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印度的工業城市艾哈邁達巴德旅游,一般都會去兩個地方逛逛。一個是圣雄甘地的故居,緬懷印度的國父;另一個地方就是去新幸運餐廳吃飯,那是一家墳墓餐廳,圍繞在就餐者旁邊是一座座“真實的”墳墓。
我也是經印度好友辛格推薦才去那的。剛開始有些害怕,去一個餐廳吃飯應該選擇一家環境優美,飯菜可口的飯店,去那吃飯和那些死去的鬼魂為“伴”,著實讓人感覺到壓抑和恐懼。后來,辛格好說歹說讓我體驗一下,他告訴我,去過那吃飯,也許對人的生死就有親近感了,最終我勉強答應了。
走到新幸運餐廳門口,外表和其他餐廳并無二樣,典型的印度風格的裝潢,而門口的英語書寫的“新幸運”顯得額外引人注目。剛走進去,只見里面很黑,燈光暗淡,一個個綠色的墳墓伏地而臥,墳墓頂上一只只點燃的蠟燭,在微風的吹拂下,仿佛點點鬼火閃耀,令人恐怖不已。我嚇得想出門,辛格拉住了我,他說: “沒什么好怕的,有我陪著你呢。而且你來過這里,會有別樣的一種感覺。”既來之,則安之,我只好和辛格找了一個位置坐下。
好友很熟練地叫侍者上了一些醇香的孟買奶茶、美味的印度點心和餐廳最著名的奶油卷,我則緊緊抓住辛格的手,睜大眼睛看著四周,生怕墳墓里的妖魔鬼怪會突然出現。這個時候,我也才慢慢發現新幸運餐廳里的“墳墓”都不是特別大,而是一個個很小的水泥棺材,有一小部分露出地面,大概有小腿那么高。這些“棺材”全部涂上綠色,上面放著鮮艷的干花,點著蠟燭。而棺材隨意散落在餐廳的各個角落,和餐桌錯落有致地搭配。侍者們很熟悉餐廳的格局,手里舉著托盤,端著奶茶,嘴里哼著小曲,翩翩起舞于棺材間。看他們那種和善的樣子,我的心稍有些平靜。
杯子中的熱奶茶冒著熱氣,似乎給這個“陰冷”的餐廳帶來了一絲人間溫情。我一邊品嘗著美味的點心,一邊聽好友說起了這間餐廳的來歷。這家餐廳已經有40多年的歷史了。早在上世紀50年代的時候,這里只是一片墓地,沒有交通,周圍也沒有高樓大廈。已故的穆罕默德先生是餐館的創始人,他起先在這里擺了個茶攤。后來,茶攤兒的生意越來越好,生意也越做越大,直到餐館的墻壁將座座墳墓包圍了進來。后來,這里由現在的老板克里山·奈爾先生接手,他雖然不知道餐館下埋葬的是何方神圣,但他也并不介意這些,他只是覺得,這些墳墓代表著運氣,它們會給餐館帶來了生意,也會給人們帶來好運。因此,他一直拒絕清理掉這些墳墓。同時也給這個餐廳起了個很好的名字:新幸運餐廳。
現在,這個餐館已經成為當地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早晨,中老年人喜歡在這里喝杯茶,順便翻翻報紙、聊聊政治;晚上,年輕人則手拉手在這里共享燭光晚餐。在座座墳墓上燃起的點點燭光可能會令外國人想到鬼火,但這些印度當地人卻覺得很浪漫。一名叫穆罕默德·塔亞夫的侍者告訴我,他和朋友們“經常在這里聚會”。他說:“墳墓在印度是神圣的。它們象征著美好,也會給我帶來好運。”
就餐完畢,我和好友辛格走出餐廳,忽然發現墳墓餐廳并不是那么可怕了。在這里讓我感覺,死亡并不是十分可怕的事,相反死亡卻是一個獲得重生的機會。在這里就餐,不僅可以得到先人的保佑,還會從死亡中品味出生命之寶貴。如果離死者遠了,可能會淡化死和生的意義;離死者近了,就讓我們更加珍惜生命。這是我在國內從未也根本不會體會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