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愛爾蘭作家奧凱西把自傳第一部命名為《我敲門》,這是不是說每個偉大的科學家、藝術家、思想家、革命家都付出他一生的氣力在敲門,想敲開宇宙自然的門、人類心靈的門、真理的門、成功的門!
是的,是有一道門,它存在著,在你的一生中,你必須去找到它,然后,推開進去。怎么開呢?敲、推、砸還是叫,如果天老爺沒給你配鑰匙的話。
其實,門這物最檢驗一個人,好多人在門的跟前要么畏葸不前,要么滿臉乞討相,要么開不了就開溜。能有幾人帶著英雄情懷,自信地叫開它呢?
電視制片人張紀中在一本訪談錄的自白中說:“‘芝麻,開門……’我經常在心里這樣默默地說。雖然我知道這世界上不存在這樣一句靈驗的咒語,而我依然保持著‘芝麻,開門’的愿望。因為我清醒地知道,我可以不斷地提問,但是除非我自己的努力,除非我自己去開啟,沒有人會來回答我,來為我打開‘芝麻之門’。”這門將你和成功隔開,找到它確實不容易,叫開它就更難了。
1972年,張紀中以一個下鄉知青的身份進軍山西忻州文工團,到1992年,才能以一個山西“話劇人”的身份,進軍電視領域,又經過了近10年,才以滿是胡子的口叫開他的成功之門!他慨嘆不已:“人傻一點好,只堅持自己一定想要做的事情就行了。”
毋庸置疑,只要你是做事的人,你就得“眾里尋他千百度”地找門。對于你,相信吧,門是存在的,而且是“有形”的,它可能已讓挫折遮蔽,也可能已被驚擾掩蓋,不管怎樣,找到這門,你要像張紀中似的叫開它。要叫開這門,你的嗓子可得有韌力,可得有自信!叫開那道屬于你的門,然后,登堂入室!
(選自《廣州日報》2007年7月15日)