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地想起北京,宛如走入某個色澤模糊的夢,悠然且平淡。
北京無疑是喧囂的,而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又充斥著無限的靜。這種靜大概是隨著紫禁城一磚一瓦砌起來的,歷經(jīng)過狂風暴雨、漫天沙塵和硝煙戰(zhàn)火,見證了一個民族的興衰榮辱,而依舊彌漫于尋常巷末。就算在車水馬龍的街市中,放慢心境,駐足仰望天跡,從被污染過的灰中也能品得到寧靜和空靈。
暑假上午九十點鐘,憑一張地圖尋到皇城中軸線的尾端:鐘鼓樓。一鐘一鼓,一前一后,默默地對視,用各自厚重的聲響傳遞著彼此的心事。是的,它們是有心事的。短短的幾百年對歷史來說只是蒼海一粟,而對于它們來說卻是漫長的。八國聯(lián)軍入京的時候,清王朝覆滅的時候,袁世凱稱帝的時候,反動政府幾經(jīng)易主的時候……一代又一代人在他的聲響中,或留芳千古,或遺臭萬年。而它,依舊默默地佇立著,提醒人們光陰在悄然流逝?,F(xiàn)在的鐘鼓已經(jīng)作為文物被小心地保護起來,樓內很靜,游客的腳步聲顯得那樣深沉。一對年輕夫婦操著愉悅的美音在陡梯上攀登。很想知曉,這樓下陽光明媚的梯階上,是否染過我的前輩和他們前輩的鮮血。靜默中的鐘仿佛被誰擊響,腦海中回蕩著它的聲音,四周靜得安詳。
乘著這種莫名的感情去游覽老北京的胡同。狹窄的巷,斑駁的墻,淡漠了時間的靜。房子都很低?;蛟S是鐘鼓樓的宏大被深印于心,四周像是被濃縮了,甚至有著陳舊的氣味。一門小巧的鐵鎖,細碎花的窗簾,廢棄的水井邊長滿柔軟的苔蘚,銅色的自來水管在一邊慢慢地滴水,每一個聲響都像有了回音似的在墻壁間反復,在心中往返。屋檐下的籠中,幾只普通花色的鳥兒知足地蹦跳著,或許它們的祖先就住在這里。和鐘鼓樓一樣,它們也最知幾百年間的一切,它們卻不愿向陌生人傾吐這些,只是在跟隨主人遛彎的小徑上,鳴一曲脆生生的歌謠。
走出胡同,街上的行人步履匆匆,帶著不同卻又相同的神色——焦慮。若不是得益于假日,我想自己也會如此吧,拼命地用有限的時間追求無限的價值。而此時才忽然驚異地發(fā)現(xiàn),片刻的悠閑讓時間也放慢了腳步,它告訴我什么是它的價值。
讓心靈放慢腳步,在京城的某個午后,在安靜的鐘樓與窄巷間,我穿越了安靜的光陰。
編者后記:
讀這篇作文的時候正值冬日的午后,太陽暖暖地從窗口掃進來,像披了一件質地很好的羊絨披肩,心就這么跟著這文字和暖意一下子沉靜下來。耳畔似乎也忽然傳來了來自遙遠鐘樓的陣陣回響,寂寞而安詳?shù)木┏切∠飼r光般在眼前穿梭,沒有盡頭。忽然想起了中學時代很流行的一首校園民謠,叫《文科生的一個下午》:“扔掉了疲憊憂愁沮喪傷心的感覺/緩緩地騎上車子駛出家門/把自己放入一個輕松的世界里面/再緩緩睜開朦朧的雙眼……”短暫的停歇和遐想,的確是美好而愜意的,本文作者像潺潺的小溪一樣娓娓道來的正是這一點——偶爾停下匆忙的腳步,欣賞,思索,積蓄力量,下一秒我們將創(chuàng)造更大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