父母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議。
·零食計劃
精心安排的零食不會弄壞孩子的胃口,是健康飲食的一部分。研究表明:
1.下午吃零食能改善記憶能力;
2.每天進食三餐以上能顯著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
3.鍛煉前2小時吃零食能提高耐力和運動表現。
并不是所有的零食都有益健康,引導孩子選擇零食很重要。簡單來說,零食應該:
1.量小但能讓人滿足
2.有營養
3.味道好
4.在正餐前2小時提供
·食物不是懲罰或獎勵的手段
有些父母為了讓孩子牢記自己的錯誤,“剝奪”了他吃飯的權利,這樣的懲罰反而會讓孩子形成為了不挨餓,一有機會就吃東西的習慣。
許多父母習慣把零食作為獎品,拿到獎品的孩子會以為通過自己努力爭取來的食物更有價值,而把日常三餐所吃的食物作為“免費獲得”的食物,不再珍惜。
·讓孩子參與采購和烹制飯菜
與孩子一起采購和烹制飯菜,父母有機會傳授孩子一些關于營養的知識。同時,父母還能了解孩子對食物的喜好。在孩子幫忙時,父母應常常鼓勵他們的點滴進步,當孩子有了成就感,會更愿意嘗試自己幫忙采購、烹制的食物。
·吃得慢點,嚼得細點
教育孩子進餐時充分咀嚼食物,不要匆忙。細嚼慢咽能更好地幫助孩子吸收,幫助他們學會品賞食物。
·邊吃邊看電視不足取
這樣吃飯,會使孩子難以有吃飽的感覺,從而導致吃得過多。還可能將看電視與吃東西聯系起來,使孩子每次看電視就想到要吃零食。這個習慣也會影響家庭成員間的交流。
因此,父母應定好規矩,只允許孩子在家里設定的區域吃飯。
·活動起來
鼓勵孩子晚上進行戶外活動,而不是看電視和玩游戲。周末時全家一起打球,或者游泳,或者去公園散步、騎車等。
·烹飪
每天至少在家烹制一次飯菜,在家烹制的食物應該富有營養,沒有多余脂肪。要減少食物的脂肪:
1.用不粘鍋,以減少煎炸用的油量。一個簡便的方法是每人每餐1茶匙。
2.大多數時候用低脂烹制方法,如烤、蒸、煮等。
3.選擇瘦肉,烹制前去掉可見的脂肪并去皮。
4.燒湯時,添加調味料前,先去掉油層。
5.烹制時用調味品、藥草、肉或者魚,而不是用油來調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